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打开了新赛道,华为、微软、蚂蚁金服们已起跑

整个商业生态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样化,到处蛰伏着“颠覆”和“被颠覆”的机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刘怡君

编辑|马蕾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被阿里巴巴喊了十几年的口号,在2个月前被刚拿到马云交接棒的张勇做了调整——“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添加的这半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状语,而是意味着企业踏上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互联网时代BAT垄断了各项资源,其它公司难以分到一杯羹,在移动互联网阶段,TMT公司利用超级APP崛起。接下来,在“AIoT”( 人工智能结合物联网)主宰的数字经济时代,整个商业秩序将出现“去寡头”化。这是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11月18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18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论坛上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不远的未来,地产业将涉足智慧家庭,家电厂商会生产智能家电,银行业主打智慧金融……整个商业生态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样化,到处蛰伏着“颠覆”和“被颠覆”的机遇。

一众公司已经在新赛道上掀起了竞争浪潮,而传统企业显得尤其焦灼。

2017年吉利集团在推出一款年轻化新品时,绕开了曾经拦截在自己和消费者之间的经销商,在自家的商城上直接发布车型,还向用户开放订单的每项进度信息——包括物流准备、生产、发运、提车、到店等。发布时,吉利在127秒钟内卖出了6200辆汽车。

不想只做传统制造业的上汽集团,近期推出了移动出行类APP,主打5公里以内的短途专车服务。一家全球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因不满足于常规的维护收入,将每个发动机、飞机飞行路径、运行状况的数据全部发布在云端上,通过各式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自动减少机器损耗。

4A巨头阳狮集团建立了内部的人才共享平台。当分公司人才不够用时,管理者不用再向总部开启冗长的申请流程,可直接在其内部APP平台上用语音发布指令,就能自动在2000多个分公司、8万个员工中搜索出与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以上这四个故事,正是微软(中国)副总裁冯国华提出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四种方向”的典型代表:赋能员工、密切客户、转型产品和服务、优化业务运营。

仅仅朝着这些方向迈进是不够的,冯国华感慨“文化对企业的重生和成长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有人问起微软的成功原因,他的回答既不是具体的应用,也不是对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是微软的“成长思维文化”——允许失败、宽容创新。

这一观点得到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的认同,在他看来,未来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的角逐,华为为此准备的,正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者自我批判的传统。

当传统企业马不停蹄地“转型换装”时,那些天生携带数字基因的公司也没闲着,他们正利用自己对技术的敏感嗅觉,加紧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论坛上透露,他们正在探索利用区块链解决跨境汇款问题。过去,从汇出银行到中转银行、再到收款银行,每一个机构都要对汇款做风险检查、反洗钱检查,但有了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的支持,未来国际汇款可能用几秒钟就能完成,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更安全透明。人工智能也是蚂蚁金服的“战斗盔甲”,他们98%以上的服务都由机器人提供,这项技术未来还将在“千人千面”的风险控制领域大展拳脚。

小蚁科技创始人兼CEO达声蔚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第三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的智能化,第二波是商业的智能化,现在则是实体智能化阶段。只要企业能够解决技术落地问题,人和机器之间、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边界”的颠覆将一触即发。在他看来,计算机视觉是下一波创新的核心能力。

像小蚁这样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初创企业,正如雨后春笋一样生长起来,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的话来说,它们今天的角色就像早年华为在路由器行业的定位,20年后,它们当中也许会“长”出一家具有重量级影响的大企业。

过去, IBM的PC,英特尔的芯片,苹果、微软的操作系统,Facebook、脸书的社交,谷歌的搜索……都是旧赛道上的全球获胜者。切换到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仅仅中国市场上,就出现了腾讯、新浪的社交,百度的搜索,华为、中兴的5G,旷视科技、小蚁科技、商汤科技,大疆、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等选手,他们还试图横亘多个业务,创造出自己的生态体系。

那么,这些财大气粗的传统大鳄、年轻有为的互联网公司、初生牛犊的初创企业,究竟谁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话语权?中欧创业管理实践教授龚焱作了回答:能够重新定义技术边界,重新定义价值网络,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企业赢面更大。

龚焱将企业的创新分为三个阶段。

在创新1.0中,企业的“赛跑”方式主要是移植创新,接近“百分之百的模仿”——将已有技术进行跨地区、跨时域、跨技术轨道的移植,虽然有山寨之嫌,但它能够低成本、低风险地弥补原创能力的不足。

2.0属于整合创新阶段,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创新元素,整合到一起,产生出一个新的品类。龚焱认为,近年来流行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本质上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创新3.0阶段则是跃变创新的阶段,实现“重新定义”,这也是最接近原创的的一种创新方式。如今市面上一些迅速崛起的新品牌,背后的逻辑都涉及到“重新定义”——或是对技术边界,或是对价值网络、谁是对朋友谁是敌人,或是对整个价值链条、底层行业游戏规则的重新定义,最终塑造出一个新的物种,令消费者眼前一亮,杀其它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过去很多中国企业以移植创新起家,但是在新赛道上,这种没有“明天思维”的创新路径是没有出路的。龚焱认为,能不能学会跃变创新、有没有对企业的未来机制进行设计、会不会产出新物种,才是数字经济时代,区分平庸创业者和卓越创业者分水岭。

一场酣战即将打响。毕竟,几百年前中国企业曾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深以为憾,而这一次的数字经济时代机遇,他们将不会轻易放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