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对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免除部分税费,这意味着什么?

未来,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招牌很可能会成为避税天堂。

针对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税收政策正在发生变化。

11月5号,财政部发布《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税收政策的通知》。主要有四点:

一、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在孵对象提供孵化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二、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应当单独核算孵化服务收入。

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科技、教育部门另行发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由省级科技、教育部门另行发布。

四、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应按规定申报享受免税政策,并将房产土地权属资料、房产原值资料、房产土地租赁合同、孵化协议等留存备查,税务部门依法加强后续管理。

根据通知,政策中涉及的税种有三类,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以及增值税。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主要是针对的是企业租房。此前,企业租房开票的税率高达12%,政策实行后,该部分税费将被免除;增值税代表经营性收益,也就是原文指出的向在孵对象提供孵化服务取得的收入。此收入覆盖范围广泛,包括经纪代理、经营租赁、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鉴证咨询服务。

如此看来,该政策正式实行后,将会为各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减少一部分成本。

据科技部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达50家;全国孵化器数量达到406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988家;众创空间达到5739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976家。

也就是说,全国将会有相当多一部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空间能享受到利好的税收政策。

不过具体来说,该部分免掉的税费到底可以为这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减多少负?

杭州湾西孵化器负责人表示,由于湾西在全国只有一个孵化器,所以直接成本的降低其实并不明显。具体金额还未统计,不过粗略估计每年能节省几万元。

对大户们的影响也并没有想象中大。由于此前申报政策的原因,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申请国家或者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非常严格,任一空间要申报都必须单独申请一个公司,且一个单独公司要重新进行申报。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众创空间品牌已经有一家拥有了国家级众创空间的资质,也不意味着旗下其他空间都连带有资质。

举例来说,氪空间虽然在全国有50多家联合办公的社区,但实际上作为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只有北京和苏州两家,所以其余地方的空间都不在免税资质之列。

这样看起来,眼下该政策的出台对现有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影响不算大。不过另一面是,其带来的后续影响却可能更为深远。

一位杭州大型创业园区的运营负责人林松不无担心的告诉界面新闻,未来,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招牌很可能会成为避税天堂(尤其对是商业地产影响而言),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申报省级或国家众创空间。

一家孵化器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之前迟迟没有进行申报,部份原因是因为要填写的资料较多、流程繁杂。如今该政策发布后,申报的积极性会更高涨。

孵化器的申报流程一般是从市级众创空间开始一级级往上申报。首先根据市科委要求把孵化器的空间、配套、运营、服务情况整理成册提交,等待后续孵化器相关专家来院区考察,最后是进行现场答辩。

公开资料显示,在杭州,仅2017年一年,就有141家众创空间通过备案,成为2017年度省级众创空间。而随着政策出台,未来杭州可能会有更多的众创空间进行申报,政府为了把控数量而提高申报的门槛,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杭州某地产商旗下的孵化器前段时间刚申报了市级众创空间,结果还没下来,这两天他们突然很焦虑,因为如果成功,他们或可能赶上最后一班申报门槛提高前的末班车。

那么又为何在此时会出台这样的政策?林松认为,这背后是国家在整个产业运营方向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事实上,在2014、2015年“大众创业创新”的口号下,涌现了一大部分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近三年间全国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占30年孵化器总量超过一半。

在双创热潮下,大量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园区等创业孵化性质的办公空间诞生,不过短短两年间,淘汰了很大一部分入局者,而另一些还坚持在赛道布局的玩家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的忧虑点来自于其盈利模式的单一以及过于依赖政府补贴。

有一个数据是,2016年,包括苏河汇、合肥高创等在内的9家登陆新三板的联合办公空间共实现净利润7849.4万元,但是抽掉政府补助,9家公司净利润仅为3733.54万元。政府补贴高达50%。

政府补贴或许可以支持企业发展两三年,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盈利能力还是需要放到市场来检验,要能够自主造血,这也近两年业内人士的共识。

市场机会的增加,就会让政府的扶持力度逐步下降。

“也就意味着,免除这部分税费后,国家未来的补贴也会随之逐渐的减少。”林松说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