作者:刘步尘
12月12日,格力电器“超期服役”董事长董明珠,在2018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格力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募集50亿回报近500亿,市值还很低,“你们应该加快速度,开完会回去买格力股票。”
董明珠喊话的当天,格力电器(000651)就上涨了0.5个百分点。
第二天,董明珠喊话威力大爆发,当日格力电器大涨4.02%。
不过,当日家电板块整体上涨5%,格力电器最大竞争对手美的集团(000333)涨了6.31%。
网友调侃:“董小姐影响力果然了得,能把美的股价喊上去。”
事实上,就在这个2018央视财经论坛上,董明珠还就个人投资银隆做出了回应,称:“后期我进入才知道银隆窟窿有多大。”
令董始料未及的是,外界认为这句话反而暴露出董明珠投资银隆新能源是一个轻率的行为,投资前未做尽职调查。
或许为了表明自己一贯正确,她随后又说了这样一句话:“但我不后悔(投资银隆),因为这让行业看到了格力汽车空调的优势。”
有趣的是,就在此前不久,以严谨、理性、尖锐著称的《财新周刊》刚刚以《董明珠范了一个错误》为标题报道了董明珠收购银隆的前前后后,及董与银隆新能源创始人魏银仓、孙国华之间的较量。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以“从不犯错”自诩的董明珠,在收购银隆这件事上不仅犯了错误,而且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错误。
事实也是如此,董明珠以个人身份入股银隆之后,银隆相继爆出诸多负面新闻,引发外界诸多质疑。今天,董明珠更是已经与相见恨晚的魏银仓反目成仇,走到互相起诉的地步。
近期关于董的话题还有,在12月1—2日举行的2018年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特意说她心情不错,并主动提及与雷军的赌局,说:“2018年格力电器的营收额将达到2000亿元大关,所以基本确定(我与雷军的)赌局已胜。”
人们关心的是,对空调单一产业严重依赖的格力电器,到底是怎么实现500亿元营收增量的?
鉴于篇幅所限,我对此不做具体分析。我只能说,看明年3月份格力电器发布的年报吧,请大家留意“应收款”一项指标。
由于近期大家非常关注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事件,所以不少人习惯性地将董明珠和另一位同样非常著名的企业家任正非作比较。
在11月份的华为一个内部会议上,任正非一再叮嘱:“华为要允许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同时存在。”
他说:“社会上的评价一会说我们好,一会说我们不好,但大多数都聚焦在主航道上,已经承认我们的价值观。比如,德意志银行副行长给孟晚舟讲,华为公司默默的奋斗,改变了世界一个文化;剑桥、哈佛等学校有几篇文章写到,华为改变了世界;西方很多经济学家已经清晰认识到,华为的价值观会对世界产生很大的改变……目前这是少量精英的认识,不代表普遍。”
他预言:“未来两三年,我们很快超过1000亿美金(注: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美金)销售收入的时候,他们肯定的声音就会来了。当然负面的也会增多,当负面太少时,要自己抛一些负面的出去,公共关系永远不要把自己说得太好了,任何极端都不会永恒。”
此前,有几个教授合伙写了一部关于华为如何成功的书,任正非看了之后,不客气地把书名改成了《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
这就是任正非!一比较你就会发现,董和任的境界差别真是太大了。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段与我有点相关的故事:
在今年7月份于东莞召开的“2018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发表演讲。据南方某著名媒体报道,董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也曾经犯错误,导致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及时调整过来,避免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及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并撰文称如果董明珠确实说了这段话,她将赢得我的尊重。
但是很快,我就收到了举办单位(东莞某培训学院)打来的带有威胁性质的电话,称“董明珠根本就没有说这样的话”,我问:“如果没有说,为何媒体会这样写?”解释是:“记者听错了。”在我继续追问之下,对方称她们受到来自格力巨大压力,要求我必须、立即删除相关表述,并称“南方某报已经删除了相关报道。”
写到这,我想起《圣经》中讲的一个故事,说:有人想把妓女玛利亚用石头砸死,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从来没有犯过错的,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听了这话,所有的人都默默离开了。于是,耶稣转身对妓女说:“你走吧,我定不了你的罪,没有人可以定你的罪。因为没有人从未犯过错误。”
我想,假如我们伟大的董小姐在现场,她一定是那个听了耶稣的话依然拒绝离开并坚定地拿起石头的人……
(作者系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