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稿费和IP的生死局里,腾讯网易和数十万漫画人

网络漫画行业到底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将驶向何方?这个寒冬对于漫画企业和工作室意味着什么?

作者/刘佳宇  编辑/张 潇

审核/刘乐乐

漫画行业已经进入寒冬之中,依靠平台稿费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从8月底开始,一系列对漫画原创企业和数十万漫画人不利的消息扩散开来,在漫画人组成的微信群里,吃饭问题和如何过冬成为了大家不断提及的话题。

在漫画平台流量到顶的背景下,漫画平台寄希望于改变市场规则转变烧钱模式,或者降低内容成本和加强现金流管理,而对于大量的漫画企业和工作室而言一下子被从舒适位掉到了冰窖中。

这是一场由流量、稿费和IP构成的生死局,在这个局里,有着腾讯动漫、网易漫画、快看漫画等行业的领先者,也有着数十万的漫画人。

网络漫画行业到底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将驶向何方?这个寒冬对于漫画企业和工作室意味着什么?

1

漫画人:为什么要动我的奶酪?

从8月份开始,漫画企业和漫画人不断发出一声又一声的悲鸣,而网络漫画平台也传来一个又一个变动消息。

8月27日,千秋叶漫画在新浪微博发布消息称,漫画平台大角虫已累计拖欠作者稿费数百万元。

10月31日,腾讯动漫官博发布回应称,因为腾讯内部部门调整,将把部分作品转入付费。

11月2日,《财经》杂志发布新闻称,据可靠人士透露,网易漫画已确定卖身给B站,但具体的交易时间及价格未知。

无论是欠薪,还是从免费转付费,亦或平台间的整合并购,每一个行业的举动都影响着数千家漫画企业和工作室以及数十万的漫画人。

记者在近年来接触到漫画企业和漫画人了解到,平台稿费是中小型漫画企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多位漫画企业和工作室负责人曾在不同时间向记者表示,稿费占到收入的70%至90%,有的甚至100%收入来自于稿费。能够通过IP授权、出版单行本、推出衍生品而产生收入的漫画企业为数极少。

网上的信息显示,漫画平台欠薪其实存在了很长时间,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是推迟发放时间,有的是支付周期拉长,有的则拖欠时间长达半年甚至更长。

中小漫画企业往往流动资金有限,一旦遭遇平台拖延欠薪,就可能难以正常支付日常开支,陷入断粮困境。

记者接触到的数家漫画企业,其中一家规模最大的漫画企业拥有30多名工作人员,拥有数部热门的网络漫画作品,主要依靠平台稿费收入,加上一部分政府各类补贴和奖励,但收入刚刚能够满足正常运转。而另一家同样规模的漫画企业,则在影视剧授权和游戏授权方面有很好的进展,但稿费收入仍然是支撑公司运营的基本收入。

在漫画行业内,小微型工作室和企业在10人以内,小型的在10-30人,而30人以上的漫画企业和工作室就算是有规模的中型企业了。

但无论什么规模,一旦遭遇到拖欠稿费,正常运转就出现问题。

据业内人士表示,大角虫漫画平台高峰期有300多个作者,但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砍掉了一大批,据说仅留有不到200名合作作者。

10月底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所在的多个漫画产业相关群里,来自快看漫画创始人陈安妮的微信截图传播开来。

陈安妮给了漫画人在寒冬之中的一些信心和温暖。

除了欠薪,发生变化的还有从免费向付费模式转变的市场规则。

10月31日,腾讯动漫官博针对“停止支付作者稿费”的消息发布回应称,“在腾讯新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成立后,我们将作出调整,把部分作品转入付费,由用户和市场来决定作品发展。”

从免费转为付费究竟为何?漫画人将迎来生存危机还是更美好的未来呢?

这一切要从流量说起。

2

流量和IP,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今天网络漫画的市场规模和格局,是靠“内容翻番,阅读免费”的模式得来的,这就是互联网漫画平台崛起的流量红利,和其它类型的网络内容平台一样。但是,漫画平台的流量红利到顶,而且漫画平台与网络视频、短视频、信息流平台在传播媒介和信息类型上的巨大差异,使得漫画平台虽拥有庞大流量但广告收入却微乎其微,难以实现高额回报的流量变现。

记者曾向腾讯互娱部门某人士了解,腾讯动漫的收入规模在整个腾讯互娱比例很小,收支基本持平,没有盈利。据了解,网易漫画的收支也不甚理想。

漫画平台的流量确实是在下降。

从多个漫画平台来看,2018年9月月度独立设备数均呈现下降状态。

按照目前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到顶的情况来看,流量在不同类型的内容平台变化,总用户增长在今年上半年仅为10%,向着个位数增长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网络漫画平台的举崛起,有赖于全免费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平台补贴稿费换取流量的做法也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漫画平台已经越来越承受不了高额的内容成本了。

这一点从大角虫所在的童石网络看得很清楚。

记者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查询到童石网络2018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其营收下滑,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童石网络财报显示,2018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 376,734,648.14 元,比上年末增加了-5.18%,负债总额为 38,660,501.15元,比上年末增加了 7.7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资产为 337,592,119.75 元,比上年末下降了6.47%。2018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 39,581,039.79 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57%;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62,552.56 元,比去年下降了302.73%。

从免费转向“免费+付费”,几乎是一种必然的商业化路径。

在互联网内容领域,网络文学是最早实现用户付费的领域,而阅文集团由70%用户的高付费率,网络视频现有的“优爱腾”拥有超过1.5的付费用户,即将上市的腾讯音乐集团也有着数千万的付费用户。

网络漫画付费的春天却迟迟没有到来,之前有妖气也曾尝试付费阅读,以失败告终。

但是漫画创作需要作者具有较高的美术基础和用画面讲故事能力,其生产模式造成其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能无法提升等特点,这决定了中国漫画创作人群的基数永远无法达到阅文旗下网文作者那样庞大的规模。依靠流量模式难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这一点,不仅仅平台意识到了,一些漫画企业也意识到了。

某位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对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表示,免费模式是以流量为核心的,付费模式则是以用户为核心,从付费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优质内容具备更好的用户认可度和忠诚度,其IP价值也才能被文化产业所认可。

这一点从网络视频领域可以看出,一部热剧的火爆,可以带动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用户付费,实现“优质内容→用户拉新收入增长→更多资金投入优质内容”的良性循环,从而平台和出品方均享受到收益。

位于漫画领域的头部企业均表示用户付费有助于以漫画为核心孵化出优质的IP,相比免费流量模式,付费模式获得用户认可的作品进一步开发IP价值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付费模式下也可能带来改变的是版权合作模式。目前大多数平台与作者签约都是平台拥有全版权,漫画人与平台谈判时,天然的就落入弱势——IP是人家的,一旦作者脱离平台就相当于“净身出户”。

付费模式下,优质漫画的创作者和企业话语权有望提升。

在流量模式下,漫画IP的运营并不甚理想,这也带给了平台和漫画企业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今年以来的影视寒冬和游戏版号审批暂停的背景下。

还以童石网络为例,从2015年成立起,大角虫漫画就曾公开一系列IP孵化时间表。比如2015年4月起连载的作品《困病之笼》,早在2016年4月就宣布启动动画化,同年7月启动超级网剧的全面开发。2018 年 06 月 15 日,童石网络举办“00 后”影视 IP 主题交流会,宣布入局影视业,与牟尼文化、吉祥狮子、乐在其中多家公司共同将旗下IP开发布成网剧,其中包括了《迷域行者》《星梦偶像计划》等头部作品。

但是,从2018年上半年童石网络呈亏损状态,在其财报中也表示其原因是以前年度应收账款的回款不达预期。其报告中表示,公司主营 IP 运营,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主要是因为:① 公司业务开拓(包括但不限于:动漫 IP 影视剧授权、动漫 IP 衍生品授权等),从而产生了部分应收账款; ② 公司 IP 图书业务的客户主要为民营经销商,其规模较小,回款较慢,从而也导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

财报显示,童石网络应收账款原值为 198,366,409.52 元,已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61,384,201.17 元,净值为136,982,208.35 元。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在 1 年以内的余额为 66,309,778.25 元,占期末余额的 33.43%;1-2 年的余额为 76,541,342.36元,占期末余额的 38.59%;2-3 年的余额为 3,889,271.93 元,占期末余额的 1.96%;3 年以上的余额为51,626,016.98 元,占期末余额的 26.02%。2018 年,上述应收账款的账龄均将延长,若公司不能及时收回,则可能存在因应收账款账龄延长而导致的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金额大幅增加的情形。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通过企查查发现,除了上述与合作伙伴宣布的影视化计划,童石网络还自行设立了或参股了两家影视公司,分别为上海增上影业有限公司、上海方士影视有限公司。

只不过从目前看来,如果大角虫欠薪事件无法有一个对双方都还好的结果,童石网络的动漫IP运营梦想很有可能就此破灭。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通过企查查发现,童石网络目前在多起委托创作合同纠纷中担任被告。

3

流量、稿费和IP,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快看漫画创始人兼CEO陈安妮曾对外表示,“资本回归理性的时候,这个时候更能得出来哪些作品或者哪些平台能够坚挺到最后,到这个时候反而是大家回归理性,看待作品本身价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反而是更好的作品能够更加凸显出来。”

对于漫画行业而言,如何在流量、稿费和IP三者之间找到新的良性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在目前的数字阅读市场,网文曾占据主流位置。网文兴盛背后,诞生了阅文、掌阅等上市公司。而随着网络漫画受用户追捧,一大批网络漫画平台兴起,网络漫画逐渐呈现取代网文的态势。00后是推动网络漫画兴起的核心力量。网络漫画由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极具画面感等多种优点,非常契合年轻人自由、轻松的阅读习惯。刷漫画,已经成为00后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今年1月17日,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公司QuestMobile发布了《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快看漫画在“00后移动网民最爱TOP10 APP”榜单中排名第一,第二到第四名依次是小猿搜题、互动作业、作业帮和哔哩哔哩。

这都显示出网络漫画有着坚实的用户基础,在数字阅读市场份额越来越高,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的寒冬只是暂时的,风雨过后一定能迎来彩虹。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