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规模十年来首现负增长 这家资管公司却要逆势发行首支公募基金

在获得牌照近一年后,中泰资管为何选择在行业冰冻期发行首支公募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券商资管业“凛冬已至”。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末券商资管行业管理规模13.84万亿,比今年年初的16.57万亿减少了2.73万亿,比去年规模最高峰时的18.77万亿下降近5万亿。

不过这种负增长和萎缩在中泰资管CEO叶展看来,是“健康转型的过程”。11月15日,叶展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对券商来说是短期有压力,长期是动力,在这个转型时期,行业出现规模的收缩,实际上是对过去几年粗放式增长的纠偏 ,经过纠偏,行业的基础会更扎实,以后的发展后劲会更足。

界面新闻也从中泰资管获悉,在获得公募牌照近一年后,该公司旗下首只公募基金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将于11月19日起公开发行。据介绍,该产品的基金经理为姜诚,现任中泰资管公募业务部总经理兼研究部总经理。该产品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投资策略是将“产品仓位与点位负相关”。

中泰资管为何在选择这个时点发行首支产品,且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姜诚坦言,这是公司在充分评估市场风险报酬比后作出的决定。

“我们选择在这个时点发行,一方面是因为从长周期的维度来讲,当前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释放,处于风险报酬比较高的区域;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打破‘基金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魔咒,让持有人能真正赚到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券商行业的资管规模整体呈下滑态势,然而资管业务收入对营业收入贡献度却不断提升。 2018 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收入 137亿元,同比增长10%,主动管理资管业务的拓展对券商业绩的提升作用显现。

叶展认为,主动管理是资产管理公司唯一的出路。“你是希望自己赚钱,还是希望让客户赚钱?很多情况下二者是不可兼得的。为了长期利益而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这是我们的主动选择。我们拒绝了许多通道、定增、新三板和股指期货套利业务,但赢得的是客户的信任与我们主动管理能力的与日俱增。”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泰资管的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占比分别为61.00%、59.20%和60.62%。而在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8年二季度证券公司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排名中,中泰资管月均主动管理资产规模为1180.88亿元,排名第9位。

而在谈及如今越来越多机构加入公募行列,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时?叶展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未来两类公司会在业内脱颖而出,一种是综合实力较强、产品线丰富、走大平台路线的,另外一种是走精品店路线、在某个特殊品类中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的。

在他看来,对于像中泰资管这样的“后进入者”来说,面对这样的局面,首先要观察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机构,二是要看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如果存在需求,我们也有相应的能力,那就能在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

目前,包括中泰资管在内,共有13家券商及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牌照,分别是东证资管、财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中银国际证券、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浙商证券资管、渤海证券、东兴证券、北京高华证券。其中,除北京高华证券外,其余各家均有布局公募基金产品。

Wind数据显示,除中泰资管外,11家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现已发行了127只公募产品,主要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