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黑夜如要终结 人必须在世间找到些微光亮

本周关键词:波拉尼奥、硬科幻、中国通俗宗教、纳粹逃犯、清洁工、瞎子阿炳、花……

《智利之夜》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徐泉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8

出生于智利的拉美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创作,但他不仅作品数量可观,而且其文学创作引起了拉美文坛的轰动。过去,魔幻现实主义、爆炸文学影响了一代人。而高峰过后,一些作家似乎难以跳出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巨匠的影响与束缚。评论者认为波拉尼奥的出现可以打破这一局面,让拉美文学从大师的影响中跳脱出来。

《荒野侦探》是波拉尼奥被翻译成中文的第一本书,然后是他最长、最重要的著作《2666》,接着是《美洲纳粹文学》等短篇,不过,在英文世界里面,人们最先了解波拉尼奥是通过《智利之夜》。在《智利之夜》出版时,苏珊·桑塔格就称,这是一本“注定要在世界文学中拥有永恒位置的当代小说”。整本书一共只有两个自然段,最后一段就是一句话,其所有内容都已经容纳在了第一段里。这本书的内容是,主人公塞巴斯蒂安·乌鲁提亚·拉克鲁瓦——一位平庸的诗人、神甫兼文学批评家、天主教主业会的成员——坚信自己快要死去,他发着高烧,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回顾:与智利文学批评界教父费尔韦尔的交往;与德国作家恩斯特·荣格尔德交谈;军政统治下的记忆;一次向皮诺切特将军教授马克思主义课程的经历;在一位神秘女士的郊区豪宅里,智利文学界的精英济济一堂,而在它的地下室里却发生着可怕的事件……叙事者往往才讲到一半,又突然开始讲述另外一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真有假,不断地延展出去,引申出无数支线。整本书的结构与情节,就像波拉尼奥在书中所言,“就像神秘的玫瑰花一样,第一朵向第二朵绽开它的花瓣,而后者又向下一朵绽开,然后一直到时间的尽头。”

而对于作者来说,对祖国的独白,与文学大师的交往,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那些让自己无法自拔又讽刺不屑的一切,也许只不过是头脑里的一场“屎风暴”。原本波拉尼奥坚持这本书要以《屎风暴》为题出版,经过出版社劝说,最后改为了《智利之夜》。诗人胡桑曾经指出,以“智利之夜”为题,是因为在波拉尼奥看来,智利或者整个世界正处于黑夜,黑夜如果要终结,作为侦探家的诗人必须找到世界里些微的光亮。也正因如此,波拉尼奥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去详实追寻一个故事的发展,而是呈现出碎片化的故事,让作为侦探家的诗人去侦探这个世界隐晦的信息。

《十二个明天》

刘慈欣 等著 [美]韦德·劳什 编 陈楸帆 等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湛庐文化 2018-8

这本书最初诞生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十二个明天”专栏,它的目标就是围绕着当今最重要的新兴科技,邀请才华横溢的科幻小说家进行创作。因此,这些科幻作家创作的主要是基于当今科技发展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硬”科幻小说,而非空想式科幻作品。《十二个明天》这本书是“十二个明天”专栏系列结集而成的第五本科幻小说集。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黄金原野》中思索了新一波人类探索太阳系的热潮可能会带来的后果。黄士芬在《那个毁了我们的女人》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大脑深度植入物会不会抹除我们人格中的核心部分?在《不一样的海》中,阿拉斯泰尔 · 雷诺兹想象了远程临场科技可能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新友谊,而马尔卡 · 奥尔德却在《灾难旅行》中警示我们,这一技术不过是满足偷窥他人隐私的欲望。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完全抹上对技术发展的悲观色调,本书编辑韦德· 劳什认为,科幻小说除了要有追求进步的主角和大创意,还应该充满希望,因此,虽然本书的各位作者或认为无人机、游戏和物联网最终将囚禁而非解放人类,或认为人造器官的发展终将使我们失去人性,可是,在令人不安的故事的结尾, 多数作品还是奏响了希望的和弦。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脑植入、无人机、机器人……这些技术距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这本小说给我们带来了全球13位荣获过星云奖、雨果奖等奖项的科幻作者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对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和可能遇见的问题的猜想,并描画出了12种未来,让关心人类命运的读者对科技、对人性、对人的处境进行进一步思考。

《浮世悲欢: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士林冶游生活》

简雄 著
中华书局 2018-8-2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钱谦益见到了柳如是,侯方域结识了李香君,冒襄认识了董小宛,吴伟业结识了卞赛、龚鼎孳结识了顾媚……虽然这一出出风流戏码,在正史中几乎没有保留只言片语,但是才华横溢的风流士子,已将满腔才情倾倒在了秦淮河畔,倾倒在画舫箫鼓的苏州山塘,留下了大明朝最后的幻梦。

放浪形骸、醉生梦死的作风早就在魏晋文士身上得到表现,而千余年后,江南才子们复辟古风,“活跃在江南的一大批狂狷之士,如王守仁、李梦阳、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徐渭等,从意识形态到日常生活,就已经明显形成了与道统相悖的品相。”在之前出版的《浮世的晚风 : 还原明清江南士林生活图景》《士风乍起》等著作中,作者简雄反复表达了一个观点:由于历史上士林分化相当严重,因而造成了阶层群体叙事的复杂性。但由于政治的黑暗与堕落等原因,明清之际士林出现了《明史》所说的“大雅之道微矣”,大面积的“醉卧花丛”的现象,也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本书作者广泛涉猎明清笔记小说,更是通过爬梳笔记小说当中士子和美人,即所谓的历史配角“士子甲”“美姝乙”,来还原明清时期江南士林的日常生活。作为报人的作者,没有采用学院式学究式的繁琐考证,而是采用历史散文表达,文笔上多了几分幽默诙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美]万志英 著 廖涵缤 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8

在《左道》当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万志英 (Richard von Glahn)提出,中国的宗教文化在其整个历史中显示出两种基本取向:以实现个人幸福为目的的祈求及道德均衡。这两种取向都可以追溯至已经开始使用文字的青铜时期早期文明:前一种取向可由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700年-约公元前1045年)的宫廷宗庙祭祀证实,后一种则是在商后的周朝(约公元前1045年-前256年)发展壮大的天命信仰的核心内容。虽然这两种取向后来都被三教制度化传统所吸收,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人虽没有因坚持一种取向而完全排斥另一种,但是很难平等地对待两者。

邪魔和鬼邪之力是作者分辨的上述两种基本取向的重要特征。例如,五通神信仰就是一个幸福主义取向几乎完全压过道德均衡的例子。他看到,五通神可以具有说服力地揭示中国的宗教文化诠释神与魔的方式。五通神在其早期既可以行善,又可作恶。到明朝晚期,具有财神身份的五通神则是贪婪和色欲的化身,拥有残忍邪恶的属性,是当代财神明显的对立面。从10世纪到12世纪,五通神信仰不断发生改变,反映出人们关于神灵世界和人类社会秩序的通俗化构想的演化,也反映出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

《左道》使用的史料有政府公文、官方实录、地方志,更有道教经文、宗教启蒙读本、寺庙碑文、白话小说。对于五通神信仰来说,最重要的文献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奇闻轶事。作者不仅关注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试图聆听中国宗教文化当中经常被精英话语忽略的平民之声。

《魔鬼医生的消失》

[法]奥利维耶·盖 著 邓颖平 译
海天出版社 2018-7

德国纳粹党卫军官、人类学和医学双料博士约瑟夫·门格勒是奥斯威辛臭名昭著的魔鬼医生,在集中营,他曾经用活人进行改良人种的实验,曾亲手把健康人送到毒气室杀死,在把无数男女、儿童扔进焚尸炉的时候,他可以面不改色地和妻子一起在草地上捡蓝莓做果酱。在他手中先后惨死的无辜生命有大约40万人。

法国作家奥利维耶·盖并没有选取约瑟夫·门格勒作恶的经历,而是把目光转向了这个魔鬼医生不为人知的战后逃亡经历。门格勒医生先是用假名在德国苟延残喘,随后逃往到了南美洲,在不同国家之间流窜,与此同时,警方对他的追捕进行了三十余年,却一直没有能够将他捕获。读者在这本书中可以读到门格勒医生的恐惧和侥幸,读到魔鬼的内心是如何将一切荒谬进行合理化的,也可以读到纳粹后代的矛盾心理,进一步了解人性的黑暗与复杂。为了写作本书,作者曾经在德国和拉美调查走访3年时间,不仅还原了围绕在魔鬼医生身边的传说,也通过门格勒医生这个纳粹典型描绘了战后在南美洲逃亡的纳粹余党的群像,展现出了那个时代南美洲的整体社会风貌。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

[美]罗宾·内葛 著  张弼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9

展现警察和消防员英勇的书籍和电影比比皆是,但实际上,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警察和消防员帮忙,却一天也离不开清洁工。重大的环境问题一定跟垃圾有关,如果没有清洁工,谁也无法享受干净的街道、没有异味的家庭和简单舒适的日常生活。然而清洁工的待遇又如何呢?罗宾·内葛(Robin Nagle)是纽约大学人类学与城市研究临床教学副教授,她从2006年开始投入纽约市清洁部的研究计划,并报考成为了正式的清洁队员。在十年的时间里,作者从一个访谈者变成了一个局内人,她经常开着垃圾车、铲雪车,和默默无闻的各层级清洁工一起工作,有时冒着高风险的伤害,可是旁人的嘲弄却只是家常便饭。

在本书中,罗宾不仅记录下了清洁人员日常面对的含糊规则、喜欢用的行话、他们快乐和悲伤的时刻,描述了工作时难以忘记的场景的气味,也按照时间的顺序纪录下了纽约这座城市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作者尤其关注的是物质文化中的废弃物这个领域,也考察了在制度与组织上人们是如何把城市的垃圾堆放到郊区的。她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处理废弃物的劳工,他们是谁、从何而来以及其中涉及的政治变化等等。除了教书和清理垃圾,罗宾还在为清洁队员整理口述史,并且积极推动成立垃圾博物馆。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几年前,一篇刊登于《扬子晚报》的文章《陆文夫一生的“阿炳情缘”》在网上流传,作者冬苗指出,阿炳实际上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爱赌博、抽鸦片,拉琴从来没有勤学苦练,只是依靠悟性,甚至《二泉映月》也并非阿炳创作,而是源自风月场中妓女和嫖客调情时唱的《知心客》。文章作者称,作家陆文夫得知这些事实后,想要写出一个真实的瞎子阿炳,却无法实现,原因是大江南北已经一片“阿炳热”,文学和政治始终纠缠不清。

此文一出,引起了不少对阿炳素有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无锡当地的研究者认为,这篇文章提供的事实存在不少谜团,但亲见阿炳的陆文夫本人已经去世,诸多事情难以求证。而阿炳本人虽然才去世半个多世纪,他的生平似乎早已语焉不详,留下了不少演绎的空间,因此文学化的叙写、个人化的阐释虽多,但却缺少以第一手资料反映阿炳真实面貌的著作。为了试图还原阿炳,《二泉映月》一书作者黑陶走访了十六位亲眼见证过阿炳生活的知情者进行了访谈,形成了本书。正如作者所说,也许以单篇视之,无法避免个人主观的烙印,但是,众多这样的回忆集合在一起,或许它们能够接近某种真实与客观。

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1950年阿炳录音时的在场者黎松寿,有阿炳的邻居许忆和,也有当年常替阿炳买酒读报的道士华寅生……他们从自己与阿炳的交往出发,谈到阿炳的日常生活、阿炳对音乐的痴迷、阿炳的个人成长等方方面面,描绘出了长久生活在社会和人世黑暗低处的失明者阿炳的形象。在本书初版时的2010年,书中所有访谈对象的平均年龄已经高达八十三岁。因此,本书的写作或可看作是一种文化抢救。

《改变世界的七种花》

[英]珍妮弗·波特 著  赵丽洁 刘佳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8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书评人、作家珍妮弗·波特(Jennifer Potter)曾经出版过非小说类作品包括传记《陌生的花》(Strange Blooms)和《玫瑰》(The rose)等,这一次,她依然把目光放在了花卉上。最开始让珍妮弗感兴趣的是玫瑰,她曾经花五年时间,跟踪记录作为花的玫瑰以及作为概念的玫瑰的发展史,写作了《玫瑰》一书,让我们意识到玫瑰一直以来都在世界上如此多的文化中居于如此核心的地位。虽然玫瑰的芬芳甜美和实际用途让人心驰神往,但玫瑰真正的力量在于,来自不同社会以及不同时代的人们用这种花卉表达了他们自己,这实际上将玫瑰转型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的象征:文化、宗教、政治,或只是用玫瑰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因此她开始思考:其他的花是不是也揭示出了我们真正的面目,实际上在与我们畅谈与花无关的事情?

因此就有了《改变世界的七种花》。这本书中的七种花是莲花、百合、向日葵、罂粟、玫瑰、郁金香、兰花,作者从花园中开始,写到花朵如何转变成为了艺术,并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在药理、美学、宗教、政治、社会、经济方面,这些花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她告诉我们,只要愿意去了解,所有这七种花都能够彰显他们用隐喻的方式言说的力量。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