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埋下内斗隐患
在日韩商界,乐天家族创始人辛格浩的创业史总带有几丝“发迹史”的色彩。辛格浩1922年出生于韩国,1942年,辛格浩东渡日本,两年后开始创业,并在1948年成立制果公司,主要生产口香糖。
在日本期间,辛格浩拥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婚姻,迎娶了重光初子,并把自己的日文名改为重光武雄,甚至把他与重光初子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取名为重光宏之(辛东主)、重光昭夫(辛东彬)。
外界普遍把辛格浩这一行为形容为“入赘”——重光初子的身后,是她的舅舅,日本大正、昭和时期的外相重光葵,以及势力庞大的重光家族。虽然重光葵头顶二战甲级战犯的罪名,但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重光葵在战后很快重新步入政坛。背靠着重光葵这棵大树,辛格浩从原来在日本处处遭受排挤的“外来人”,逐渐在日本政界和商界崭露头角,生意也越做越大。
1965年,韩日邦交恢复正常,辛格浩两年后回国成立乐天制果公司,经过发展壮大,乐天制果变身为韩国乐天集团,业务覆盖零售、房地产、餐饮、地产、金融等领域,员工超过6万人。
随着韩国经济在战后的腾飞,乐天在韩国的业绩很快超过了日本乐天,但辛格浩仍坚持把乐天总部设在日本。颇值得玩味的是,在股权关系上,辛格浩把乐天在日本和韩国的控股权统一划归为日本乐天所有,这就相当于将日本乐天定位成母公司,而韩国乐天则是子公司。
这样的布局导致了极其尴尬的一幕:尽管整个乐天集团9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韩国,但实际掌控者却是日本乐天,掌控了韩国乐天90%以上的股权。
辛格浩的“日本情结”不但使乐天的企业架构变得扑朔迷离,也招致了外界对乐天集团到底是韩企还是日企的质疑,更埋下了日后家族内斗、分崩离析的严重隐患。
“双子夺嫡”
缘于韩国家族企业普遍推崇的“长幼有序”的心态,对于由哪个儿子来接管乐天集团的未来,辛格浩心里早有打算。
一直以来,辛格浩都把日本乐天的经营交给长子辛东主,韩国乐天由次子辛东彬经营。虽然在业绩上辛东彬把辛东主远远甩在身后,但从辛格浩对日本乐天的重视度来看,未来继承家族大业的无疑将是“嫡长子”辛东主。
问题也正出在这里。
尽管辛氏兄弟二人同父同母,但能力与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辛东主在经营和管理上继承了父亲的老派风格,推崇由家族成员主导企业的传统,也像辛格浩一样喜欢用家长式的手腕进行强势管理,但其主导下的日本乐天业绩却一直跑不赢韩国乐天。
而辛东彬不但继承了辛格浩的实干与低调,在经验和管理上也更趋近西式思维。辛东彬重视启用专业管理人才,喜欢以谦逊的姿态对待员工,加上在其带领下韩国乐天的飞速发展壮大,辛东彬在韩国乐天深得人心。辛东彬排斥家族化经营模式,不少担任重要职务的家族成员因所负责的业务业绩不佳而遭撤职。
然而,辛东彬的能力与个人魅力并没有为他的接班加分,反被哥哥所忌惮,决定对辛东彬进行打压。2014年年底,辛东主开始偷偷增持韩国乐天的股份,并试图收购韩国乐天关联企业中的核心公司的股权,意在架空辛东彬。不料此举被辛格浩察觉,在随后召开的集团临时理事会上,辛东主的日本乐天控股理事一职被解除。此后的半个多月里,辛东主陆续辞去了在日本乐天内部的其他职务。2015年1月8日,乐天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解除了辛东主日本乐天副会长一职。
经此一役,辛东主在乐天的职务被全部革除,公众眼中乐天的接班人换成了辛东彬。
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6个月后的7月27日,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此前支持次子的辛格浩突然站在了长子一边,并前往日本乐天集团总部发布声明称,从未指派次子辛东彬为继任者。紧接着,长子辛东主宣布解除弟弟和多名高管职务。
辛东彬迅速反应,在第二天宣布该解职令未经董事会表决,属于无效。辛东彬随即又召开日本乐天紧急董事会,反过来解除了辛格浩会长的职务,改授辛格浩名誉会长头衔,拉开了父子反目、兄弟内斗的序幕。
作为乐天集团的创始人,辛格浩对于自己突然被赶出董事会无比愤怒。“政变”一周后,他通过韩国电视台表示,对于辛东彬的行为“无法理解、无法原谅”,并再次强调自己从未任命过辛东彬担任韩国乐天董事长。
第二天,辛东彬从东京抵达首尔向父亲道歉,“让您担心了,非常抱歉。”但实际上,此时辛东彬已经成为整个乐天集团的实际掌控者,并获得了集团多数高管的支持。
与此同时,家族成员纷纷站队,分别支持辛东主和辛东彬,就连早已与辛格浩离婚的重光初子也卷入这场内讧。
更令人震惊的桥段还在后面。彻底撕破脸之后,辛氏兄弟分别通过媒体相互指责对方腐败,最终惊动了韩国检方。通过深入调查,韩国检方指控辛格浩与两个儿子、长女辛英子以及辛格浩的第三任夫人徐美敬涉嫌犯有挪用公款、逃税等罪名。2017年3月20日,已经互不往来的一家人,因为检方指控齐聚法庭,虽然5个人对指控均予以否认,但因家丑外扬导致惹上官司,还是引发了外界不少嘲笑。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朴槿惠“亲信门”丑闻的曝光,韩国乐天也卷入其中,辛东彬涉嫌向朴槿惠进行不当请托等多项指控。2017年7月7日,朴槿惠、崔顺实及辛东彬同庭受审。一旦辛东彬被定罪,辛东主极有可能成为年度最具实力“捡漏王”,但这场并不光彩的内斗已经让乐天集团在商界和民众心中的印象不断降级,无论最终由谁来执掌大局,都无法用“赢家”来形容。可以说,在辛格浩两个儿子的夺嫡大戏面前,烧脑的宫斗剧简直就是渣渣。
家业长青的秘诀
在经营模式和传承理念上,韩国的家族企业与欧盟家族企业有着明显的不同。透过乐天内斗闹剧可以发现,韩国的家族企业惯于财阀式运营,家族成员从小就被灌输“继承人”的观念,对权力有着天然的迷恋,为了顺利接班必然用尽手腕。
此外,韩国财阀家族在企业股权结构的布局上普遍采用复杂的循环控股模式,即以少数股权,通过与关联企业交叉持股等方式来运作庞大的集团,一旦出现内斗,企业和家族极容易遭受巨大损失。
更为致命的是,在乐天家族这场没有赢家的内斗中,看不到“理性”的影子,所有涉及其中的成员都以自身利益为考量并行事,与家族财富顺利传承之道完全背道而驰。
纵观那些传承已经超过三代甚至超过百年的家族企业,从肯尼迪、洛克菲勒、摩根,到福特、班克罗夫特、梅隆等家族,其家业长青的秘诀无不是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来管理家族财产,达到规避财富风险,保障子孙的收益及对资产的集中管理的目的,是对财富传承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