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间艺人居住史(壹) │烽火流离的蜗居时代

现在的人们在努力的生活,当初的人们是努力的活着。

除了像梅尚程荀这类名角,解放前的艺人普遍居无定所。老话说的“戏子无义”,便能很明显的体现出当时社会对于演义行业的偏见。余华“说”老年间的许三观为了《活着》而卖血,其实民间艺人们颠沛流离的程度也不在话下。天津因漕运而生,五湖四海汇集的三教九流,渲染出了这座城市码头文化的独特底色。

解放前的卫城和今天日新月异的天津,恐怕谁也想象不了谁的变化和模样。现在的人们在努力的生活,而当初的人们是努力的活着。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艺人们在困境中翻覆且挣扎。

生于忧患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踏过卢沟桥掀起了侵华战争的序幕。1939年8月,华北地区普降暴雨,海河上游和天津市内多处河道水势猛涨,洪水汇成一片。1939年8月20日,陈塘庄大埝崩决,海河以南地区成为泽国。8月21日洪水进入天津市区,小刘庄、谦德庄和佟楼等地相继被洪水淹没。此后,天津市区百分之八十的地区被洪水所淹,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浸泡长达一个半月之久,天津的陆路交通和工商业濒临瘫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法币约6亿元。

描述这段历史,只为了让今天的人们能更形象的感受到,当时天津是如何“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次年(1940),为我们口述这段历史的相声名家——魏文亮于天津出生。

▲1939年,西开教堂前水灾场景。

蜗居记忆

魏文亮出生在一个艺人家庭,父亲魏雅山是一位弦师,母亲张墨香则是一位老鸳鸯调演员。可以说在艺人难为生计的年代,魏文亮从小就有了最深切的体验,他的居住记忆是从“窝铺”开始的。当时一两毛钱可以起租的窝铺是绝大多数艺人的首选——这种居住形式从三十年代便出现在了底层地区,你或许听过北漂在厕所厨房放个钢丝床便落脚的经历,窝铺比其更加简陋,往往七八平米的空间可以搭出五六块床板供人租住,是真正意义上的“蜗居”。

颠沛流离

“闹鬼子了,谁还听玩意儿?”战乱对于艺人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极大冲击。只因为印象中在锦州可能有位连具体位置都说不准的亲戚(据魏文亮回忆,最后也没找着),生活维持不下去的魏文亮便举家奔赴辽宁,今时称之为“闯关东”。仿佛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渺茫的目标不过是让流离似乎显得出师有名。那一年,魏文亮不过两三岁而已。

7岁时,脖子细、脑袋大、留着一尺多长的小辫的魏文亮穿着棉大褂站在板凳上开始表演相声。一时间,看起来颇为新鲜有趣的造型,令魏文亮以“小怪物”的昵称在关东火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次年(1948)辽沈战役打响,东北再度战事硝起。落叶终要归根,魏文亮举家又不得不再度陷入返津的颠沛之旅,这一行便是一年多。

关于这一路“住”的问题——如果到了村里,就基本靠蹭老乡家的房子,如果在县城,就“租小店”(同窝铺模式);解决生计,基本靠“演讨”——沿路卖艺,以演讨生。山海关待上半年,秦皇岛停了俩月…因为举家出行,脚程不会太快,基本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最终于1950年,走回了天津。那一年,魏文亮不过也才10岁大小。

在之后的50年时间,多达近10次的搬迁令魏文亮亲身上演了一出天津“地理图”——在妓院旧址落脚、一知半解的买了违建房还让地震给震坏了、二十平米的红灯区小屋成了婚房……看似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居住经历,正是那个年代老艺人的对于天津时代变迁的见证。之后会继续为大家做精彩呈现,且听下篇分解。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