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谈民企融资难:并不存在“所有制歧视”

民企应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同时监管层需要扩大其他金融机构类型,增加对民企的融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直以来,民企就存在各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所有制歧视”造成的,对此,参加“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的金融界人士表示并不认可,他们指出,民企应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同时监管层需要扩大其他金融机构类型,增加对民企的融资。

北京银行行长助理、公司业务总监戴炜表示,从商业可持续的角度来讲,并不存在所有制方面的歧视。但在现实操作中,银行确实会增加对民营企业主个人经验、人品的考核。因为有些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以及出现问题的救济等方面,相对国有企业而言,没有那么规范。

“国有企业党委会领导下、董事会、经理层,都得集体决策,各方面都得符合法律、规章、制度的要求,相对比较透明、规范,有些民营企业相对来说是创始人说了算,公司结构不是特别完善,财务报表不是特别清晰,甚至有点公私不分。有些资产的转移不够清晰,出现问题之后可能会跑路,这可能造成银行的顾虑。”戴炜说。

“如果民营企业法人代表在市场上一直很有信用,在业内有口碑,获贷通过率会高一点。相反有不良的记录,可能导致通过率比较低。”他补充道,“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它的融资成本很低的。”

信达资本董事长肖林也表示,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选择,实际上不是国有和民营的区别,而是只会选择那些符合商业银行贷款理念的。不同金融机构瞄准的对象也不一样,为此,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应扩大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特别是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把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都放在商业银行体系里来解决,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初创期的企业,不应该去找商业银行,但要是一个处在成熟期,业务模式稳定,现金流稳定的企业,银行肯定是喜欢的。”肖林说。

此外,肖林指出,同时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是有一定矛盾的。他说,如果要解决融资难,可能就得允许融资贵,这才是发挥利率的价格作用。与此同时,为解决民企融资问题,还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来解决,增加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存量资产的流动性。

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部副总经理李新彬表示,他们对20户企业反复进行现场走访后发现,本轮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原因,与到期融资之后无法接续及信用环境恶化有关。大中型民营企业出现问题,有市场的因素,有中美贸易的因素,也有政策因素。 

因此,李新彬认为,当前推出一些纾困政策有其必要性。 但是,对于“僵尸企业”,应该淘汰的企业,要坚持出清。就未来而言,应该增加政策的预判性和协调性,并将短期和长期的效益相结合。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