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全面降准,这些板块有望最先受益

本次全面降准力度大于前4次,政策转暖信号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龙力

1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根据央行有关负责人的答问,本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叠加MLF不再续作、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降低两方面的因素,合计净释放资金8000亿元,主要目的在于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同时促进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认为本次降准是全面降准,力度大于前四次,政策转暖信号强,不过,降准并不意味着信用改善,宽货币能否转为宽信用,2019年信贷和社融能否企稳回升,取决于银行体系风险偏好,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匹配。降准利好股市债市,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限,而对实体融资的改善关键仍在于货币传导机制的疏通。

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则表示本次降准和预期一致,建议投资者关注降准之后的降息和银行补充资本金过程。从大类资产来看,维持国债>信用债>股票>本币>大宗商品的判断不变。

从股市来看,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本次降准之后,究竟会对A股产生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

东北证券认为参照历史上破底翻的形态以及逆周期政策预期、降准当日股市提前反应了降准预期、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以及市场即将处于传统的1-2月份春季躁动发生的时间窗口,市场或将由单边下跌转向2450-2650点的区间震荡形态,如果周一指数高开如2%,则短线可考虑回避;如高开低走,则可以考虑在尾盘附近适度介入,以步步为营的思路运行。

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馨元认为现阶段影响A股大势的有很多因素,把这次降准和部分因素结合在一起看,倾向于认为此次降准是对场内资金的短期情绪形成支撑,未来还是需要等待可能的降息和资本市场改革对A股流动性形成增量改善。虽然当前信用传导仍存在问题,但A股市场在10月下旬已对信用传导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充分的认知,这一大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大概率是边际改善,而不是边际恶化。另外,股权质押风险所构筑的政策底也仍然存在。

具体到板块方面,单从降准的影响来看,一般认为最为受益的是银行、地产、保险等资金敏感型品种以及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类板块。

结合当前的市场节点,东北证券认为投资者在操作上应该以逢低适度布局、但不宜过分急躁的思路应对;从往年春季行情的特征看,一般如果1月份蓄势,2月份上涨概率更大些。方向上主要是两大类:其一是逆周期政策驱动板块,如基建、龙头券商、5G等;其二是顺周期业绩平稳的一些高股息,如部分银行、部分龙头地产、公用事业类的高股息率个股。

张玉龙表示股票市场存在着节前反弹,成长>券商>消费>银行地产>周期,建议投资者选择5G、科创板相关的成长股和质押风险缓释的券商股。

张馨元则指出行业配置上应继续关注通信、券商、建筑。(1)通信:5G产业链受经济周期和政策波动影响较小、确定性较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5G商用步伐”;(2)券商:资本市场改革在明年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度显著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三年再提提高直接融资占比;(3)建筑:11、12月基建项目批复力度加大,定向降息打开市场对降息周期开启的预期,建筑业的成本端对降息周期高敏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