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坂道
图|坂道
雅阁定损的时候,他告诉我全部下来大概也就500元不到,我觉得当初没跟保险“敲”一笔自己的误工费真是亏了……
大家好,驾仕派的长测车叒撞了,这次是雅阁。
事故过程是这样的,夜色下,对方电瓶车从汽车间隙冲出来,跨过双黄线摆在雅阁前面等撞,时值雅阁时速30,急刹刹刹刹,啪,电瓶车被撞出一米远。120来了,对方住院,交警来了,拍了几张照,保险来了,说你先去医院把医药费垫了。
要说我当时不慌那肯定是假的,我撞的电瓶车主是位大妈,四十多岁的那种,她倒地不起,120来了之后她是被抬上车的。事后知道她的问题是软组织挫伤,也就是说和摔了一跤差不多,可对方是个“电瓶车大妈”,这就可说不好了。
不过,至少我心头上有块石头落地了——交警没扣车。一般来说伤人事故是需要扣车的,但可能不是什么大事故所以就没拖走。当时最担心的是,这辆雅阁不久之后就要围着半个中国跑几千公里,被交警拖走的话事情就头大了。
回过头看,我能管的也就三件事:人伤、责任认定、赔偿。看起来要搞的活计不多,因为压力主要来自细节。比如人是不是伤得很重?会不会引发隐疾?假设对方赖账能不能使用代为追偿?所以说,千万不要吝啬保险钱,车撞车还好,问题在于对方的主体是人,人住院就很麻烦。不过比起去年宝骏310W长测车的事故,这次十代雅阁的事故轻很多,只是推了一下电瓶车,问题不大。
▲对方横穿马路,从等红灯的车辆间隙中窜出来。如果对方是汽车的话对方绝对要担全责,但电瓶车就没办法了。我就电瓶车算不算机动车询问了交警,他明确表示电瓶车属于机动车,那机动车是否有完善的保险理赔服务呢?得到的回应大义凛然:“不,该赔的还是由你的保险公司出”。
啊,想买电瓶车。
那之后断断续续跑了好几趟各种单位,开各种证明文件。整个事故的花费和赔偿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医药费其实是最容易处理的,因为整个住院医疗费用都是保险买单。拖到最后处理的居然是雅阁的定损和维修,因为这是最方便的,反而没去处理。一直拖着就成最后事项了。
我把破相的雅阁开进广本4S店,有专门的理赔服务人员,不到几分钟人就出来了,拿着单子看了一下伤情。我问他,修好的话大概要花多少钱?
他皱了一下眉头:大概两千上下吧。
这句话听得我心里发毛。
他问我事故概况,相信我回答的时候是语无伦次的,因为实在被这个报价吓得不轻,按照理赔规则,修车钱是按责任比例来分配的,交警判我六成责任,那么保险赔修车钱的时候也只给六成钱,剩下四成则由电瓶车大妈承担,所以修车钱太多的话……
我比电瓶车大妈还怕。
只是前杠修补而已,两千的价格无论如何都太高了,于是我再次发问:“修个前杠真要2000?”
“对啊”
“但这个修车费太高了”
“大家都是保险赔,你怕啥呢”
“她是电瓶车,没保险”
他好像听到什么关键信息猛地抬起头:“你意思是说,你撞了个电瓶车?”
开头那一幕就是这么来的。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他的意思,如果对方是汽车的话,即使对方只交了交强险,赔付额度最高2000,这坑刚好能填上。简而言之,他以为对方是有保险的。
但还是有个疑点,报价后保险公司方面的人也会来查看伤情,一眼就能看出2000的报价不对劲,他怎么过这一关的呢?我猜不出来,要是保险的钱真这么容易拿的话,我当时在保险公司的时候真应该敲一笔自己的误工费。
补漆加上工时为四百左右,和其他的费用加起来五百。既然是小单子,处理起来就很顺利了。最后花了两天时间前杠终于被修好了,整个定损也就告一段落。
▲补漆后的效果。雾灯区黑色装饰盖的小瑕疵没办法,只能换,但换件的话要等——这也是新款车的常见烦恼之一。
那之后没多久,电瓶车主也出院了,没有赖账,没有纠纷,一切恢复正常。在这期间抱有的好意或是恶意的担心,似乎都没什么用处,只是把自己放置在无尽的焦虑中而已。提车的时候顺便做了一次首保,车被洗得干干净净,算是洗掉了阴霾的心情。
首保时里程数为3590公里,本来应该拖到5000公里做首保的,但这之后要拉去跑大半个中国,所以先做了再说。
▲第十代雅阁1.5T高功率(260 Turbo)换机油后的机油尺特写,留个记录,看看跑半圈中国后回来,这个刻度会不会有变化。
新的开始!
驾仕后记:
事故发生后,大妈的女儿赶了过来,我俩互留了联系方式,之后大妈的病情我都是通过她女儿了解的,一来都是年轻人,好沟通。二来是大妈被撞的时候,精神状态不适合沟通,她女儿相当于一个中间人的存在。
2000元的维修报价出来之后,我把这个信息告知了她女儿,之后再次拨通了她女儿的电话,足足回拨了五次才接通,她第一句话就是:“以后你别再打电话过来了,我有工作要干,你直接打给我妈吧”。
那时我觉得是因为她女儿被这2000块吓到了,不想承担这个责任。跟大妈一起处理保险的事,我才知道她跟女儿关系并不是很好,女儿以前因为一些事情跟父母闹翻,工作后她在附近租房子自己住。出了事之后她要在租住房—父母家—医院—单位四个地方奔波,换谁当这个中间人都很郁闷。
事实给傲慢的我一记重拳,把“电瓶车主”这个标签想的太阴暗的结果就是:自己才是最大的阴暗面,我怕她讹我,怕她赖在医院不走,怕她吹出天价误工费,最后这一切都没发生,我一直在揣测对方的想法,构筑自己的防线,而结果却对我说:你想多了。大妈一个星期就出院了,误工费是按纳税标准定的,一切都是按照标准流程走的。她和女儿的关系再不好,事故发生的时候,最痛心的也是她女儿,跟我争得面红耳赤的也是她女儿。
你看,人性还是有闪光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