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乘客吐在网约车内如何判责?网友支招车内可装录像设备留存证据

滴滴公众评议今天推出第2期话题,内容聚焦“网约车内是乘客的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环境?”,邀请公众就能否在车内饮食、携带宠物打车、以及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能否接受在车内录音录像等问题展开讨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投票和讨论)。

上周,滴滴公众评议会推出的首期话题“司机是否有权拒载独自乘车的醉酒乘客”引发热议,共有26.9万位网友参与了投票和评论,其中86%的人认为司机可以拒载独自醉酒的乘客,14%的人认为司机不能拒载。

参与首期话题讨论的用户观点可大致分为三类:1、醉酒乘客情绪易冲动,失去一定的判断能力,为了驾驶安全,司机可以拒载;2、醉酒乘客的打车诉求当被满足,尤其是在东北、西北、内蒙等地区,冬天司机拒载,易给乘客带来伤害;3、不可一刀切,建议对不同醉酒度的乘客采取不同措施,可联系乘客紧急联系人或送至附近派出所。

绝大部分网友认为,醉酒乘客吐在车内需支付司机相应的洗车费与误工费。也有网友提出可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 “醉酒险”、“洗车险”供醉酒乘客购买。此外,如何判断一位乘客醉酒、证明乘客呕吐在车内也成为了热议点。有网友提出在车内安装录像设备,为判责留存证据,也有用户提议车内配备酒精检测仪器等。

首期话题的投票结果与主要建议观点已递交滴滴安全监督顾问委员会、产品委员会及平台治理部,为平台处理醉酒引发的纠纷和拟定《司乘文明公约》提供参考。滴滴将结合用户意见与建议,基于实际可操作性来拟定相应的规则与产品方案。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