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持续发生的高管“出走潮”,已让昔日光伏设备明星企业江苏华盛天龙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龙光电,300029.SZ)的管理层动荡不安,迫使该公司近日迅速增补董事会成员,并修改公司章程,以应对严重的人事危机。
天龙光电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拟补选两位董事、一位独立董事以及两位监事,填补本月因人员不断辞职所留下的职位空缺。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进一步修改公司章程,将董事会的董事人数由6名变更为5名。
界面新闻查询发现,今年以来,天空光电遭遇高管离职潮,而11月、12月成为该公司高管辞职的密集期。
根据公告,今年2月份,该公司副总经理万俊平申请辞职。随后自11月份起至今,其监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董事、独立董事等岗位先后出现人员辞职,离职人数达到7人。值得一提的是,天龙光电另一名未离职董事陈敬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通告缉捕,而被公司董事会提请免职。
此外,最近离职的两位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思远、吕明汀为“90后”。资料显示,两人均出生于1991年,自2015年起担任该公司的董事兼副总经理,这两位“90后”董事均为北京灵光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灵光能源)的董事。
天龙光电今年发生的管理层动荡,与该公司日益下滑的业绩密切相关。
12月12日晚间,天龙光电发布公告称,其本部生产线因未接到新订单而全部停产,仅剩子公司上海杰姆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仍在生产。
这是天龙光电自2012年以来经营不善的一个缩影。
以晶硅生长炉、多晶铸锭炉为主营产品的天龙光电,自2012年以来不断陷入亏损境地。2012、2013年连续两年亏损走到退市边缘,并于2014年成功扭亏之后,天龙光电再于2015年至2017年期间上演同样的“保壳”戏码。
今年,该公司前三季度再度陷入亏损,营业收入业甚至不足900万元:财务数据显示,天龙光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1.89万元,亏损3009.67万元。
事实上,在天龙光电2014年遭遇亏损、原实际控制人留下残局后,正是灵光能源增资控股常州诺亚,间接入主上市公司并实现天龙光电第一次“保壳”。
但灵光能源“保壳”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当年,灵光能源对入股天龙光电设置了前提条件,即让上市公司提前处置江苏中晟46.37%股权,由此带来的投资收益可完全填补天龙光电2014年的亏损。
随着股权转让事宜的顺利进展,灵光能源入股的前提条件达成,该公司随后向常州诺亚增资1.1亿元,获得了“保壳”成功的天龙光电控制权。
然而,灵光能源的入主并没有给天龙光电带来起色,其还曝出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及增持计划迟迟未履行的丑闻。在正式入主的2015年,天龙光电当期亏损超过3.5亿元。
除此之外,灵光能源在天龙光电管理层面所留下的“故事”就是,向上市公司输送了两名“90后”董事进入管理层。
如今,天龙光电的日子愈发难熬,2018年再遭亏损已成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