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们如何回炉“金庸剧”?文淇版郭襄倒是毫无违和感

金庸戏拍了这么多版,目前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拍好拍烂,而是让看够了金庸戏的人们,如何再提起兴趣去看。

《天坑鹰猎》中的文淇

作者| 洛弟

由企鹅影视出品的剧版《神雕侠侣》日前公布了演员阵容,新人出演“杨龙”让人心悬,文淇版郭襄又令人期待。

几乎同一时间,徐克筹拍的电影《神雕侠侣》也发布演员招募,寻找新版“杨过”与“小龙女”。

加之最近华策与张纪中拍摄《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剧本刚刚立项,陈嘉上的《射雕英雄传》电影计划过给了周显扬,十年不见的“金庸翻拍热”似乎又回潮了。

金庸戏拍了这么多版,目前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拍好拍烂。

要命的不是要讨好观众,而是让看够了金庸戏的人们,如何再提起兴趣去看。

近来几部已经播出,或正在进行,或计划拍摄的作品,都呈现出了一些新趋势。

电影化复苏,抵挡剧版审美疲劳

坦白来讲,徐克要拍《神雕侠侣》这件事,还是相当意外的。

因为当年徐老怪可是被“金口”下了“禁制令”的导演。

1990年,胡金铨与徐克合作拍摄《笑傲江湖》,结果剧情大改不说,还因为创作争执,把金庸老友胡金铨气跑了。

胡金铨与徐克

等到拍《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索性让东方不败在自宫练功后,彻底变成女儿身,有了女性的细腻情思,更与令狐冲谈了场恋爱。

两部改编,部分保留了原著的“政治寓言”内核,也改动了许多重要设定。

金庸看过后,虽然对李连杰饰演的令狐冲很满意,但惊艳万众的林青霞版“东方教主”,以及大量情节改编,却让他有点不满。

一贯好脾气的金老在媒体采访中,直接当着身边徐克的面说他“不懂武侠”。

“朋友还是做,但是小说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

原本想借《笑傲江湖》为将来拍《神雕侠侣》练手的徐克,足足拖了二十多年才实现夙愿。

三星堆式委屈

造成这个后果,一方面原因,固然是徐老怪天马行空的日常操作。

另一方面,单部电影很难全盘包含长篇小说情节,何况金庸小说的气象万千。

但电视剧的制作模式,也未必能完美呈现原著气韵。

想再利用IP,还要打破观众看多了金庸剧带来的审美疲劳,那就对电影下手吧——

目前,已经有多方宣布开拍金庸小说电影。

除了徐克与乐视影业合作的《神雕侠侣》三部曲外,陈嘉上也计划拍摄《射雕英雄传》三部曲。

不过目前的豆瓣页面上,导演一栏已换成了以犯罪惊悚片见长的周显扬。

曾与前夫张纪中因离婚官司声名大噪的导演樊馨蔓,前不久也赴港与金庸签约,将《天龙八部》改编为三部曲电影。

大量“三部曲”出现,以更加饱满的空间,包容金庸小说的万象,成了新趋势。

可成功改编的电影先例,还是太少。

历史上,金庸作品的三次“电影改编热”出现在不同时期。

第一次是50-60年代,香港电影粤语片时代。

当时,金庸正处于武侠小说创作期,作品在《明报》连载,万人争看。

赶工蹭热度的粤语片当然不能放过,很多小说尚未完结,已经被拍成电影。

1958年胡鹏《射雕英雄传》,是史上第一部金庸改编电影,在小说连载期间拍竣公映

这批赶工拍出的“七日鲜”作品当中,也没什么名作留下。

第二次,则是70年代邵氏电影的大规模改编。当时以张彻、楚原、华山等导演拍摄最多。

当然,以邵氏一贯的省钱作风,以今天金庸剧的审美回望当年,那些片子确实太粗陋了。

其中,张彻是最早试图以系列影片,呈现单部小说的。

他的《射雕英雄传》原定拍摄四部曲,却因男主角傅声不幸早逝,只拍完三部。

即便有张彻、楚原等武侠片宗师挂帅,这一系列影片的成就,也不如他们各自代表作更高。

《射雕英雄传续集》剧照,那个年代的蜜汁发型
(张彻老湿这个玄铁直男审美……)

第三次,则是以胡金铨、徐克等人的《笑傲江湖》开创“新派武侠片”开始,引发的又一轮改变风潮。

其中除了徐克《笑傲江湖》系列名留香港影史,王晶《鹿鼎记》系列因周星驰主演而火爆,余者声量不过尔尔。

今天被奉为“经典”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当年票房惨败,是90年代武侠片陷入低潮的前奏

所以,当下的金庸作品电影化,面临的优势与劣势基本对半:

劣势是优秀先例并不算多,如何借电影的特殊形式,原汁原味呈现,大家经验都不多。

优势则在于,目前的电影工业,毕竟不同于港片曾经的“粗放型”。制作的成熟、技术的进步与创作观念的改变,真能创造点惊喜,也说不定。

情节只要出新,能改多少改多少

金庸作品的电影化复苏,算是为解决审美疲劳,进行的老形式新尝试。

如果形式上出不来新意,就对内容开刀了,比如近年播出的两部《笑傲江湖》。

于正版让令狐冲与女儿身的东方不败成为“官配”,观众边看边骂,愣把这版给骂到大热。

为了纪念东方菇凉,左边的乾小四后来穿上了荧光绿马甲

2018版《新笑傲江湖》没有于妈的命,还得了于妈的病。

剧情改得更疯狂,东方不败变成美少年,意图建立“和谐江湖”,还被蓝凤凰爱上,人物关系彻底搅成一锅粥。

加上一票毫无眼缘,与原著形象相去甚远的新人担纲,播到最后又烂又凉。

金庸小说的改编,可能是国产影视作品一切名著改编中,最艰险的。

金老自己,有过著名的一套“打孩子理论”:自己的作品卖版权给人家,却被影视剧乱改,就像看自家孩子送进托儿所,却被虐待,心疼。

“他们把我的小说改得不好,我以后就再不卖了,就像知道这家托儿所不好,下次再不送孩子进去了。”

为此他几度想过,与热爱片儿汤肥皂剧的TVB终止合作,也曾与视觉风格独特,却总是大改剧情的台湾制片人杨佩佩“和平分手”。

83版《射雕英雄传》虽有观众支持,却不为他所喜,原因在于细节上改动太多。

包括剧中曾江饰演的黄药师,在桃花岛上养了一只橘猫,都让他起嘀咕:

“中国传统养狗是可以理解的,养猫的情况就很少。”

想一下,一只破坏力超强的大橘,还不得被暴躁的精致boy黄老邪当铅球扔出去……

虽然因年事已高,金庸已经懒得管改编版本了,但如果近来的“一窝蜂”再集体乱改,气得老人家发声,不再出售版权,搞到大家都没得拍,也是有可能的。

何况,还有遍布全球的金庸迷一人一票。

当年金庸二次修订个人作品,都要过问他们的意见,已经是中国通俗文学独一无二的现象了。

2005年的金庸,都不敢保证比1975年的金庸更受欢迎,何况后辈编剧?

毕竟,放在中国通俗文学范围内,金庸“讲故事”的功力都算一流。

敢不敢说自己写得比金庸好,也是编剧们需要考虑的。

全新视角,重新解读

徐克的电影版《神雕侠侣》筹备同时,剧版《神雕侠侣》也已开拍。

这次翻拍,与2014年于正版电视剧时隔仅四年。

剧本上最大的新意,可能在于视角的转换:

这一版故事,将从文淇饰演的郭襄视角展开。

菜瓜的造型当古装看也没什么违和感呢

小说中,郭襄长大出场时,全书已进行四分之三有余,也就是书中的“十六年后”。

要以郭襄视角,重新讲述跨度近二十年的《神雕侠侣》故事,等于为自己设下巨大挑战,也预留了极强的卖点。

毕竟书中郭襄戏份不多,在读者当中人气却极高。

在任何翻拍版本里,郭襄的演员人选瞩目程度,都仅次于男女主人公。

将她在剧本中的重要性拔高,也许会激发新的化学反应。

毕竟,金庸小说人物情节庞杂,意蕴深厚,存在相当多的解读空间。

《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导演张黎,也一直有拍摄文戏版《天龙八部》的想法。

尤其在最近关于新剧《武动乾坤》的采访中,多次提及,《天龙八部》令他着迷的并非武功奇观,而是故事背景——宋、辽、西夏、大理、吐蕃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地缘政治。

《天龙八部》的故事本身,主要人物的一生遭际,也可看作“华夷之辨”历史悲剧的寓言。

在不同民族以偏见与仇视相残的世道,萧峰唯死而已
(图为2003版电视剧《天龙八部》剧照)

对金庸小说的丰富内涵,多出一层解读视角,也许远比复制一遍“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更有意义。

就目前的几种趋势来看,这一波新的“金庸改编热”,战局也并非一片迷雾:

在吃透原著,拥有独到视角的前提下,做出形式上的革新,内容上的迁移,也许会摆脱对原著的单一复刻,另创新经典。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