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燃事件买单?威马换电池还重新发布售价,28日正式交付

威马在更新电池配置后重新定价,并且对外公布配置价格,在经过这样费尽心思的“挽留”后对交付最终结果能否产生影响,开始交付后便可知晓。

9月10日,威马汽车“又”对外发布旗下EX5量产车型售价,价格为18.65万元—24.73万元。以北京地区为例, 按照2018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及地方补贴政策,补贴后售价为11.23万元—16.48万元。

但其实在此前,威马早已公布过EX5的价格。

早在在4月20日举行的产品战略发布会上,威马曾为旗下首款全车交互纯电SUV EX5公布了售价,继蔚来之后,威马也是最早公布正式零售价的新造车企业之一。按照当时的价格,新车共分3个版本和两个Pro版本,售价区间为17.98万元-29.8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11.23-21.63万元。

此番变价,威马称是提升了搭载电池的品质,但一向以“靠谱”、“大规模交付”自居的威马汽车,交付在即之际,依旧让消费者难以百分百放心。

价格调整是在替自燃事件 “买单”?

关于重新调整价格的问题,威马方面向记者回应表示, “本次发布的价格会比之前公布更高的原因,是威马提升了所搭载电池的品质。”可见前阵子在自家研究院门口发生的自燃事件,还是影响到了威马,威马的解释,也似乎是在为自燃事件最终买单。

(威马汽车公布的最新价格。)

以智能电动车“普及者”自居的威马,其配置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市场定位上不像很多新造车企业那样一味追求高端,但前段时间的自燃事件,还是让外界对威马的电池使用产生质疑。

(威马一辆试制车日前在成都自燃的照片。)

对此,威马方面还向记者介绍,EX5车型电池已全部升级为来自宁德时代、力神、苏州宇量的VDA高能量密度方形电芯,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均超过140Wh/kg,经过高标准、多轮次的试验验证,大部分标准超过国标要求的2倍,16项安全测试全部一次通过,“同时,按照一些城市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以北京为例,目前的售价经过补贴是与4月20日公布的价格是持平的。实际上,消费者所得到的产品价值和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有关电池的其他配置上,威马EX5全系标配6.6kW车载充电器,选配6.6kW双向车载充电器,搭载了IP67防护安全级别电池组、电池碰撞强制断电保护系统、高温冷却系统等电池安全保障系统,另外针对极端用车环境将选配电加温系统和零下30度极地加温系统,经历过自燃事件,威马可以说在电池配置上尽量做到“全方位”。

配置公布,首批交付将于9月28日启动

本次除整车价格公布外,威马同时公布了选装配置价格。基于威马的C2M客制化理念,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用车习惯的配置,相比传统汽车行业将车辆和选配捆绑销售的惯例,威马的选装配置价格相对来说更为透明,这点也基本兑现了威马早期有关订制的承诺。

至于在预订和交付的时间节点上,威马汽车今天终于一口气公布了明确的时间表。威马称,EX5即将在9月12日停止预购,并于9月15日开启整车定制的定金交纳工作(大定)。 大定开放顺序将按照前期预售订单支付的先后顺序,分批次进行。最终于9月28日晚10时,全面开放公众在线定制。首批产品交付将于9月28日同期启动。

按照威马的计划,按照大定的支付顺序进行产品生产,并依次交付给用户,不同城市的用户可根据所在地或邻近城市的政策以及自身情况, 选择适合的智行合伙人网点进行交付。目前,首批15个城市的16家智行合伙人将于9月陆续开始运营,预计第二批智行合伙人将于年底投入运营。

相较于蔚来前期的“佛系”交付,以及小鹏、拜腾等把交付节奏“拉长”,威马汽车一口气开始运营了16家经销商,接下来的交付量能否迅速提升,也备受关注。

记者手记:真靠谱还是操之过急?市场意见仍存分歧

之前关于自燃事件,威马官方做出的回应对部分消费者来说,称不上令人满意。事件发生后,威马首先是称电器元件引发火灾,后来的补充说明显示是员工强制操作所致,回应还引来了电池供应商谷神能源的“回怼”。在某些自媒体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解释威马汽车经历了严酷测试的文章,但显然,不论是怎样的测试,都不能为试制车在公共区域自燃开脱。

有消费者吐槽在之前车展上的销售中,威马说按照交意向金的先后排队提车,如今又改成按照大订金先后提车。“连试驾都不敢放出来就敢提前让我们交大订金。”据了解,此次重新定价后,关于量产车的媒体试驾和公众试驾活动,威马方面只回应近期会举办,“威马将会把首批量产车在第一时间将车交付给用户,所以试驾与交付将会同步进行,门店试驾车请咨询当地智行合伙人。”但也有消费者称即使是当小白鼠,也要入手EX5,毕竟综合来看威马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看来,今年大规模交付并不现实,真是的规模交付会在2019年乃至2020年实现,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早早就宣称大规模交付的威马有操之过急之嫌。

交付前夕的自燃事件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来源于消费者对电池和车质的担心。威马在更新电池配置后重新定价,并且对外公布配置价格,在经过这样费尽心思的“挽留”后对交付最终结果能否产生影响,开始交付后便可知晓。市场评价褒贬不一,威马这波操作还是一言难尽。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实习生 李佳玲

编辑:钟键挺

新出行指数

隶属南方都市报经济新闻课题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