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在线】跨国药企加速开拓中国市场,个性化医疗、新一代疫苗成为亮点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无疑为跨国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挖掘更多商机的机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快速发展与规模壮大,正吸引众多跨国药企加速在华的布局。在11月即将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个性化医疗、一体化诊疗模式、高科技创新产品、新一代疫苗等,将成为进博会医疗展区的亮点。

作为最早确认参展的外资企业之一,罗氏集团是医疗展厅展位面积最大的企业。据介绍,罗氏旗下的诊断和制药两大业务将首次联合参展,全方位展示早期研发的前沿科技、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诊治一体化”诊疗理念以及个体化医疗的创新解决方案。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将重点展示呼吸、心血管、代谢、肿瘤、消化等疾病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

此外,制药和化工企业默克将展示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品;慢性病和疫苗领域领先企业赛诺菲,将在进博会集中展示具有突破性的在研创新药物和疫苗,尤其是罕见病药物、慢性病药物和新一代疫苗等。

在已确认的展品中,不少展品是通过进博会平台首次在中国亮相的药品或医疗器械。

在赛诺菲即将展示的六个创新产品中,除了罕见病药物“奥巴捷”近日刚在中国上市,慢性病药物和新一代疫苗均首次亮相中国。“Flublok基因重组四价流感疫苗”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获批的以重组蛋白为基础的基因重组流感疫苗,有效性优于鸡胚培养生产的流感疫苗;“Hexaxim”则为全球唯一一个全液体、即用型、不含防腐剂的六联疫苗,用于婴幼儿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疫苗。

Flublok基因重组四价流感疫苗 图片来源:赛诺菲
Hexaxim 图片来源:赛诺菲

罗氏制药在今年8月获批但尚未上市的新一代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新药安圣莎®,也将首次在进博会上展出。据罗氏制药介绍,安圣莎®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时间延长到34.8 个月,是现有治疗方案近三倍,还可以将患者脑转移的风险降低 84%,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一半以上。

此外,强生将首次通过进博会亮相专业干眼症检查和治疗设备,并在互动区引进AR技术,为观众呈现包括给白内障患者带来清晰视觉体验的TECNIS Symfony®新无级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等创新产品。

Lipiview 眼表面干涉仪 图片来源:强生
TECNIS Symfony®新无级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 图片来源:强生

作为促进国际贸易交流、释放开放合作信号的重要平台,进博会无疑为跨国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挖掘更多商机的机会。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消费和进口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持续发展,中国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十年。”中国进口国际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曾指出,到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7700亿元, 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黄柏兴认为,中国优越的营商环境,高速成长的大健康产业吸引着跨国企业的长期投入。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推进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更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

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中国无疑已经成为跨国药企最具吸引力的区域市场之一。

阿斯利康2017年全球营收总额225亿美元,其中中国销售总额29.6亿美元,占据13.2%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并以超过12%的销售额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阿斯利康希望借助此次机会将其在专注疾病领域的全球经验引入中国。

默克也表示,中国是默克在全球最为重要的战略国家之一,并且已成为默克的全球创新中心之一,未来中国将扮演最中心的角色。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医药改革进展及营商环境的改善,也为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不少机遇。

伴随政策革新,新药审批的速度明显加快。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指出,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让企业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对加速新药上市的积极行动。这一举措可促进跨国药企进一步投入创新要研发,加快新药中国上市时间,同时吸引更多境外创新药物进入中国,从而使中国患者得益。

赛诺菲即将在进博会上展示的罕见病治疗领域新药代表“奥巴捷(特立氟胺片)”,也享受到了政策“东风”。今年5月国家出台了 《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对罕见病药品的研发及进口产品注册方面也提供了不少优惠,“奥巴捷”作为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创新药加快了上市速度,该新药今年7月18日在华获批,创下了中国罕见病药物上市速度记录,同时又打破了赛诺菲新药在华的最快上市记录。

奥巴捷(特立氟胺片) 图片来源:赛诺菲

除了即将引入更多创新的健康医疗产品,跨国药企也在继续加强在华投资和创新研发投入,甚至强化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

罗氏目前正致力于将上海建设成为其仅次于巴塞尔和旧金山的第三大全球战略中心,以支持其拥有国际标准的产业价值链,并促进整个中国健康医疗产业的研发和创新。 罗氏制药投资8.63亿元在上海张江建设上海创新中心,预计将于2019年竣工,未来聚焦研究与早期开发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领域的创新型药物。

阿斯利康则重视加强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曾表示,与过去把国外的药引入中国销售不同,阿斯利康现在重视“药物研发的本土化”,希望立足中国进行药物创新,进而辐射更多其他市场。目前,阿斯利康正通过自主研发与跨界合作推动7个1.1类新药(指未在海外上市的、合成、半合成类药物)的在华研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