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架构调整后2B启幕:盘中股价却跌破300港元创14个月新低

此前,腾讯斥资6.9亿港元连续19个交易日回购公司股票的努力几乎付诸东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莫磬箻

腾讯控股在10月8日早盘跌破300港元关口,盘中创下14个月新低纪录。

而此前,腾讯控股(0700.HK)组织架构刚刚迎来历史上第三次优化调整,其中最为引入瞩目的是将云业务单列为一个事业群,这也是腾讯控股时隔6年后的再一次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

业界普遍认为,这次变革力度之大,是腾讯应对产业互联网、押注2B业务的必然之举。尤其是腾讯近期因游戏业务发生变数、流量端遭遇今日头条等劲敌狙击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对于腾讯未来的质疑声逐渐增多。

10月8日开盘后,腾讯股价盘中低点报299.80港币,为2017年7月27日以来首次跌破300港元整数关口。

此前,腾讯斥资6.9亿港元连续19个交易日回购公司股票的努力几乎付诸东流。

腾讯的20岁危机,终能顺利化解吗?

回购与重组: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10月5日,腾讯控股再次公告回购12.8万股,每股作价302.6-307.6港元,涉资3903.68万港元。

至此,腾讯自9月7日以来已连续19个交易日实施回购,累计回购公司股票216.5万股,涉资约6.9亿港元,为史上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回购。

与回购股票并行的是,腾讯于9月30日宣布6年以来的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但从结果来看,资本市场对于腾讯的系列举措似乎并不买账,投资者选择继续用脚投票。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尽管回购动作连番施为,腾讯股价跌势并未止住,整个回购期间腾讯股价累计下跌幅仍达到了3.05%。

“重组”组织架构的消息也未能提振腾讯股价。

腾讯控股回购期间股价表现;来源:WIND

腾讯控股在继今年1月创下474.60港元股价新高,市值突破4.51万亿港元(5000亿美元)后,公司股票已经累计跌去36.83%,市值蒸发1.65万亿港元。

彭博社近期在对曾给出“买入评级”且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10家公司的评价中称:腾讯是2018年最令人失望的股票。

财联社记者曾独家获悉,今年上半年近300个机构股东狂抛腾讯股票套现1.15万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万亿元)。

放眼整个资本市场,市值近3万亿元、年利润700多亿元,雇员近5万的互联网公司寥若晨星,腾讯为何遭到抛弃?

一位要求匿名的TMT行业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正值弱冠之年的腾讯正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腾讯的业务核心地盘是C端用户,但今日头条和抖音的巨大成功,极大冲击了腾讯系流量端。

其次,昔日占据腾讯收入半壁江山的游戏支柱业务已进入瓶颈期,“王者荣耀”、“吃鸡”等明星手游面临收入疲软与商业化压力,政策上也遭遇版号审批、总量调控等压制。

上述两点背后,实际上是业界对国内C端流量天花板日渐浮现的隐忧。随着C端用户增长红利消失,留给2C企业的增长空间也越来越小。

2018年中报已经显示,腾讯整体业绩、以及游戏业务开始出现增长放缓现象:腾讯2018年Q2净利润178.67亿,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3%,为13年来腾讯单季度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和环比最大降幅;手游和端游收入合并305亿元,环比下降14.8%。

“这种增长乏力直接传导到了股价和市值上。”前述TMT行业分析师指出。

随着主营业务疲态显现,腾讯亟需一个新的增长引擎、业务壁垒和护城河。相比C端业务,广告、支付和云服务、物联网、智慧零售等面向B端的业务或许更能代表未来。

事实也是如此。

腾讯的B端业务表现出了较高的成长性。目前腾讯旗下“其他业务(支付及云服务)”板块已初具规模。

腾讯财报显示,自2016年Q3开始,以支付和云服务为主的B端业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其中,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121%;2018年二季度,同比增长81%,营收174.96亿元,首次超越社交网络,排在收入占比的第二位。

腾讯“其他业务(支付及云服务)”板块的营收情况

重整架构,集中力量剑指B端

酝酿良久,内忧外患的腾讯终于走出了变革的一步。

9月30日清早6点,腾讯内部下发2018年81号文,正式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即拥抱互联网的下半场——产业互联网,并宣布优化调整现有组织架构,在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详见下图)。

最新的腾讯组织架构图

其中,2B业务在本轮调整中展现出了极高的优先级。

腾讯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集合此前内部的所有B端业务,包括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安全、地图、教育、医疗、物联网和智能平台等。

早在去年12月的腾讯员工大会,马化腾就有过架构调整的表态:“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2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

直至本次真正操刀对组织架构动手术,腾讯集中力量剑指B端意图已经无疑。

尽管马化腾称架构重组是“主动革新”,但在外界看来,这更像是站在ABC时代路口腾讯在2B焦虑下的被动之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自1998年成立以来,腾讯分别在2005年和2012年进行了两次组织架构调整。在上一次的组织架构调整中,腾讯将原有的业务系统制(BU)升级为事业群制(BG)。

这样的架构帮助腾讯顺利从PC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赛马机制也让腾讯内部诞生了微信、《王者荣耀》等现象级产品。

在2C时代,产品至上、小步快跑、试错迭代几乎让腾讯战无不胜。但2B时代对内部协同、资源投入和综合利用的要求较高,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通部门墙和数据墙,而非各自为战。

但公开信息显示,腾讯的多数关键2B业务都是在原有的、以2C为导向的组织架构下发展起来的,散落于各个事业群,难以像预想的那样发力,获得有效的发展。

当腾讯立志聚焦相对“不擅长”的2B业务,无疑将面对重重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毕竟2B领域早已经站满巨头,竞争惨烈。

腾讯能否做好2B业务,被打上大大的问号。

连接一切,曾自弃2B试验田

事实上,面对产业互联网和2B业务,腾讯本可不必如此“被动”。

2012年,正值上一轮实现重大组织变革,腾讯确立了“连接一切”战略,业务聚焦于“两个半”——即社交、内容、半个互联网+。但对于其他业务领域,腾讯更多是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入股等形式与各垂直领域的伙伴合作。马化腾说,腾讯不当大股东,“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值得指出的是,在确立了“连接”战略后,腾讯逐一砍掉了搜索、电商业务,也间接失去了这两块2B服务的最佳试验田。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技术角度,搜索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最早、也是最合适的落地点,腾讯soso当年对标直指百度与Google,而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云服务领域的狂飙突进,也证明了电商对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架构搭建能力。

另一个无奈的现实,似乎也在阻碍腾讯2B业务的进展:在“连接”战略下坚守业务边界的腾讯,因刻意不去触碰合作伙伴的奶酪,对一线的企业服务市场需求缺乏一定认知。“连接一切”本身天然对于腾讯开展2B服务形成了障碍。

接受媒体采访时腾讯高管曾坦承,“在企业深层次服务上,腾讯的确不擅长下沉到毛细血管这一层。”

因此,当腾讯重整架构发力2B业务的消息传来,有业内人士直言,“腾讯2B业务的最大软肋,是缺乏B端人才”。

落后两年的腾讯云的未来

随着2B业务在腾讯被提上重心,作为2B业务最重要出口的云服务单独成立事业群,腾讯云被赋予的地位和期待前所未有。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短期内最核心的还是腾讯云。

但2B时代腾讯云真的能支撑起腾讯的未来?

腾讯云上一次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今年7月丢失了客户数据,并引发了一次直指腾讯云云端中心化服务器数据安全的舆论危机。

财联社记者从接近腾讯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直至9月份相关方还在斡旋此事。“之后两个月腾讯云业绩下降了很多。”

即使没有发生安全事件,尽管头顶着“腾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部门之一”,腾讯云的发展似乎不甚理想。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腾讯云的运营团队此前因处于非集团核心层面,在内部较长时间未得到重视,调整前隶属于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但SNG的设计初衷主要面向2C业务。“腾讯云最早建设时,只是为了服务SNG的QQ和QQ空间。”

马化腾对云业务的态度一开始也不甚明朗,在2010年的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说,“云计算要到几百年、一千年才可能实现”。彼时阿里云已建设了半年。

直至2013年5月,腾讯云才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此后很长时间一直处于“内部不爱,外部不用”的尴尬位置。

2016年7月,马化腾终于出面为腾讯云站台,腾讯云在内部的地位开始逆转。

但两年过去,腾讯云的进步依然不算明显。无论是发展战略、管理架构,还是自身定位,这个被称为“下一个增长点”的业务让人不甚满意。

直至2018年上半年,腾讯的各个财报均未单独披露云服务的具体收入情况,其业绩仍然成谜。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是,“规模太小,数据不好看。”

有华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剖析腾讯云,“腾讯输在了顶层架构上。阿里云被独立出来,能抽调技术最强的人来开发。云本来就是技术驱动,从2013年到2015年,腾讯云晚了整整两年,两年在IT领域是什么概念?”

另一方面,腾讯云面临着的同业竞争几近白热化程度。

早在2009年,阿里确定“云计算”和“大数据”两个主要战略之初,就成立了独立的公司发展阿里云。马云曾经说过:“每年给阿里云投资10个亿,投个10年,做不出来再说。”

起步早的阿里云如今已领跑国内公有云市场,根据IDC2018年7月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公有云领域阿里云的份额为45.5%,位居业内第一。

腾讯云则相对要落后,尽管目前在公有云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0.3%。除游戏和视频两个优势领域外,腾讯云今年才明显对政务云有所倾斜,但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已经成为招牌案例。

2015年腾讯曾公开,未来5年给腾讯云投资100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5到6年内,腾讯云不太可能赚钱。它前期一定是烧钱铺规模的。想从云方面去弥补游戏收入,并不现实。”

亚马逊AWS的全球收入已经超过500亿美元,是目前全球唯一盈利的公有云服务,累计投资了12年。

来源:财联社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