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跟风”成了中国创业的巨大问题

中国创业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跟风。大家跟风的程度已经到了不考虑到公众真正的需求,只要拿到钱就开始干。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春光里·豹变2018产投家峰会”上,新东方创始人兼董事长俞敏洪发表的《创始人领导力的代际进化》主题演讲。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的人生经历就是从北大老师走向商界领袖的励志故事。他的创业感悟对当下正在奋斗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最珍贵的干货宝典。他在分享过程中第一点就是“做一件事情,成本就是你放弃最大的代价”,选择一个行为的时候要考虑到做另一件事是否有更好的结果。所以,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否则最后带来的就是精力、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他提到的第二点是,中国创业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跟风。“很多人抱着别人做了我也做一个,说不定我比别人做得更好,其实你对这个行业,对这个事业根本就不了解,或者根本不喜欢就开始做了。最后的结果即使你拿到了投资,这个钱死掉的也多于活下来的。”他指出,大家跟风的程度已经到了不考虑到公众真正的需求,只要拿到钱就开始干。

第三点,跟科技有关。文科生出身的俞敏洪,对属于理科的科技并不感冒,但他表示,“凡是我不懂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跟未来发展有巨大关联的事情,我会一头扎进去进行研究的。”所以新东方在人工智能跟区块链上投入了10亿左右,他认为,人工智能帮助教育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不是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教育。那些打着科技的噱头却没有提升教育品质的公司,未来一定会面临巨大的痛苦。

第四点,他以新东方发展历史为例说明,“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不易,领导力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结果,所有人都是从不懂向懂的方向走”。这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每一步都是对心智的锻炼和考验。

最后,他以三个成语告诉大家做事情的道理:

以终为始:一定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知道做这件事的核心点是什么;

急事慢做: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加速过程,但是不能省略过程,并且需要你把事情做好了以后才证明的;

近悦远来:服务好最原始的用户,他们认可了,其他用户也会随之而来。

以下为俞敏洪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俞敏洪:

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

我刚才进来发现,有好几个人,我在各种场合的论坛都见过,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各种论坛都要参加?我觉得如果你真是个干事的人,抓住一两个干事的要点之后,就应该踏踏实实在公司干。如果你是个混混的话就另当别论了,我不希望中国的商界出现太多的混混,或者追求成功但是个性如此浮躁的人,到处想要用不实际的商业模式去吸引所谓的投资者,我们投资者不那么笨。当然我也碰到不少笨的投资者,但是至少我不那么笨,我目前为止投资了200多个,当然失误的非常少,当然做大的也非常少。

今天来这个现场是因为主办方邀请我很多次,我是个知道知恩图报的人。因为成本就是你放弃最大的代价,所以现在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计算方式,这个小时我不做这件事情在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另外一件事情会更加有价值?并不是你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决定了你的价值,而且到底你放弃了多少。就像上中学的时候,你天天打游戏,或者天天跟同学玩,没有认真学习,你有可能放弃了到北大、清华读书的机会。你放弃了到北大、清华读书的机会,这辈子给你带来多大的损失,你可能是计算不出来的。

所以这就形成了我另外一个概念,一旦我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做,因为你既然选择了这件事情了,你不全力以赴,就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最后带来的就是你生命的浪费,也就是精力、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所以今天我还是来了,虽然这个时间我如果做另外一件事情,可能会得到更大的代价。但为什么来了?因为守彬(春光里产业集团创始人杨守彬)告诉我,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企业的创始人,那么我对自己生命的定义之一,就是我到这个年龄了,自己再进一步成长的速度已经越来越慢了,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用我的资源,或者我沉淀下来的一些东西,给年轻人和创业者提供一些帮助。所以今天是在践行给自己规定的生命中应该做的事情之一。

创业不能跟风,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全情投入

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是很真诚的,你在选择任何一个行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如果你不做这件事情在做另外一件事情,是不是有更好的结果。包括你现在选择创业的时候,因为中国创业有一个特别巨大的问题,就是“跟风”。坚持做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特别痴迷,并且想把它做出来,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少。这就是为什么出现几千家P2P公司倒闭的原因。

一说O2O,就会出现上千家O2O,最后几乎一家都不剩,除了美团做得特别牛逼。王兴真是一个伟大的创业家,因为他是认定了自己的事情,永不放弃,这才值得钦佩。每个人的成功是需要有一种气质的。比如李斌,有一次我们到戈壁沙漠徒步,3天120公里,每天40公里,因为器材太重了,我们找车给我们背,我们只背着水。但是李斌不仅全身装备都背着,他还装了5块板砖,每块板砖接近2公斤,背着接近30公斤的装备,三天走完120公里,而且走了第一名。所以我就知道这个家伙做事情没有不成功的,我想我自己能不能做到?我做不到。

所以当他说做蔚来汽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给了他三千万美元。我说丢了我也认了,但是赚了对于我来说就是跟了一个伟大的创业家在做事情,所以创业家是有标志的,不是像你们一天到晚去听演讲做出来的。

用一个自己痴迷的理想支撑,并且全情的投入。比如埃隆·马斯克,它做特斯拉是全新投入,你想想他做 Space X 身边只有两千万美金,全部投入做火箭研发,而火箭研发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完全没法商业化的事情。但是因为他从小对于太空的痴迷,从小希望到太空去遨游,后来变成了一个理想,不光自己遨游,还想把一千人送到火星上定居。他先做的是外空,后来做的是特斯拉,因为这里面有相同之处,都是用现代高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马斯克最初对特斯拉公司是一个投资行为,后来发现这个公司的老总和副总实在不靠谱,自己才一头渣进去,最后把特斯拉汽车做起来。我希望我们在座所有的创业人士真的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到底做得对不对?很多人抱着别人做了我也做一个,说不定我比别人做得更好,其实你对这个行业,对这个事业根本就不了解,或者根本不喜欢就开始做了。最后的结果即使你拿到了投资,这个钱死掉的也多于活下来的。

比如教育行业里面曾经有一段时间做了大量的O2O,活的有4、5家,兴旺起来的几乎没有,因为大家对教育O2O一点都不了解。紧接着大家开始做大量的家教上门服务,在解决一个痛点的同时,带来了无数其他的痛点,这样的商业模式自然不会受大家欢迎。

大家跟风到什么程度呢?已经不考虑到公众真正的需求,只要拿到钱就开始干。在共享单车出现以后,中国出现了共享板凳、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这样的服务,我不知道这些共享需求到底有多大?另外在共享背后你怎么进行管理?比如共享板凳人家可以随便拿走,共享雨伞人家可以弄坏,共享充电宝,大家知道一充电手机中的信息就被盗走了,谁敢用啊?两年前我在一次大会上批判了这种模式,结果几家共享充电宝的创始人联合写信骂我,说我破坏了他们的商业模式。

科技是手段,AI可以提高效率但本身不是教育

在一代创始人和另一代创始人之间是有代沟的,有变化的。刚才我为什么说我投资的项目死掉的很少,但是做大的也不多,当然未来我认为做大的还是会有的,比如蔚来汽车,我认为未来就能做大,一投就是三千万美金,也是很牛逼的,相比于两亿人民币。

我这个人做事有一个特点,凡是我不懂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跟未来发展有巨大关联的事情,我是会一头扎进去进行研究的。比如人工智能,凡是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我都读过。大家会发现,表面上新东方好像跟人工智能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原因是我认为任何科技的东西都是一种手段,它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比如说人工智能帮我们在教育中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不是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教育。

教育本身是一种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家长的信任。所以凡是用这种所谓的科技手段,带有营销色彩,什么互联网忽悠的基因去做教育,但是背后的教育品质和教育质量并没有真正上升的机构,未来一定会面临巨大的痛苦。实际上像我们这样的老一代企业家面对新事物确实接受得比较慢,而且对我们来说并不会全情投入。新东方账上120个亿,如果我把所有钱投到人工智能上去,发现这条路走不通,那新东方也完了。

我知道投入了不能拉倒,为什么?因为新东方市值150亿美金,新东方拉倒了,投资者一分钱没有了。我依然会全情投入,目前新东方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中间的投入大概10亿左右,把新东方7、8%左右投入到教育相关的事情上,我们做的相当不错。所以我依然深刻地认为,再过两到三年在科技、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上面,新东方出来的产品和系统将依然在中国教育领域是拔到头筹的水平。这就是我所谓代际领导力变革,也是我个性的特点,不懂的事情坚决不干。

成长不易,每一步都是对心智的锻炼和考验

新东方整个发展过程中间,真的没有出太大的毛病,因为我每一次都踩在了正点上面。一个领导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结果,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小孩长成成人的结果,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从初创变成上市公司的可能,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不懂的时候开始往懂的方向走。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一个从北大的老师,一个书呆子,出来之后跟税务局、街道打交道都不懂,从自己开了一个培训班招了几个老师和学生,干成了一个像样的培训企业,到新东方成立新东方科技集团,向全国布局新东方教育分校变成了新东方的教育集团,一步一步往前走,每一步都是你学习的过程。

等到到了集团公司以后,慢慢学会对外融资,到最后三千万美金进入新东方,新东方搭建海外的VIE结构,紧接着新东方成立国际化的集团公司,2016年到美国上市,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第一家到美国上市的公司。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教育产业化是一件非常有罪过的事情,而且教育领域上市在中国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新东方上市以后,2012年又受到了美国浑水公司的攻击,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聘请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证明新东方的清白,最后重新取得美国证监委的信任。你会发现这是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每一步都是对你心智的锻炼。但是每一步也是对你的考验,因为每一步的成长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你本人的胸怀、眼光、团队建设能力、布局能力能不能跟上这个企业的发展。一旦跟不上的话,你这个企业一定是跟着你停滞发展,或者是倒退发展。

这就要看你是不是愿意真的不断在变化。胸怀也是可以不断扩展的,个性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因为胸怀的扩展和个性的改变不是一件真正容易的事情。我们举个刘邦和项羽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刘邦的胸怀非常大,至少作为一个帝王的胸怀是有的,所以他能聚集那么多的人才跟项羽进行了多年的战斗,然后占据了先机,最后能够打下汉朝天下。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特别牛逼,其实秦朝和汉朝之间有一个西楚霸王国,国王是项羽,结果一年不到人开始乱起来了,说明项羽的能力是明显不够的。

到今天为止我的改变也不是很好的。就像我说我是文科出身,天生就是文科基因,没有办法,对高科技不那么敏感,对高科技的应用也不那么敏感,所以新东方确实在高科技时代略显落后,但是我们也在追赶和超越,这个中间就需要一个布局。比如我原来对理科生是不那么感冒的,因为我觉得他们很轴,但是今天这个时代明显是理科生和文科生结合的时代,你不懂高科技不行,不懂人文不行,没有情怀不行,没有手段也不行。高科技是手段,情怀是理想和你的格局,这都要放在一起。

所以我坚持我的理想和格局,但是新东方总裁办公会总共6个人,3个人是科技出身了,而且都越来越年轻,最年轻的现在只有30多岁,为什么?因为总裁办公会是一个决策层,有一半的理工科思维的人在里面,意味着什么?他们有对文科思维的否定权,我为什么保持3个3个的平衡呢?这样文理兼容,为什么今年差不多大半年时间,新东方的科技研发飞速发展,就是把文理思维联合了。这需要你自己布局,因为你不布局的话,它就不可能发生。

我看到了大量的人不愿意接受新时代的变革,最后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困境。我见过的一些老企业家,有好几个老企业家企业已经彻底步入困境,他们有一个特点,坚决不用智能手机,觉得智能手机是一个LOW的标志。他们坚决不上网,不看信息,觉得自己很牛逼,但实际上的结果是企业不断地落后于时代。

还有些企业家相信老人,身边一个年轻人没有。我到一个企业去看,最年轻的45岁了,我说你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如果一个20岁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是100%的话,到45岁已经下降80%,今天我50多岁还能保持对新鲜事物30、40%的接受度。总而言之,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一个很不易的过程,但是胸怀的开放,同时有定力是很重要的。

以终为始、急事慢做、近悦远来

做事情的时候有三个成语我告诉大家:

1、以终为始。你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知道。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这件事情的最核心点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教育领域是为家长提供最有质量的教育,而不是你把这个公司做得无穷大,数据无穷多。但是这个过程做着做着就会拼命地做营销,甚至做各种各样欺骗性的,最后忘了核心点。这个核心点就是终,我发现中国大部分公司70、80%都忘掉了这个核心点。

2、急事慢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你把事情做好了以后才证明的。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的一些奢侈品,还有日本的一些工匠,这些手工艺人做出来的产品让大家感到非常惊叹,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想把一件事情精雕细刻,做到无比极致的状态。这件事情很多人说在现代社会中比较不管用了,现代社会讲究量不是质,这个是大大的错误。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能占据量的公司都是平台公司,而对于90%的公司来说都是产品或者内容公司,如果是产品公司意味着你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极其符合人性,才有人来不断购买,重复购买。

所以我为什么反对教育领域中大量的营销广告行为?因为营销广告行为针对的是一次性购买人群,就像好的饭店一样,做到让人吃完了还想再来。所以你提供的内容品质必须是高质量的,而高质量的打磨是需要时间。

新东方投资的“凯叔讲故事”,现在已经有两千万小孩在看了,我为什么要投它?就是因为我发现凯叔这个人对产品的精雕细刻和打磨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了,他花了4个小时录的音如果发现一个音没读好,他会重新录。而4个小时录完了剪出来,就是孩子听的20分钟而已。我觉得这个东西特别牛逼,当时其实这个凯叔讲故事基本没有销量,但是我觉得他只要一心打造这个产品,最后一定会牛逼。而且我对教育领域高质量的产品非常痴迷,最后结果新东方出手五千多万,现在凯叔讲故事估值已经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

对我们来讲,急事慢做是佛家用语。佛老爷说的,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加速过程,但是不能省略过程。所谓加速过程,就是你专注做的这件事情可以把过程缩短,本来三年可以缩短到两年,两年变成一年,但是你不能把它跳过去。中国的芯片事业到今天为止狗屁不通,最近刚刚报道的红芯,号称已经变成世界第五大芯片核心组成器提供商,最后扒开一看是谷歌的Chrome。这种恶心事越来越多,这个没办法,就是少了一点点精气神。

3、近悦远来。你把周围的事情做好了,实际上事情就做成了。我们现在说流量,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发现中国所谓流量企业,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假的,为什么呢?比如有时候我发一个视频上去,有的视频3分钟就变成了30万人看,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把全中国人民集中起来说俞敏洪发了一个视频,也不可能3分钟30万人看。有的视频我放了一天只有一千多人看,这里面数据随机分配,告诉你我这个平台牛逼,其实背后什么都没有,就是想吸引投资者的吸引力,故意而做。

所谓近悦远来什么概念?如果你把跟上你的人服务好了,其他人自然就来了。比如你有一百个学生和一百个家长跟着你,你把这些人服务到最后,他们觉得你太牛逼了,一个家长至少影响10个家长,所以一千个家长就来了。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依然管用,我们今天做大量的营销手段也是需要的。与其一万个人跟着你最后跑掉,不如让一百个人跟着你,成为你产品的忠粉、铁粉、疯狂粉。雷军就是这么做的,把平台上的上千个粉丝服务好,上千个带来几万个,几万个带来几百万个,把眼前的弄好。

谢谢大家!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