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之谜“谜”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费的中国人吗

内行看门道。

文/师姐

昨天,曾在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任职的知名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原名郝宇)在其公众号“爱臭美的好博士”上发布《今天,我把LAMER告上了法院。》推文,将雅诗兰黛集团旗下顶级品牌海蓝之谜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悉,该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大学生因相信海蓝之谜面霜宣称的“修复”疤痕功效,斥重金购买该产品使用,结果不但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反而耽搁了正规的治疗。另外,郝宇在其文章中指出,海蓝之谜在中国官网宣传并不存在的“修复”功效,而相关内容却并未出现在美国、日本官网,不仅欺骗了中国消费者,也违反了中国广告法。目前,郝宇称已起诉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起诉书截图

为此,青眼致电海蓝之谜官方客服询问此事,但并未获得正面回应。截至发稿前,微博上关于#LAMER欺骗中国消费者#的话题阅读量已达6686万,讨论数也有11万次。

沉默是金?

在郝宇的文章中,其明确表达三点:

其一,LAMER马上修改官网的虚假宣传!

其二,向因虚假广告受到欺骗的中国消费者郑重道歉!

其三,对因虚假广告而购买产品的中国消费者,依法赔偿!

为此,从昨晚20:54分开始,到今天上午10:08分,郝宇已在微博连续发出5条内容追问海蓝之谜官方,想寻求海蓝之谜官方的回应及处理措施。

▍郝宇微博截图

不过,截至发稿前,海蓝之谜中国官网“品牌故事”一栏并未修改此前“12年光阴,6000次试验执著的探寻,焕变出史诗般的愈颜奇迹,让他的容颜回复往昔”描述语句中关于产品“修复”作用的暗示性词汇。

▍海蓝之谜官网宣称截图

另外,雅诗兰黛中国、海蓝之谜的官方微博及微信也并未对此次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顶级贵妇品牌已是“惯犯”?

事实上,海蓝之谜被爆虚假宣传已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3年,英国《每日邮报》便报道,素有“面霜之王”之称的LAMER海蓝之谜面霜的抗皱效果竟不敌大众品牌妮维雅。在相关测试中,测试者左半边脸使用妮维雅面霜(30ml售价1.15英镑),右半边脸使用海蓝之谜面霜(30ml售价105英镑),一个月后,皮肤测试显示:使用妮维雅面霜半边脸的保湿效果明显好于海蓝之谜,脸部红肿和眼部细纹也均有减少。

另外,从海蓝之谜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消费者购买评价来看,其精华面霜、修护精粹液等产品也确实存在让消费者过敏的症状。虽然,消费者的过敏症状可能与消费者的肤质等其他客观因素有关,但其作为一个售价不菲、且宣称有明确功效的顶级化妆品品牌,被爆出并没有其宣称的效果,且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无疑让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了较大落差。

打醒盲目消费的一巴掌

相关资料显示,海蓝之谜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2015年入驻天猫旗舰店,是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第4个入驻天猫的品牌。

据悉,海蓝之谜天猫旗舰店开张的同时,海蓝之谜曾独家发售价格高达93800元的宝诗龙合作限量款面霜,而让雅诗兰黛集团电商团队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批天价面霜非但没有成为“展示品”,还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其卖得最好的精华面霜和精华液也一度脱销。

雅诗兰黛2018年财报显示,海蓝之谜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巨大。

显然,海蓝之谜踩准了中国化妆品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而来。而在当前外资高端化妆品品牌在中国迎来黄金时代、年轻人普遍偏爱消费外资高端大牌,且乐意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海蓝之谜这类贵妇级品牌的大环境下,海蓝之谜无疑占据了天然优势。

不过,海蓝之谜似乎忽略了一个较为重要的事实,即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愈加透明化,而一大批成分党的涌现,也让消费者对化妆品品牌的功效宣称有了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加专业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曾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工作安排,该院组织制定了《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指出,化妆品企业需要对产品功效宣称类别进行评价,要求功效宣称与其证据水平(评价)相一致。

目前,国内关于化妆品功效评价的制度虽还未正式落地,但根据师姐与多为业内工程师的沟通来看,既然国家层面已经将这一制度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就足以说明,未来国内化妆品品牌需要在产品功效宣传上多留个心眼,虚假宣传显然已无立锥之地。

而此次海蓝之谜事件的爆发,不仅给了盲目消费大牌化妆品的消费者“一巴掌”,也给了国内品牌警醒和契机。一方面,虚假宣传必将受到国家及消费者层面的谴责和惩罚,另一方面,国内品牌或许可以借机在产品功效及宣称上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赢回本该属于自身的消费群体。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