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专项抵扣进一步释放消费红利 企业也待减税

10月20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鲜出炉,对各项抵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分析师认为,个税抵扣带来的减税将有效推动消费,但相比个人,企业层面的减税迫在眉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每年最多可抵扣11.52万元。

分析师认为,虽然和直接上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起征点”)相比,附加专项调整在减税力度上影响较小,但整体惠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提升居民家庭福利水平、改善税收征缴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部分机构对本次点评:

海通证券:企业也待解渴

我们分别估算各项专项扣除带来的抵免额:子女教育支出上每月可带来抵扣额约为176元,继续教育支出上约为79元,教育支出合计每月平均可抵扣255元,赡养老人支出上每月平均可抵扣534元,住房支出上每月平均可抵扣500元,而大病医疗支出上每月平均可抵扣50元左右,据此,专项附加扣除每月能够带来的可供抵扣金额共计约1400元。

按照纳税人6400万、平均税率10%来估算,年税收减免额约在千亿规模,占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0.35%,释放出的消费能力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0.2-0.4个百分点。

个税综合改革的相关举措确实减轻了居民负担,但受惠范围相对有限。专项附加扣除的对象为个税的纳税人,根据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介绍,“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而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因此个税改革将使得个税纳税人从原有的约1.87亿人左右降至约6400万人,这6400万人正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对象。

而我国企业部门税收负担较重,且由于今年成本上升较快,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若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大企业部门减税力度,给企业解渴。而我们认为,下调增值税率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中信证券:公平性需要更加突出

此次“多扣除”细则的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从对个人所得税的绝对减免和相对实际生活费用的比较来看都有一定程度的超预期。但这也符合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强调的确保扣除后的应纳税收入起点明显高于5000元,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目前来看,从税收制度制定角度来说,对纳税人实际收入的改善确实比较显著,但是统一定额的方式并没有区分不同收入水平与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以教育扣除以及住房租金扣除为例,人口较少的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纳税人个税扣除效果将大于一二线城市,因此多扣除仍然需要差异性来体现税收公平。

我国的个税制度在未来还有待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首先,要考虑纳税人的生活成本和负担,继续丰富和完善“多扣除”的内容,下一步大概率会加入物价指数的扣除项去除通货膨胀对个税的影响。其次,所得额的纳入范围要继续扩大,加强各项税收之间的协同性。第三,在计征主体上要逐步实现家庭计征的方式。最后,继续简化累进税率。个税日后的改革将会坚持尽可能地体现生活成本或者群体、地域的差异,形成更为合理公平的税基,真正实现减税效果。

我国在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规定了“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由此也形成了税收立法原则。并且计划在2020年前将所有的税收暂行条例上升到立法层面。目前来看,房产税、土地增值税、消费税、印花税、契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收条例需要在2020年之前上升为法律,由此看来,明年我国的税收立法进程将会加速进行。在推动各类税种的立法时,也正是全面减税助力经济增长的好时机。

国泰君安:还需要为企业减负

测算所得附加专项扣除抵扣减税额,叠加个税起征点调整的3200亿减税额,本轮个税改革共计将减税达到4264至4738亿元。若以4700亿元红利规模为基础,按边际消费倾向0.6计算,或可推高消费近3000亿元,加快居民最终消费支出0.9个百分点,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比接近40%的情况下,将提升GDP增速0.4个百分点。

从各类收入群体来看,此次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将惠及相对中低收入的群体。对于这类人群,扣除项带来的新旧税负变动来看,减税幅度较高,最大扣除额(除大病医疗外)将达到每月4600元。特别是“万元线”附近的收入群体,面临着无需缴纳个税的情况,月收入水平达到17000元的群体,减税幅度也将达到47%左右。高收入群体,无论从税额减负程度还是以收入水平衡量的减税幅度都小于中低收入群体。  

我们认为,一方面在未来实施过程中,政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附加专项扣除细则规定,跟进规范纳税人申报信息与信用记录等相关配套措施,使附加专项扣除有效有序地为居民整体减负。另一方面,当前经济下行速率超预期的前提下,只减个人的税负压力还不够,还需要为企业减负,因此推进增值税并档调整释放万亿红利,叠加居民个人的千亿减负,从减税端全面发力,才能有效提振经济动能。

中金公司:结构性降低个税利好大众消费

个税缴纳数据的分布方面我们暂时未找到比较细节公开数据,所以还较难估算抵扣后整体的降税力度。根据媒体报道的部分官员披露的信息估算,中国2017年纳税人口可能在1.87亿人左右,如果按照2017年个税总额约1.2万亿元计算,缴税人口人均年缴个税在6400元/每年或530/每月左右;按照这样的个税水平估算,这次扣除方案降税幅度可能在10%-20%左右。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算,而且可能会因为实际收入分布的不同而明显高估整体的降税幅度。

综合来看,这次个人所得税扣除方案将实现一定的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效果,虽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不会很显著(幅度相比整体经济来说并不算大),但结构上对消费尤其是大众消费偏利多,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相关以及其他日常项目消费如食品、影视、服装等有利。从大市来看,上周政府不同部门协调传递进一步维稳信号,周末推出个税扣除方案,这些都将有利于提振短期情绪,特别是在目前市场估值、情绪已经较低的背景下。

东北证券:购房积极性不会增加 

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9.3%,在今年消费出现压力的情况下,如抵扣政策能较好执行,未来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10%。

但购房积极性不会增加。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和租房支出基本享受同等权利,并且只能首套房贷款才能享受抵扣,对投机房产没有优惠。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首套房的定义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部分大城市购房时对首套房有认房、认贷等相关规定,个税抵扣规则中所提首套房是否代表唯一住房,有待确定。

另外,课外辅导、补习班、出国留学应不享受抵扣,但民办的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证书的,能否享受抵扣目前不确定。子女教育和继续教育部分更利好30岁左右及以上人群,即子女开始接受教育的人群。赡养老人支出部分抵扣更利好35岁以上的人群,大部分为中产阶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