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理财子公司出齐 20万亿理财资金会大规模入市吗?

短期内对增量资金不宜过分期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叶斯琦 徐文擎

截至26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全部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动辄百亿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尽显“土豪”本色。目前,全国已有19家银行宣布设立理财(资管)子公司。

理财子公司这一新生事物的到来,将对资管行业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股市在期待大规模资金的入市,而公募基金则面临“抢生意”的危险。

银行理财子公司新产品何时现身?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中。

人员方面,“理财子公司的高管基本都会从总行调派,但投研岗位等核心人员肯定是从市场上挖人。目前工行、招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固收交易等岗位的人员已经招了一轮了,部分岗位人员已经到岗,人员筹备做在设立公告之前。”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称。

产品方面,一家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表示,“资管新规落地后,符合新规过渡期要求的产品一直在发。产品的净值化转型、非保本化一直都在做,包括长期限封闭的久期匹配产品、开放式的短债型产品、股债混合型产品等,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第一批产品还会是这一类产品,预计新产品推出不会太久。”

委外方面,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原有委外产品是否会收回由理财子公司直接投资,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某大型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表示,“大行会比较倾向于自己做,但目前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所以两三年内还是两者结合。但一些城商行或农商行,基于规模、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可能更倾向于委外形式。”

新老产品接续方面,上述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目前银行的表外产品应该会被一起划走。“资管新规过渡期(2020年底)结束后,存量产品一般会接续到银行理财子公司再做安排。”

一位银行资管人士称,现有银行资管的存量产品会被带到银行理财子公司,所以在初始阶段,理财子公司的业务重点可能还是会延续一些之前业务,做好平稳过渡。这一方面是基于过往的客户风险偏好,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当下的人才构成。

会有大规模资金入市吗?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这被认为是股市的重大利好。不过据记者了解,短期内对增量资金不宜过分期待。

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直言,“短期不会带来资金大规模入市。目前大部分银行理财都是零售资金,拿固定收益资产,权益配得少。以后会不会增加,还要看主动管理能力。”

另一家银行资管负责人表示,权益投资部分会有所增加。但是,权益投资并非银行系所擅长,所以目前看还是会谨慎对待。除非投研和人才储备能跟上,否则不敢贸然投权益。

另有业内人士称,部分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人才已到位,但初期占整体产品规模的比例不会很大,不会大规模入市,并且会以FOF的形式做,主要还是求稳。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子公司成立与资金会否大规模入市没有必然联系。很多资金本来就是在市场中的。未来会不会进入权益类市场,还是跟政策、经济基本面等更为相关。

公募基金要被“抢生意”了

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的竞争格局,被认为将对资管业带来重大影响。

一家基金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坦言,银行理财子公司刚成立,在净值型产品的管理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投研能力上也比公募基金弱。但从中长期看,对公募基金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公募基金代销渠道将受到影响。公募基金目前的零售业务主要依靠代销渠道,代销渠道中银行渠道占比最高,银行理财子公司具有银行股东自身销售渠道的优势,公募基金在代销资源上将面临挤压。

第二,公募基金的牌照优势已不明显。资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投资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牌照优势弱化后,公募基金公司在这两方面都将面临压力。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团队情况和投资能力优劣,取决于其实际的激励水平和公司的发展前景。

第三,产品线和投资范围上,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产品内外优势较为明显。内部优势来自其固收团队的投研和风险管理能力,外部优势来自制度红利。

他认为,权益投资仍是公募基金领先优势所在,同时具有避税优势。

另有业内人士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初期的业务重点,应该还是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对公募的实际冲击不会很大,但未来5-10年将对公募产生很大的格局影响。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对固定收益产品的规模冲击;另一方面,对银行渠道“蛋糕”的重新划分。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银行,银行对理财子公司会有更多的资源倾斜,未来一些丧失渠道资源的中小基金公司日子会“很惨”。

他同时提到,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取决于总行负责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司库部门对整体流动性的管理能力,当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发展到影响银行整体流动性风控的时候,就不会再一味增长,这个和货币基金的规模取决于公司的风险准备金是一样的道理。在这个背景下,公募基金仍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挖掘一些发展空间。

“未来突破口还是分工,银行理财还是会以固收和非标为主,销售渠道对不同资管主体而言变得更加关键。”上述银行资管部门相关人士称。

至于银行系基金公司和银行理财子公司,“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银行理财子公司好比银行的‘亲儿子’,银行系基金公司则更像银行的‘干儿子’。银行的资源肯定会更向‘亲儿子’倾斜,但对其管理也会更严格,在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可能不会像基金公司那么灵活。”业内人士称。

也有银行人士表示,同一个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后续业务界限还是会比较清晰的。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