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丢了千亿金融梦?

重视横向扩张,轻视垂直延伸,至少在科技金融上会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作者:Leo刘尊

「美团有信心打造一个千亿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2015年美团曾在一则招聘信息中侧漏了自己的霸气。彼时正是互联网金融风口烈火烹油的时刻。

然而3年后回头看美团金融,除了基础的支付功能外,在C端APP上线了简单的借贷、理财、信用卡功能,在B端则提供中小商家借贷服务。但功能的增加并未带来多大起色,在财报中持续「潜水」,支付违规问题前不久还被职业打假人王海「打个正着」。

反观这些年美团招惹的敌人,阿里和饿了么、京东、滴滴、携程,都在金融业务上可圈可点。

美团丢了当初的千亿金融梦吗?

1、它本可以

那句心灵「机枪」说得好: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美团的千亿金融梦想,本可以实现。

很大程度上,美团与阿里非常相似:

·都聚集着大量中小商家及其交易数据

·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商业场景

当年蚂蚁金服正是凭着场景和数据两大优势为基础,从支付到为淘宝商家提供小额贷款,再到为个人提供理财、信贷、保险等服务,最后到征信一步步成为科技金融巨头的。微信支付紧随其后,虽然有社交数据隐私问题的后顾之忧,但目前在金融方面的作为也可圈可点。

更重要的是,依靠数据驱动的科技金融这条路,是蚂蚁金服和微信已经跑通的。美团既有现成的经验,又有已经被培育的市场。

数据与场景,相当于两个200马力的引擎,但美团装上后却跑出了20迈的时速。

美团近年来似乎把金融业务打入冷宫——金融业务在财报中被列入「新业务及其他」,且在招股书、半年报中几乎没提几次。例如,在招股书中,金融业务营收并无独立板块,而包含在「其他服务及销售营收」之中。以2017年为例,美团营业收入为339亿元,而包含金融贷款在内的「其他服务及销售营收」12亿元,占比仅3.5%。

在刚发布的Q3财报中,金融业务更是只字未提。反倒是网约车业务和共享单车业务成了「新业务及其他」里的大红人。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①战略上漠视。

王兴一向主张将不为自己设限,这让美团目前已扩张至餐饮外卖、酒店旅游、出行、新零售等领域。

四面出击的结果就是,虽然美团不断强化规模效应,但缺乏垂直的整合和延展,公司整体看上去「很薄」。不像它的老对手饿了么那样重视自上而下的、垂直方向的梳理整合。

以供应链为例。饿了么CEO王磊就公开表示:饿了么之前给商家提供的是流量、配送的服务,进到阿里生态后会加上供应链、SaaS、金融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而在美团Q3的财报中,关于供应链的表述是:

与2017年同期相比,我们的餐厅管理系统及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截至2018年9月 30日止三个月的收入均实现迅速增长。透过我们的餐厅管理系统及供应链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将商家整体业务经营数字化、减少其采购成本及经营开支并提高其经营效率及盈利能力,为商家带来额外价值。凭着我们在消费者消费数字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成功经验,我们将继续将本地商家的业务经营数字化。

另一项对比是:截至今年8月,饿了么金融平台已为近40万商户提供服务。而美团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掌管金融业务的穆荣均,在10月18日一次演讲中分享的数据则没提为多少商户提供了贷款,他透露的数据是:美团生意贷,已经覆盖了超过1500个县域单位,有268个贫困县。双方的自信一目了然。

穆荣均堪称「美团后勤参谋长」,除了掌管金融业务,他还同时执掌人力资源、行政、IT、采购、法务、政府事务等部门。

显然,在美团内部,金融并不在特别突出的位置。

显然,饿了么进入阿里后更加立体,而美团则更扁更平。美团强调数字化营销,强调经营效率。而再往前一步,就是基于数据的供应链金融了,但它现在仍没大胆走出这一步。

②技术上偏科。

说到数据,美团一直不缺数据应用以及AI技术。但似乎有点偏科。

美团一直用AI、大数据等技术来提高外卖骑士效率、降低单均配送成本,进而提高外卖毛利率——从2017年上半年的10%增长到2018年上半年的12.2%,再到Q3的16.6%,虽然只有几个百分点增加,不过在外卖行业已实属不易。

但数据、AI同样是科技金融必不可少的支持,却被忽视。可能对于美团而言,大数据和AI是好钢,但金融却不是刀刃。

③数据上弱势。

数据没被大规模用于金融业务,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通过美团支付的金额多为十几元到数百元的小额支付——这一点与微信支付很像。换言之,美团「吃喝玩乐小帮手」的定位,没有(也不会)形成「电子钱包」的观念。

此外,资金紧张、金融人才缺失、合法合规问题频出、蚂蚁金服与微信支付的扼制,都是美团金融「潜水」的原因。

总而言之,美团本可以朝着自己的千亿金融梦迈进,但由于战略上王兴主张无边界扩张,导致公司四处出击缺乏垂直延展,再加上没有对数据+金融给予足够重视,以及在数据上的一些天生缺陷,导致美团金融处于「半抛弃」的状态。

美团丢了千亿金融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动的放弃。可能是无暇顾及,也可能是望而却步。

2、还有机会

但如果目光放长远,你问美团的千亿金融梦到底靠不靠谱,答案是肯定的。

在氢媒财经看来,美团或者说餐饮外卖平台的金融机会,可能并不在于C端消费者。

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美团主要提供的是服务,而并非是标准化的商品交易,从购物到分期的常规路径很难走通。此外,如上文所言,要普通用户在美团上理财、借贷、用信用卡,不符合它给人的「吃喝玩乐」的印象,用户习惯养成是大问题。

未来,餐饮外卖平台的金融机会,很可能在于B端中小商家及其背后的餐饮供应链金融领域。

其实饿了么已经抢先一步了,据报道,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里,其与蚂蚁金服向饿了么商户投放的应收贷款总额达到150亿元。

反观美团,招股书显示:截至4月底,美团应收贷款为20亿,向商家发放的与小额贷款有关的应收贷款总额为14亿元。而在Q3财报中甚至没有出现应收贷款的字样。据报道,在2016年、2017年后,美团的商家贷款数额在今年以来增速放缓到20%以下。

要知道美团从2015年起就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了,而饿了么金融服务是从2017年启动的。美团与饿了么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发展速度的差距,可见一斑。

当然,给商户提供贷款并不完全等同于供应链金融。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这个定义看上去不明觉厉,其实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平台基于数据干两件事:金融支持和风险控制。

但仅做两件事,却不是谁都能进入的。

传统商业银行干不来。一方面是因为餐饮商家多为中小型甚至小微型商家,银行看不上;另一方面,由于赊销已成为餐饮供应链交易的主流方式,这些中小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科技金融企业也干不来。与传统银行相比,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由于行业集中程度低、互联网程度低、数据采集难度高、质量差等原因,这些餐饮门外汉们也难以进入。

只有餐饮外卖平台能切入。其实说了半天,结论很简单:谁有足够的、完备的数据支持,谁能入局餐饮供应链金融。而为餐饮商家提供数据化营销方案的美团与饿了么,在这方面的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要知道,金融服务产品能否实现,标准化是最重要的一点。未来随着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中餐标准化的加快发展,也许3-5年后餐饮供应链金融可以摸索出成熟的经济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团与饿了么由于拥有让商户标准化的数据营销工具,优势尤为明显。

3、重拾旧梦?

距离美团提出「有信心打造一个千亿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已过三年。

这三年间美团合并了大众点评,调整了一次又一次组织架构,业务边界从餐饮酒旅扩展至打车、民宿、新零售、共享单车甚至充电宝。外部战线也越拉越长,与阿里(饿了么)、京东滴滴、携程、ofo同时展开竞争。

王兴喜欢以亚马逊类比,他说亚马逊一度做手机、搜索、Prime,也是一个很全面的竞争。然而就在今年7月,亚马逊开始全面向金融行业进军,围绕支付、现金存款、借贷构建了自己的金融生态。

且不说远的亚马逊,就是仅在眼前的阿里+饿了么,也在金融方面跑的比美团快。

金融甚至可能是饿了么(借力阿里)弯道超车的方式。由此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动摇美团根基的。

首先,在战略层面。餐饮平台之间的竞争本质是对于B端优质商家的争夺。当前国内餐饮行业处于快速连锁化、品牌化阶段,快速扩张过程中,资金是刚需。而对于餐饮供应链金融的把控无疑能让平台拥有更多的掌控力。这或许是美团与饿了么在此后长期对峙中能决出胜负的关键点。

第二,在资金层面。众所周知,金融业务毛利率(一般在60%-100%)远高于餐饮外卖,美团将AI与数据技术全投入至提升外卖匹配效率上也仅提升了数个百分点,再提升的空间小。而将这些「好钢」用于科技金融,可以为未来外卖大战甚至扩展「不设边界的各种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在人才层面。对于餐饮平台而言,养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专业金融团队的难度,必定比阿里京东这样的企业难度大。美团应该像培养、锻炼地推人员那样趁早养成一支科技金融团队。

4、总结:

提出千亿金融梦的美团,三年来似乎仍在金融领域「潜水」。面对借力阿里的饿了么在金融领域的超车,以及餐饮供应链金融市场,美团金融也并不着急「上岸」。

美团或许是时候反思自己对于金融业务的态度了。重视横向扩张,轻视垂直延伸,至少在科技金融上会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美团总自视餐饮行业老大四面出击,但这一弯道超车的机会或让他越来越难稳坐头把交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