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成交额降幅扩大 风控、经营不利是此轮平台倒闭最重要原因

零壹财经指出,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许多P2P平台爆雷就是在于规模极速扩张的时候,没有建立与规模相匹配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运营能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朗迪峰会上,零壹财经的合伙人赵慧利在《合规与发展》分论坛上,发布《关键时刻——P2P网贷危机调研报告2》,这是继一个多月以前,P2P网贷危机集中爆发的时候第一份调研报告的两个月后,再次撰写调研报告。在这份名为《关键时刻——P2P网贷危机调研报告2》报告中,指出了最近这两个月里P2P危机主要表现和变化、危机成因、对危机的研判,以及危机过后网贷再出发有哪些基础和方向。

待还余额连续11个月持续降低 危机过后幸存平台不足1/4

这份报告指出,7月份问题平台的数量到达巅峰的142家,平均每天有四到五家的平台爆雷,影响到的投资人数达到数百万。除了这142家确定爆雷的平台之外,7月份还有36家平台出现暂停发标,部分项目逾期这样的情况。8月份随着各级监管部门先后发声,行业的信心得到稳定之后,问题平台的数量降到48家,涉及贷款金额大概150亿,争议平台数量下降到21家。反映到大的数据上,截至2018年8月31日,P2P问题平台共有4612家,占历史上P2P平台数量的75.2%,也就是四分之三。幸存平台不足四分之一,其中还有一百多家的平台彻底转型,退出P2P领域。

报告还显示,P2P行业规模大幅度萎缩,待还余额连续十一个月持续降低。

2017年12月到2018年6月,剔除掉中国的农历春节对于交易的影响,P2P网贷单月成交额的环比降幅控制在8%以内。7月份最大规模的行业危机爆发以后,P2P网贷成交额1236亿,环比降幅从8%以内,扩大到了19.48%。8月份进一步下降,降幅扩大到29.29%。这些数据反映到借款端和投资端上,借款人数连续两个月环比减少30%以上。

7月份投资人数280万,环比减少29%。8月份到了180万,环比减少35.7%,下降幅度非常大。7月份人均投资额4.4万,环比增加13.6万,8月达到4.9万,环比增加11.4%。

赵慧利指出,“这里面出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投资人数下降,但是人均投资额不断增加。在危机中,很多人看到这个只是一个非常恐慌的现象,也有人从里面看到了非常积极的信息,留下的这些投资人可能是更加理性的,我想这个数据应该算是一个佐证。”

风控、经营不利是此轮平台倒闭最重要原因

赵慧利指出,外因方面,包括实体经济的紧张导致整体的违约率上升,也包括6月30日整治办宣布P2P备案继续延期。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不明朗等都成为造成危机的外部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平台内部。

她指出,主观恶意在今年的问题平台的占比没有那么大,占比最大的时候是在2015年;第二类就是不合规等因素导致风险累计;第三,主动退出,由于监管趋严,合规成本不断上升,平台持续没有盈利,综合考虑之后宣布退出清盘,这个比例在7月8月的问题平台里面,占比比较高的,这些平台在清盘过程里面,因为还有大量的投资标的尚未到期,他的退出周期也比较长,中间的变数也比较大。所以我们不排除他中间没有办法良性清盘,并且跑路的可能性;第四个就是风控、经营不利,应该是此轮P2P危机里面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原因。

赵慧利表示,“经营不利的情况还包括期限错备导致的流动性压力,运营成本控制不利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再就是借款端的贷后管理不利,催收不利,最后无力支撑,只能宣布清盘,用一些非常恶性的方式解决。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P2P想要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一定要有完整的风控体系,许多P2P平台爆雷就是在于规模极速扩张的时候,没有建立与规模相匹配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运营能力。”

对于P2P平台未来的发展,赵慧利指出,在“网贷108条”指导下,监管给P2P指出了非常清晰的整改合规方向,但平台内生发展方面也指出四个发展方向:

第一,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金融一定要经营风险,风控是做金融的脊梁。过硬的风控实力,完善的风险缓释机制,健全合规的债务催收机制,都是平台稳健前行的关键。

第二,现金流是血液。在前期发展当中,并没有储备足够的盈利足够的资金,可能在危机不断的往下发展的时候,如果危机的时间一再延长的话,后面依然会有一些现金流不够充裕的平台,会继续受到冲击。

第三,透明度是基石。作为P2P平台是一个信息中介,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而建立信任关系的根本,就在于透明度。透明的信息披露,是P2P应该遵守的合规原则,也是赢得投资人信任的基本表现。

最后,行业的金融教育势在必行。这个金融教育不仅仅包括我们常说的P2P投资人的教育,投资人需要理性认知商业模式,认知风险收益的匹配性,认知要有识别P2P投资项目风险的能力。对于借款人,也要认知一旦借了款以后你要承担哪些责任,一旦逾期以后要承担哪些损失,要有履约的意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