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造假成行业常态?防不胜防

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

文/晓晓

“用10元/公斤的丙二醇替代50元/公斤的1,3-丁二醇;将国产原料混入进口原料中销售;用合成原料替代天然原料……”这一切正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在我们行业里。

近日,有业内人士向晓晓爆料称,化妆品原料造假成行业常态,且防不胜防。另有业内资深工程师估算,80%的原料贸易商曾涉嫌产生过造假行为,且大部分中小品牌或成品厂家并不知情。

除了最根本的利益驱使,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空白导致原料造假违法成本低,成品企业对技术重视不足致使自身没有辨别力,共同构成了原料造假现象的泛滥。

原料造假比成品造假更“保险”?

目前,我国实行化妆品原料名单制以及新原料审批制,同时,规定化妆品禁限使用物质。2014年6月3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共计8783种化妆品原料。根据现有规定,国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天然或人工的新原料(包括在国外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一方面,虽然国家对化妆品原料的使用有明确限定,但与化妆品成品所不同的是,化妆品原料大多没有国家标准。据一位行业工程师透露,《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90%的原料均未制定国家标准,从而无从进行质量监督。

其次,国家对化妆品以及成品厂家会有抽检、飞行检查等监管措施,并有着相对完善的处罚条例,比如罚款、停产整顿,严重情形如化妆品企业生产不符合卫生要求,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化妆品,涉事企业甚至面临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风险。

但对于化妆品原料造假、售假等市场行为,相关部门却未有类似主动的行政监管,受害企业需自行报案进行立案审查。但实际情况却是,原料造假行为一旦被购买方发现,通常也会私下通过金钱赔偿解决。据爆料者称,多年来行业中因原料造假被告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例也仅在个位数。

换句话说,化妆品原料造假似乎比成品造假更“保险”。

利润差最大超10倍

据了解,化妆品原料造假方式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以次充好,以国产假冒进口,以合成假冒天然;第二,降低纯度,比如有效成分含量从80%将至50%;第三,完全以另一种物质替代,例如天然角鲨烷用异构白油代替,1,3-丁二醇用丙二醇代替。

据爆料者称,真假原料的利润差最大超过10倍。其中,掺假销售则是最为普遍的造假行为,比如进口原料中掺入国产原料,且以原装桶的形式销售,最不易察觉。“悄悄打开,从进口原料桶中倒一半出来,倒一半国产的进去,再悄悄封上。”

除了上述常用于护肤品中的保湿剂,另有业内人士透露,小型功效型原料及广泛用于洗护沐浴产品中CAB也成为造假重灾区。同时,造假行为多存在于原料贸易商而不是生产方,“80%的原料贸易商曾涉嫌造假,很少有从来不造假的,也很少有一直造假的,他们多数是看菜下碟。”

他表示,原料造假现象更多发生在小型原料商和中小型的成品企业之间,“因为大型原料商会爱惜自己的羽毛,而较大型的成品厂家也通常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

原料造假容易,鉴别难

此外,大部分受害成品厂家实际上并不知情。“原料造假虽然可以通过检测辨别,但95%的企业不具备这一能力。”上述业内工程师介绍,原料的种类繁杂,而每一种原料检测都需要量身定制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有专业的仪器和人员。

另外,“大部分成品企业老板更看重价格,而把质量责任推给工程师,造成卖假货的生意很好,卖真货的生意倒不行。”该工程师坦言,归根结底是企业对技术重视不足。

而原料造假往往可能影响到成品,多数的假冒原料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但有可能影响到配方的稳定性,或者有效成分含量不够导致抽检不合格,成品厂家除了要承担行政处罚外,透支的更是消费者的信任。

也即是说,原料造假最终买单的是品牌商和消费者。让晓晓颇感意外的是,虽然从多个业内人士口中得知原料造假在行业中的普遍性,但大家对此似乎都讳莫如深,对于涉事企业更是闭口不谈。媒体也鲜有爆料。

那么,中小厂家只能做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坑骗?上述业内人士也给出相关建议,具体来看,厂家可以通过选择可靠的大型供应商;对自身检测方法和技术人员的投入和加强,没有条件的厂家可偶尔送检第三方,起到威慑作用;另外,在签署合同时要明确原料造假的严重赔偿后果。

当然,这些都只是短期规避风险的方法,长远来看,中国化妆品企业需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储备和建立完善的可追溯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时刻保持对造假者零容忍的态度和意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