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卡特琳·普兰:比目鱼的心脏活蹦乱跳 我一口吞了下去

“上船,就好比你嫁给这条船,其间为他干活。你不再有生活,不再有属于自己的任何东西。”卡特琳·普兰在阿拉斯加捕鱼十年,她憎恶并深爱着这份危险而疯狂的职业,并根据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在海的尽头遇见你》。

在阿拉斯加捕鱼的卡特琳·普兰

卡特琳·普兰的故事都写在脸上了,她看起来满面风霜,眼角和嘴周布满了又深又阔的皱纹,讲话时脖子上的筋脉显得非常突出。她有一双“男人的手”,就像她在小说中反复提到的那样,这双手粗糙结实,伤痕累累,每一根手指的指甲都灰掉了。

1993年,她前往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岛,加入了渔船捕鱼的行列,在那里她度过了10年的捕鱼生涯。在此之前,她从没有捕过鱼,也不认识捕鱼的人。在阿拉斯加,她学会了捕鱼,也学会了生吞活剥地吃鱼。当一次她尝到生鱼的咸味血沫时,她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过去不是个都不忍心杀苍蝇、蚊子的女孩吗?”慢慢地,像其他渔夫一样,她对阿拉斯加捕鱼生活中的痛苦和粗粝感到上瘾,再难以离去。 

这份工作究竟有什么乐趣呢?在根据这段捕鱼故事写成的小说《在海的尽头遇见你》中,借由一个渔人之口,卡特琳写出了召唤着她去捕鱼的强烈力量,“(这份工作)缺乏一切,缺觉,缺热量,也缺爱。直至精疲力竭,直至憎恶这份职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再次需要出航,因为除此以外,世界上的一切对你而言平淡无味,让你无聊得要发疯。最终,你无法摆脱这码事,这份沉迷,这种危险,这种疯狂,没错!”

卡特琳·普兰 照片来源: Geoffroy Mathreu /Opale/Leemage 

近日,卡特琳·普兰的小说《在海的尽头遇见你》由“99读书人”引入了中文版,普兰本人也在上海书展开幕之际来到了中国,参与了主题为“旅行的意义”的国际文学周。在一个忽晴忽雨的下午,普兰与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进行了一场对谈,聊起了她的捕鱼生活与游牧人生。她不仅在阿拉斯加捕过鱼,还周游过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地方打过许多零工,她曾在香港的酒吧打工,也曾在山上牧羊。有时候,她做工的目的只是为了在当地待得更久。她说,她的旅行方式不是观光游览,而更像是一场迁徙之中的“生存者”(survival)游戏。

生存者游戏需要体力,卡特琳说,她从小就一直喜欢体力劳动,将身体运用起来,甚至努力试探身体的极限,让她觉得自己是真正在活着。“真正地活着”这一短语也多次出现在小说里,她写道:在船上,人们是真实地活着的,而在港口,人们活在虚无之中。“也许是激素飙升的作用,”她在我面前挥起了她的手臂,表示当一个人进行激烈的体力劳动时,“你的腿、你的手和你的心是一个整体。”与她积极的肢体动作相比,她的声音显得非常轻柔,很多句子都只说了个开头,就戛然而止。

“我在移动的时候,觉得自己也属于世界的一部分;鸟儿在季节变换的时候迁徙,人类也这样,他们属于游牧民族,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没有归属之地,也不能固定在任何地点和类别之中,这令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惧怕,”卡特琳说,然而她自己却被这种生活深深吸引。至于将这本小说比喻为当代版《白鲸》的评论,她觉得“羞愧”,因为她从来没有读过梅尔维尔。

上船:进入微型社会

“我不太喜欢安全,在小的时候,就会去爬电线杆和墙壁,还会从高墙上跳下来,越跳越过瘾,危险是有趣的。”卡特琳·普兰对界面文化说。上了阿拉斯加的渔船,她觉得自己爱上了这种无法逃脱的不安全感,因为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是封闭的。就像小说的开头,一位老手对卡特琳的化身角色——法国姑娘莉莉(这个名字也是船员对卡特琳的简称)告诫的,“上船,就好比你嫁给这条船,其间为他干活。你不再有生活,不再有属于自己的任何东西。”

“在海上,我们是非常孤独的。这种孤独首先是身体上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完全是听凭海浪随波逐流的一种状态。”卡特琳说,“其次,在海上,周遭都是和我一样的海员,我们被困在了这个小社会当中,可以说我们成为了环境的囚犯。” 

身处于一艘捕鱼船里,在卡特琳看来,如同处于一个密封的微型社会之中。这个微型社会中有一套自行运转的秩序,也会有它的权力巅峰与社会底层,“那里总会有一个α和一个Ω(注:α代表领袖、优秀的人,Ω代表被领导、稍差的人),所以你要小心,你不是那个最下面挨打的人。”她说,这种残酷也深植于人类人性之中。在小说中,法国姑娘莉莉刚被捕鱼船接纳时,就充当了新来的Ω。她在船上连床铺都没有,只能睡在操舵室的地面上。“谁值班,谁都要跨过我才能通行。”当莉莉与船上的男人说她爱她的“位子”时,他们大笑,把她当做“疯子”。 

作为最新来的Ω,莉莉必须要学会捕鱼才能证明自己,而作为新手,她的声音不够响亮,动作不够迅捷,也难免受到老船员的怒骂,她为他们的怒骂感到恐惧和愤怒,“我垂下脑袋。我视线模糊,拿起一条被我剖腹的鳕鱼。下唇颤抖着,我疯狂地吞下它。”但没过多久,莉莉就忘记了这些,她还是不愿意就这样回到岸上去。“你不再属于你自己,你也不需要把别人的反应看成是针对你的。”卡特琳讲道,“当你完全忘记你自己、只能想到船的时候,你会学习得更快。”

《在海的尽头遇见你》
[法]卡特琳·普兰 著  孟婕 译
99读书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杀戮:与喂养同时进行

在小说中,莉莉不仅很快学会了捕鱼、杀鱼,还学会了生吞鱼肉、习惯血腥,她的举动甚至令同船的男人感到惊讶。有一次,莉莉逮住了一只比目鱼,她控制住它的经过,宛如一场艰苦的原始狩猎,“我试着把大个儿的鱼拉上一条到桌上。它过大且重。它激烈地挣扎,与我一起滑倒。我没有放开它。肋骨的疼痛令我气得要落泪。我们一道跌落在鱼的下水里。我与一条大比目鱼的第一次身体接触,在血与泡沫中抱在一起……我尽全力攥住它,一览无余地看着它。它变得虚弱。”

比目鱼死了,卡特琳详细书写了分解这条鱼的过程,“我把一只手探入它的内耳,这个部位却闭合了……我拿起一把小刀,刺入它的内耳……我清空我第一条大比目鱼的内脏。我洗刷着白色鱼肚的内部。”接下来的一段描述,令人尤为印象深刻,她见到了比目鱼的心脏,然后将它生吞了下去,“它的心脏被截断,滑到桌上,还在跃动。我犹豫着。这颗心脏并不决定去死,我吞下它。孤独之心进入我的体内,热乎乎的。”

卡特琳说,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那个场面让她难忘,“它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有一种慌乱感、罪恶感、不知所措感,但同时又有一种极度的美感。当时我看到这颗活蹦乱跳的心脏,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就直接把它吃了下去,这是我当时唯一想到的办法。”她不光吃过活蹦乱跳的比目鱼之心,还吃过网囊里的鱼白和扇贝卵,她喜欢这些东西的味道,她将后者形容为“琥珀色的珠状物,散落于我的嘴里,也似一些透明的果实,满足我的渴望”。

卡特琳·普兰

“杀鱼时,我的脸上溅満了血液,我的嘴里也可以尝到血液。我的舌头可以感受到一股咸咸的味道。我分不清这到底是海的味道,还是血的味道。我会喝血的,因为我很渴。”她觉得需要在书中体现这种杀戮和血腥的场面,不仅是因为这样的场面是少见的,还因为这就是自然的运转规律。“自然就一直在杀戮。在海上我们杀鱼,在海底杀戮也一直在发生,鱼类们也在互相残杀,”她讲道,“如果你做不好这个,你就不能当一个渔人。我们确实在杀鱼,我们也确实在用鱼类喂养别人。杀戮和喂养同时进行,这就是人生的真相。有些人生来就需要做‘肮脏的活儿’。不光是杀鱼,还有一些人需要为了国家去战场,虽然他们不想去。” 而这些渔人,卡特琳形容道,就是大海的“雇佣兵”。

上岸:重新变成男人女人

在船上,人们的工作太过艰苦,每天需要工作20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就用来睡觉,所以,不管男人女人,所有的人都一样地劳作,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船舶入港登岸。“感觉好像是,只有当船重新入港的时候,我才又一次变成了女人,他们也又一次成为了男人。这一点真的很有趣。”

小说的场景总是在船上与酒吧之间切换:在海里,他们在船上捕鱼;上岸后,他们就在酒吧打发时光、喝酒抽烟,好像再没有别的家乡可回,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如此写是因为,卡特琳表示,这就是渔人的现实,“船上的男人在捕鱼时没有酒精、娱乐和安慰,他们感到很寂寞,而这种寂寞可能会延续他们的一生。他们工作了很多年,单身,也没有挣到钱;上岸之后没有地方可去,只有酒吧可以消遣,那是一个放松冷静的地方。当你在那里待够了,你就会重新想要回到海洋里去。”卡特琳问道,“这种循环像是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永远没有尽头,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他们永远无法获得平静呢?” 

渔人的收入不能与他们的艰辛劳作成正比,他们的收入要根据捕到的鱼的数量来折算,而问题是,捕到多少鱼完全是由老天决定的,“我不知道我捕鱼会不会挣到钱,我只知道我是去工作的,至于能赚多少钱,是我的运气。”她说,有时不走运,费劲工作了很久,只能得到一些硬币,上岸后只能买得起一杯咖啡。在小说里,莉莉最大的愿望就是吃爆米花和冰淇淋,下一个目标就是回到船上。

这些男人和女人没有家,从一艘船到另一艘船,从科迪亚克到荷兰港,他们年年周游在船上和岸边。这令一些人感到疲倦,就像书中的瑞德所说的,“在哪儿呢,我家?我什么也没有。……没有女人,没有孩子,没有房子。我付得起,就睡一间酒店房。哪怕野兽也有一个巢穴。”而卡特琳表示,这是一种浪漫的游牧生活。她渐渐发现,自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与在陆地、在船上熟识的人一再重逢,“你就像遇到自己的家人一样,这也会给予你信心,因为你即使遗失了一些人,但你仍然可以在明天、在后天与他相遇。”

在阿拉斯加度过10年后,因为非法捕鱼,卡特琳·普兰被勒令不许捕鱼,还被遣返回了法国,但她总是怀念着船上。几年之后,她成为了一个牧羊人,开始照顾绵羊。只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她仍然想起海上的日子,她觉得放牧和捕猎有些相似,比如说,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如此孤独,一无所有,你需要照顾你的羊,确保它们的安全。就像是,你们航行在大海上,而你就是那艘船。”

牧羊人卡特琳·普兰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