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连续三个月回升,社消零售增速创逾15年新低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9%,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工业增加值增长5.4%。

江苏省南京市,建筑工地脚手架上工作劳动的建筑工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但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创2003年6月以来新低。分析师表示,虽然近期稳增长政策频出,但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不明显。

分析师认为,未来政策重心会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转向“补短板”,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制造业 “补短板”来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较前10月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增速比前10月提升0.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9.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两者增速均与前10个月持平。

其他实体数据方面,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幅均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8%,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分析师指出,在基建增速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可能会放缓至6.4%,但即便如此,全年实现6.5%以上的增速依然没有悬念。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召开会议重提“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不再提及降杠杆,显示政策将更为有效地向稳增长方向调整。未来政策将着力疏通传导渠道,一方面,可能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能力,另一方面,放松对实体经济融资能力限制,提升实体融资需求。相应的,基建和地产将成为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诸如水利设施、环境整治、中西部高铁高速建设等方向的基建是未来政策“补短板”的重要发展方向。但考虑到未来主导基建的地方政府财政约束会日益上升,依靠基建投资来维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预计2018年全年基建增速可能在5%左右。

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并提出10项具体政策措施。此外,交通运输部提出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加快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在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使其在补短板上发挥更大作用。

李超认为,在需求侧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未来政府可能在高新制造业领域继续加大长周期资本投入,对冲传统制造业投资的下行压力。昨天政治局会议也提到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鉴于在固定资产投资三驾马车中,制造业投资权重高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因此制造业投资走强对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制造业‘补短板’来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考虑到明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自身加大资本开支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下降,政府可能会在信贷、财税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推动高新科技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加大。

消费方面,虽然“双十一”对11月消费增速带来拉动,但一系列高频数据显示消费整体仍显疲态。比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汽车销量249.8万辆,同比下降18.9%。11月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也有所走弱,月末为100.04点,比月初下降0.2点。另据前瞻网数据,2018年第47周(11.18-11.24)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8.87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9.34%,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34.77%;总观影人次2564.17万,环比上周减少17.63%

李超表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消费顺周期性也将逐渐体现,今年消费增速大概将维持低位,尤其是此前受益于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食品饮料、汽车等产品将继续回落。

章俊指出,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放缓令市场担忧,但GDP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却在上升,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在向消费转型的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居民在服务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例如教育、医疗、旅游、娱乐等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消费者开始趋向于理性和成熟,在此过程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章俊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转型过程中“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不会因为今年经济增长疲软而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为了维持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重要托手,政府需要在政策层面出台更多为消费松绑的政策。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