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好片饥渴症发作,被过誉的《无名之辈》净利奔2.5亿

不是《无名之辈》多好,是国产片多烂,观众给点粮就能喂饱。

作者: 哈麦

截止12月4日,《无名之辈》上映19天,累计总票房近6.7亿。按猫眼专业版的预测,最终总票房可能追近8亿。如果按8亿算,投资方能分到约3亿。这部片的制作成本据传是3000万,加上宣发,总成本预估不超过5000万。那净利润可能在2.5亿上下。

《无名之辈》的极好口碑和黑马走势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上映至今,虽然在影迷聚集的豆瓣和大众购票平台猫眼的评分都各往下掉了0.1分,但豆瓣8.2分,猫眼9.1分,仍然很高,以致于不少人觉得它被过誉了。

就文艺片来比,贾樟柯入围过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江湖儿女》豆瓣7.7分,猫眼7.7分。就商业片来比,各方面都被认为很成熟的《唐人街探案2》豆瓣6.7分,猫眼9.0分。就同类型电影来比,早在2006年就惊艳过观众的《疯狂的石头》豆瓣8.3分。

作为新人导演饶晓志的第二部电影,《无名之辈》在当下国产片里,算得上惊喜,但挑剔的观众不会觉得它是一部8分以上的优质作品,剧情逻辑、人物动机、结尾矛盾冲突的解决,都可以找到让人吐槽的地方。

但对多数观众而言,它确实做到了戳人,很多观众看笑了,也有很多观众看哭了。小人物们的失意和苦楚,小人物们的卑微和尊严,小人物们的挣扎和坚持,那种这个时代随处可见的黑色,那种这个时代多数人身上都有的“丧”,是能激发共鸣,让人感动的。

实际上,就像这两年大卖的电影一样,《无名之辈》的成功也并非偶然,它从某些侧面呼应了一种普遍的时代情绪。就像《战狼2》、《红海行动》背后的“大国崛起”,《我不是药神》背后的“人商法矛盾”,《西虹市首富》背后的“屌丝与富人”,《前任2》背后的“快餐式爱情”。

十一月国产好片的稀缺,以及国产电影里好的表演的稀缺,又正好给了它一个被捧的机会。用一位网友的话总结,“不是《无名之辈》多好,是国产片多烂,观众们给点粮食就能喂饱。”

所以,我们看到,《无名之辈》以黑马之姿逆袭并碾压了《毒液》、《神奇动物2》、《憨豆特工3》、《无敌破坏王2》等几部好莱坞大片,至今排片占比遥遥领先,稳居票房日冠。

这完全颠覆了过去的一种“传统”,就是国产小片碰到好莱坞大片就躲,就注定成炮灰。

环境真的已经变了。今年排在票房榜前二十的电影,前四部全是国产片。上榜的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3》、《毒液》、《侏罗纪世界2》、《头号玩家》、《碟中谍6》、《巨齿鲨》、《狂暴巨兽》、《蚁人2》,共8部,表现都是中规中矩,或不及预期。

爆款全是国产电影,而且多数都是以小博大,比如《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前任3》、《后来的我们》、《一出好戏》、《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快把我哥带走》、《悲伤逆流成河》。

反而那些向好莱坞学习的大制作,《西游记女儿国》、《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阿修罗》、《战神纪》、《冰封侠2》、《谜巢》,一个个要么票房遇冷,要么扑的很惨。

都说电影行业这两年进入寒冬了,但那是在融资端和制作端,并不在观众。不是观众不喜欢看电影了,观众对好电影的需求还很旺盛呢。

大盘虽然增长不动了,但单片票房还是在走高,2015年一部《捉妖记》24.4亿,2016年一部《美人鱼》33.86亿,2017年一部《战狼2》56.83亿,2018年《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三部电影票房超过30亿,最高的《红海行动》36.5亿。

很大程度上,是自以为是、盲目追热潮的电影投资人判断错位了、滞后了,是拍电影人的人整体创作力没跟上,是连能达到《无名之辈》这种水准的电影都太少。要不然,也不会存在口碑过誉票房让业内人都看不懂这种事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