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阅读 | 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许鞍华和严浩

为电影梦,不畏崎岖。

《疯劫》、《蝶变》、《茄喱啡》

作者: 弧光电影

1980年代初,华语电影界风起云涌,大陆、香港和台湾先后出现一批新人导演,他们带着自己的处女作,在海内外影展激起波澜,令世界影坛耳目一新。这其中,打头阵的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多位代表影人都有着西方求学的背景。今天看来,当年他们选择出走海外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产业生态以及个人命运轨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70年代的香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新浪潮影人在青少年启蒙阶段普遍接受的是开放的西式教育,视野开阔。然而其时香港并未设立专业电影培训机构,更谈不上健全的影视教育体系。对怀揣着电影梦的年轻一代来说,到英美求学,既水到渠成,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徐克、许鞍华,严浩三位,就是“海归”新浪潮影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为当时的香港影坛带来一派新气象。多年来,三人亦一步一个脚印从学成归港的新鲜人蜕变为华语影坛的中流砥柱。

徐克

徐克原名徐文光,1951年出生于越南,亲历越战之苦,年少时期曾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修读广播电视电影课程,1975年毕业之后移居纽约,1977年回到香港加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越是颠沛流离之人越会情系家国故土。徐克武侠片的故事背景就仿佛中国传统社会的万花筒,处处渗透着民族情结,故土情深。

1978年徐克担任导演和剪辑,将古龙小说改编成九集电视剧集《金刀情侠》。在这部电视剧中,徐克尝试将来自好莱坞式的电影手法与中国传统武侠故事题材结合,为后来他所擅长的“科技武侠片”奠定了基础。

《金刀情侠》

许鞍华结识徐克正是因为这部《金刀情侠》。她跟严浩看完这个作品之后惊为天人,当时两人都还不认识徐克,但也难掩激动,直接致电恭喜徐克。

1979年,许鞍华的《疯劫》与徐克的《蝶变》一起成为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双杰”。

《蝶变》

提起这段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往事,许鞍华回忆道:“拍《疯劫》那时成天会见到他剪片,因为大家剪片都在香港冲印公司剪片,他正在剪《蝶变》,我们一人一个角落剪片。他一向都是我的偶像,他剪片那种一丝不苟,让我很印象深刻。”

徐克的《蝶变》表面是武侠题材,但本质来看更像是悬疑推理片。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他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不断地在传统武侠的基础上融入好莱坞和日本电影的悬疑概念和手法。

《蝶变》就有着野村芳太郎《八墓村》和希区柯克《群鸟》的影子,甚至惊现酷似《星球大战》中铁甲人的造型等元素。这部作品的问世,让武侠片在风格和内容上有了全新的突破。

《青蛇》

在这之后,徐克大刀阔斧地尝试科技和特效手段,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逐渐成为他的金字招牌。《女皇密令》、《青蛇》、《倩女幽魂》,《蜀山传》等作品,一部一个精妙怪绝的世界。东方的食材加上西式的烹调手法,每每都让徐克找到巧妙的平衡。

但徐老怪行走江湖靠的绝不只是中西方元素的直白嫁接。真正的点睛之笔,应是脱胎于他的早年经历,多年来发展出的一套看待当今世界的独特视角。

中国、海外,香港。地域文化之间的交集与缝隙让他在处理《黄飞鸿》系列上有着自己更多的思考。以黄飞鸿故事为题材的电影超过百部,而徐克镜头中的黄飞鸿系列主人公强调了关于家国天下和民族安危的忧思与困惑,独树一帜。

《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

徐克既没有被类型体系束住手脚,也没有刻意与之抗衡,而是在电影工业的框架下书写自己的个人表达,对这种中西相互嵌套、融会贯通的模式一直痴迷探索直至今日。

许鞍华

今年年初许鞍华凭借《明月几时有》第六次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这位71岁的华语女导演,自执导电影处女作《疯劫》至今,已经坚持创作了40年。

进入电影行业以前许鞍华曾在香港大学进修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深造,在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课程。1975年回到香港,不料遇上电影业低迷。许鞍华回忆说“(我)在胡金铨的工作室做了两三个月,主要等他开戏替他做副导演,但他一直都未开戏。”

《狮子山下:越南来客》

转入香港电台电视部的许鞍华与徐克、方育平,张婉婷等人联手执导了电视剧《狮子山下》,记录了上世纪70至90年代香港社会的进化过程,许鞍华对个体在时代潮流中沉浮的敏感初见端倪。

1979首执导筒的电影《疯劫》和1982年的《投奔怒海》双双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的重要作品。前者强调实景拍摄、不加雕饰的写实风格,被称作是“香港第一部自觉探讨电影的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后者取景海南,虽然讲的是越南人民的艰难求生,但被外界认为指涉当时香港的相似困境。

据说《投奔怒海》的剧本是严浩和陈韵文为夏梦写的,严浩不敢拍,才辗转到许鞍华手上。面对主题上的纷纷扰扰,许鞍华回应说:“《投奔怒海》不是要突出政治,而是生活感。”

《投奔怒海》

直面生活,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满怀温情,笑对世事艰难,是许鞍华电影始终如一的态度。她的镜头捕捉到了港人身上如此这般的乐观,放在香港这座“无根之城”的背景之下,显得尤其珍贵。

许鞍华电影中反复出现“人的无根”这一主题,与她自身经历有着紧密关联。在自传性作品《客途秋恨》中,张曼玉饰演的晓恩英国留学归来之后发现与母亲的隔阂只增不减。直到陪同母亲回到日本探亲,母女才终于打开心结,获得沟通与谅解。

《客途秋恨》

许鞍华出生于辽宁鞍山,父亲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日本人。小时候一家人在澳门生活,又搬到香港,英国留学之后,才算在港定居。漂泊、隔阂、离别、融入、寻根……直到十五六岁才知道母亲是日本人的许鞍华亲身走过一个“离客”的心路历程,因此她的电影总能以真情实感入手,纤细地切入一代港人的内心世界。

关锦鹏曾经评价许鞍华:“阿Ann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电影中渗进很多历史的观照,这份历史观照就成为许鞍华电影很独到的地方。”

《天水围的夜与雾》中客嫁香港的大陆新娘,《桃姐》中忠心侍主的女佣,许鞍华的镜头对准的人物纷纷经历旧秩序的黯然退场和新关系建立之初的阵痛,她的作品始终在引导观众触摸最最当下的生活脉搏。

《桃姐》

严浩

作为许鞍华在伦敦电影学院的学弟,严浩在访谈中回忆,70年代在英国学习电影的港籍学生很少,所以刚到伦敦没几天就认识了许鞍华。虽然当时两人交流不算多,但许鞍华是自己在这一行里的第一位朋友。巧合的是,两人先后学成回港之后又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成了同事。

而严浩爱上电影继而作出到英国学电影的选择则要追溯到他与梁普智的相识。当时的严浩在银行做着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在自己热衷的政治活动中认识了一个“在英国长大的中国人”,这个人就是日后导演了《等待黎明》《杀之恋》《英伦琵琶》等作品的梁普智。

《英伦琵琶》

通过他,严浩来到第一放映(Studio One, 成立于1962年,致力于艺术电影放映的组织),发现电影可以带来和戏剧截然不同的体验。也是梁普智告诉严浩英国有一个电影学院,电影是可以读的。

严浩回忆“在那之前没人读电影,我觉得是第一映室在香港的年轻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突然之间给年轻人开了一个窗口,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个东西叫电影学校,可以把电影视为职业。”

“那边(英国)的课程是两年,什么都学的,从导演、编剧到摄影、剪接到打杂。最后为了让我们适应这个行业的特性,就开始培养我们的竞争气氛。你如果要做导演,就必须要出剧本,大家来投票,就这样竞争。”

《茄喱啡》

这样高强度的专业训练让严浩很快适应了TVB的快节奏工作,几年积累下来,形成了灵活的拍戏作风,学得快用得快。转战大银幕的处女作《茄喱啡》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声。“茄喱啡”的意思是在剧中仅仅起到场景点缀作用的戏份极少而且没有名气的角色,严浩的这部电影就是通过一个临时演员辛酸奋斗故事揭露电影圈的生存百态。

严浩在电视时代的作品已经凸显了他对于知识分子和社会命运的关注,在后期更多关注人在社会变迁下的命运选择。拍摄1990年的《滚滚红尘》,严浩几乎只身一人北上到东北进行取景,与内地团队合作。

影片剧本是三毛遗作,故事影射张爱玲与胡兰成和她的姐妹炎樱的感情历程,将爱情故事与动乱大时代结合在一起。林青霞与张曼玉的表现也为这部影片加分无数,对女性的爱情状态刻画的入木三分。影片横扫1990年的金马奖,赢回八项大奖。当真是一部严浩自己所形容的:“既能照顾商业又能兼顾内涵的得奖电影。”

《滚滚红尘》

以上,包括徐克、许鞍华、严浩在内的新浪潮一代,海外学成归来,相互帮衬、密集合作,从电视转入电影工业。从不同侧面丰富了香港影视创作语言。

香港电影新浪潮影人和作品能够迅速获得观众认同和追捧,与一代年轻导演立足香港社会,关注香港发展的落脚点是分不开的。在香港影评人评选的“80年代十大香港导演”前五名中,新浪潮导演就占了四席。

来源:幕味儿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