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出自狄更斯《双城记》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出后,全民创业成为一时无二的风口热词。随着创业可选择性的增多,创业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创业步入社会精英圈层。可是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全民创业在中国大地上卷起一幅波谲云诡的景象的同时,创业和投资却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火热的创业激情遇到了凛冽的资本寒冬,大量创投机构放缓了脚步,无数创业公司消亡倒闭。
但即使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依然有优质创业项目突破重围,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今天中同课堂就从四个维度,为大家分析投资机构是如何判断项目的优劣?
一、市场规模大小
1、存量大小:当前市场规模有多大;
2、增量大小:随着发展变化,市场未来会有多大;
3、增长速度和方式
业内常说的“风口”,就是这个市场本身很大,并且是高速增长的巨大增量市场,创业者选择一个大市场,自然更有想象空间。
二、创始团队强弱
对于早期创业项目,投资机构更多关注的是团队的情况,而这所指的创始团队强弱是匹配于项目本身所处的方向以及所用的模式来讲的。
这其中包括创始人什么经历、专业度、有没有创过业或是足够的经验,团队之间互相的搭配合不合理等都是考量因素。再细化来说,创始人本身的性格特征以及经历经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稳定,这些都可以作为考量。
三、业务模式轻重
这里指的是创业项目需要投入资源的程度多少,比如京东和淘宝,大的意义上都是电子商务,京东有仓储、物流就要重,淘宝只做平台所以轻。究竟哪种模式好,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普遍来讲重的项目投入多、复制慢,轻的项目投入少、复制快。
但这并不意味着轻就更好,还要看怎样能给到用户一个合适的用户体验,并且轻与重是一个动态过程,有的产品是先轻后重,因此具体程度的拿捏就要看创业者的战略是什么了。
四、用户频率高低
一般来讲高频比低频更有优势,从高频需求入手可以带动低频需求,比如滴滴打车之前做高频、大众化的出租车市场,现在渗透到相对低频、小众化的租车市场就很容易。
因为高频产品无论是粘性、使用习惯、数据的积累都会更好。当然高频低频也是要看什么产品,买房子不可能是一个高频的需求,这类低频、高客单价的产品就不存在这样的论断意义。
中同资本认为:这四个辩证维度是分析项目很好的参考,但并不意味着只看这四个维度就能全面的分析一个项目了,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有比如说商业模式是不是站立得住?竞争环境是怎样的?项目的核心壁垒是什么,怎么防止巨头介入?等等。
所以专业的投资人分析一个项目,是一个采集、研究、调查、访谈、总结,循环往复、不断颠覆认知的过程。对于创造未来的创业者来说,学会向投资人一样深入的思考、分析,跳出项目看项目,也是必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