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财商教育如何应时而变?

整体来看,我国少儿财商教育才刚刚起步,未来一方面学校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计财商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财商教育课外活动。

行业洞察

“财商教育”一词由来已久,在发达国家,财商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目前尚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直未形成严格设定的体系化的课程,教育内容短缺。

《亲子商业志》调研认为,财商本意是“金融智商”,指个人、集体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方面。涵盖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创造财富及认识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即价值观);二是驾驭财富及应用财富的能力。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缺的素质。

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层出版图书《财商教育》,作者张振鹏在该书中阐述了财商教育的内涵以及培养孩子的理财技能、挖掘孩子的财商潜能、充实孩子的金融知识的方法,目的在于让家长掌握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财商,但财商教育始终未搬上课堂。

直到2017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推动金融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构筑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阵地。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也开始逐步把财商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中,广州、深圳、上海等多地中小学纷纷开设经济金融相关课程,推动财商教育走进课堂,培养学生财经素养。

分析人士称,对青少年进行财商启蒙有九大好处:认识金钱、学会节约、学会储蓄、学会记账、学会赚钱、聪明消费、学会投资、企业家精神、学会运用金钱。这些好处能帮助青少年提早对人生做出路径规划,以便未来更加顺畅。同时,在财商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培养青少年多元思考和自我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让青少年们拥有更多机会改变人生。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专家建议在财商教育过程当中,一方面让年轻人了解金融科技的最新发展,另一方面提醒他们注意风险防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亲子财商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在亲子财商教育的实践上,部分家长存在着一定误区。例如教育形式单一且参与不足,给孩子零化钱较为随意,或者对孩子日常消费过度监管等。

今年6月1日,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联合深圳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所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份亲子财商报告《亲子财商教育:国际比较与中国启示》。报告指出,我国国民整体财商水平仅处在“及格线”,且不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财商水平较高,其他地区则较低。而在亲子财商教育上,大部分家长对财商教育高认同、低认知、弱执行。

9月开学季,腾讯理财通联合华安基金、鹏华基金、兴全基金在上海举办亲子财商课“开学第一课”,进一步将少儿财商教育推向了热潮。

目前活跃在一线城市的财商培训机构,大都采用“线上授课+线下实践”方式,甚至有保险机构将“少儿财商游戏竞赛”作为吸引客户购买产品的导流方式之一。该培训市场大量存在教学内容生搬硬套,过度营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整体来看,我国少儿财商教育才刚刚起步,未来一方面学校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计财商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财商教育课外活动。校外亲子财商教育,更是家长作为主导力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的重要方式,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针对我国目前的亲子财商教育现状,亲子商业志特梳理出可视化内容,供专业读者参考。

指导 | 李筱姝

视觉 | 林兰枫

统筹 | 林兰枫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