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陪你,再也陪不了你了。近日,在遭遇债务危机多年后,韩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咖啡陪你”及其在华合资公司,正式宣布破产。2012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咖啡陪你曾声称要开5000家门店,赶超星巴克,如今却在中国市场全面溃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咖啡生意的现状又是如何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强势扩张
咖啡陪你成立于2008年,是韩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与星巴克、Costa等店面狭小的商务咖啡店相比,咖啡陪你不仅是一个休闲场所,也是设计师、创业者向客户、投资人展示方案的场所,这也是咖啡陪你最初在中国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2012年,中国咖啡业被一股强劲的韩流席卷。咖啡陪你、豪丽斯、动物园、华夫班特、途尚等十几个韩国咖啡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大举扩张。其中风头最盛的就是咖啡陪你,入华后迅速在一二线城市开花,疯狂扩张,创下平均每年开店200家的纪录,并放言“到2015年,在全中国连锁店达到5000家,成为中国休闲咖啡连锁NO.1”。
2013年底,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风靡全球,当时爆红的金秀贤被咖啡陪你收揽,成为其品牌代言人。蓝海市场、明星效应一度把咖啡陪你推向“韩系第一连锁咖啡”的地位。
2014年底,咖啡陪你力图在中国的门店开到1000家,日后也将保持这种迅速发展的态势。
危机爆发
然而,咖啡陪你很快就遭到了疯狂扩张的反噬。在开到700多家店的时候,咖啡陪你因疯狂扩张而埋下的隐患悉数浮出水面。
2015年6月,咖啡陪你执行总裁戚东离职,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员工欠薪一事正在解决,而他本人也被欠了8个多月的工资。一夕之间,关于咖啡陪你的资金断裂、拖欠工资、高管离职的负面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2017年7月,咖啡陪你、豪丽斯等咖啡品牌的创始人姜勋在家中自杀。创始人的突然离世,让咖啡陪你改变现状的努力具有了不确定性。一年之后,风靡整个亚洲的咖啡陪你,在中国走上了末路。
咖啡陪你为何以失败告终?
盲目扩张,加盟制度不合理
咖啡陪你曾在中国创下每年开店200家的纪录,但品牌扩张的速度过快,造成加盟者的审查制度形同虚设,也没有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加盟+直营+合作经营”是咖啡陪你在中国的主要经营模式,其中以加盟和合作经营为主,直营比例仅占10%。这直接导致咖啡陪你在后来的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会员卡无法通用、不同门店服务品质存在差异、加盟店各自为战的情况,严重拖累了其在华经营的口碑。
这种加盟体系也成为了咖啡陪你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咖啡陪你有70%的加盟店采取加盟商出资51%,咖啡陪你出资49%的合资形式,合资店的数量有点多了,占用了咖啡陪你的大量资金。负面信息出来后,新加盟的少了,原有加盟商又要拿回钱,这就是挤兑效应。
股权结构紊乱
咖啡陪你在进入中国时,并没有以“纯韩”的血统进入,而是通过中韩合资的方式成立了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该品牌的中国市场拓展、运营工作。当时,该公司的三大股东分别为中企亚太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副董事长金善起、及咖啡陪你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然而,在入华之初中韩双方就没有处理好股权结构。当品牌发展遇到问题之后,韩方率先撤走了资金。
咖啡陪你一开始由韩方负责公司管控,但由于韩方投资占比较少,利润分成却是各占一半,引起中方不满。双方也曾因经营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为此韩国股东一直在减少对咖啡陪你中国公司的投资,直至完全撤资退出。2014年底,合资公司陷入负面新闻,但当时韩国总部却长时间没有向外界释放任何施救信号。
咖啡市场究竟怎样?
咖啡生意真的那么好做吗?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只有40.37%的咖啡馆显示盈利,16.38%的咖啡馆处于亏本状态。
作为一个餐饮业态,1家门店单打独斗的商业模式,与现代商业浪潮本身就是违背的。以情怀为基础入场,进入后就会发现,没有流量为根基的生意将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如果为了提高利润而提高产品售价,又会导致用户远离。
咖啡馆作为个体经营的时代正在远离,已经进入连锁时代。连锁能带来品牌的多次曝光,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还能提高用户的消费频次。咖啡陪你在这点上把握得很到位,但是,连锁店也不单单是连锁情怀和店面环境就可以完胜的,只有赋予更多科技元素后,咖啡的生意才能更活。
以星巴克为例,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门店数量达2.8万家,中国区门店也有3400家。而且,星巴克不仅卖咖啡,杯子也是一个高利润的产品。
入场不久的瑞幸咖啡,在全国21个城市已经布局了1300+门店。新零售思维与数据化运营贯穿在每一个细节,用户下单后马上能给出预估订单的完成时间,实际制作完成后还向用户发出短信提醒,用户不用排队直接过去提货就可以了。与顺丰联合,咖啡外卖能够在18分钟内送上门。
在运营层面,一家门店应该备多少咖啡豆与焦糖,明天是否应该多安排人上班,都由大数据系统提前做出预估,这就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凭借这种高效的运营方式,就连星巴克也被它打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商业之争,归根结底是效率之争。
一杯咖啡的生意,不仅仅是做出一杯咖啡这么简单。如果一个品牌没有做好顶层设计,没有真正构建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一定会被市场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