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2050年,人类要如何发明自己?

我们所生活的,是整个人类“系统”被入侵的时代。

来源:Wired

翻译:雁行

编程就算了,孩子们最该学的,是重新发明自己。

未来,算法能帮你筛选出你梦想中的伴侣吗?

到2050年,机器人会在大部分工作岗位上替代人类吗?

或许,还不止这些。

以色列历史学家、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认为,随着变化的加速,不仅仅是经济,就连“生而为人”的意义,都可能发生变异。

4年前,尤瓦尔的第一本书《人类简史》探索了人类登上万物之巅的历史,该书在全球售出逾800万册,并被盖茨、扎克伯格和奥巴马等众人奉为最爱。

2年后出版的《未来简史》则探讨了人类的未来,以及人类的智能与创造力对未来构成了何种威胁。

这一次,在新书《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中,尤瓦尔以人类过去的成就为基点,展望了2050年的人类境况,并思考人类将要去往哪里。

丨以下为尤瓦尔新书节选:

01 变化是唯一的常量

人类正面临史无前例的革命,旧有叙事都在崩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新的叙述取而代之。面对前所未有的转变和彻彻底底的不确定性,我们该如何备战,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备战?

到2050年,一个今天出生的孩子将已步入三十。若一切顺利,到2100年,这孩子可能依然健在,甚至成为22世纪的活跃公民。这个孩子该学些什么,才能在2050年或22世纪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他或她要掌握哪些技能,才能找到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并在生活的迷宫中游刃有余?

很遗憾,没人能预知2050年的世界,遑论2100年。我们也无法回答上述问题。当然,人类从未准确预言过未来。但今日比以往都要困难,因为一旦技术能设计人体、人脑和人心,任何事都不再确定——包括以往看似既定、永恒的东西。

一千年前,在1018年,对于未来的很多东西,人们都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

如果生活在1018年的中国,你可能不会知道,到1050年,大宋可能会灭亡,女真或将南侵,数百万人将死于瘟疫。

然而,你很清楚的是,即便到1050年,大多数人依然会从事农耕与纺织;统治者仍靠人力充服兵役、运作官僚体系;主宰社会的依然是男性;预期寿命依然在40上下;人体也还是一成不变。于是在1018年的中国,贫苦人家教子女种稻、织丝,富裕人家教子以四书五经、书法骑射,教女以谦顺事夫。

很显然,到1050年,这些技能依然不可或缺。

而如今,对于2050年的中国或全世界,我们毫无头绪。我们不知道人类将以何谋生,不知道军队或官僚将如何运作,也不知道两性关系将会怎样。一些人的寿命或许会远远长于今人。拜生物工程学和脑机接口所赐,人体也将经历空前变革。今天孩子们所学的东西,到2050年很可能会作废。

眼下,太多学校都着眼于信息填鸭。在过去,这样做不无道理,因为信息稀缺,即便是已有信息的涓滴下渗,也受到“筛查机制”的重重阻挠。

比方说1800年,你生活在墨西哥乡下的一座小镇,那么对外面的世界,你很难有太多的了解。当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日报或公共图书馆。即便你能认字,并有私人藏书,那么除去小说和宗教典籍,你的阅读材料也少之又少。一切印刷品都受到西班牙帝国的严格管理。

换成是当时的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情况也大同小异。

后来,现代学校出现,面向每一个孩子教授读写技能,传授基本的地理、历史、生物学知识,着实是一场巨大的飞跃。

而到了21世纪,我们被信息的海洋淹没了,就连审查机制都放弃了屏蔽,开始忙于扩散不实信息,或散布无关痛痒的内容,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现在,你要是生活在墨西哥乡下小镇,手头还有一部智能手机,可能光是阅读维基百科、观看TED视频、参加免费的网络课程,就能耗去你几辈子时间。

另一方面,若想用相互冲突的报道、掩人耳目的信息淹没公众,其实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操作。轰炸阿勒波和北极圈冰帽融化的最新动态,跟人们只有一个点击的距离,但是相互冲突的叙述之多,令人不知该相信哪个。

另外,同样在一个点击之外,还有其他数不清的内容令人难以专注,而当时政或科学显得太过复杂时,跳转到猫咪视频、明星八卦的诱惑就变得难以抵挡。

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教师最不必给予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他们已经信息过载了。人们需要的是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区分轻重缓急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将众多信息碎片结合起来,构成对世界的总体认知的能力。

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这一直是西方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时至今日,就连很多西方学校都怠于践行。教师专注于数据填鸭,同时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出于对威权主义的恐惧,素质教育学校对宏大叙述望而生畏。他们以为,只要给以大量的数据和丁点儿的自由,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而且,就算这代人没能整合所有数据,形成连贯而有意义的世界观,未来我们还有足够时间去整合。

事到如今,时间已经耗尽了。我们在将来几十年所作的选择,将塑造未来本身的模样。而我们只能基于当前的世界观作出这些抉择。如果这一代人缺乏全面综合的世界观,生命的未来将是一个任意结果。

02 重新发明自己

除了信息,多数学校在教学时,还太侧重一系列规定好的技能,比如解微分方程、编写C++代码、辨别试管中的化学物质,或用中文交流。但是,2050年的世界和就业市场中,人们需要哪些具体技能?我们其实不得而知。

有可能辛辛苦苦教了孩子C++,或是中文,到头来却发现,在2050年,人工智能编程完胜人类,而在新版谷歌翻译的帮助下,你可以使用普通话、粤语或客家话准确无误地跟人对话,哪怕你会说的只有一句“你好”而已。

那么,学校该教些什么呢?很多教学专家提出,学校应转而教授“4个C”——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和创造力(creativity)。

概括而言,学校应弱化具体技术能力,强调通用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应对改变、学习新事物和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平衡心态的能力。为跟上2050年的世界,你不仅要发明新的概念和产品,最重要的是,还得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发明自己。

因为,随着变化的加速,不仅仅是经济,就连“生而为人”的意义,都可能发生变异。1848年,《共产主义宣言》宣布:“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所指的,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架构。到2048年,实体和认知架构也都将烟消云散,或者说,消失在云端的数据碎片之中。

1848年,数以百万计的人失去农场的工作,涌向大城市的工厂。但到了大城市的他们,并不可能改变性别,或新增一种感官。一个人若能在纺织厂找到工作,很可能毕生就从事这个行业了。

到2048年,人们要应对的,也许是向网络空间迁移、不断流变的性别认同,以及计算机植入生成的新感官体验。如果他们的工作是针对3D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按分钟更新的时装,并从中获取人生的意义,那么,用不了十年,不光这个行业,可能所有需要这一级别的艺术创作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所以,25岁时,你在某个约会网站上的自我介绍也许是“女,25岁,异性恋,居于伦敦,就职于一家时装店。”

到35岁,该描述就变成了“性别不定,正接受年龄调整,新皮质活动主要活跃于NewCosmos虚拟世界。毕生使命:企及时装设计师未达之境”。

到了45岁,约会和自我定义都太过时了。你所要做的,只是让算法找到(或创建)你的最佳匹配对象。

至于从时装设计的艺术中汲取意义——你已经不可逆转地被算法超越,以至于回顾上一个十年的巅峰成就时,你感受到的不是自豪,而是尴尬。再者,虽然到了45岁,依然有好几十年的剧烈转变在前头等着你。

对于上述情境,请不要按字面解读。没人能预言未来的具体改变。凡是具体的场景,都可能跟事实相去甚远。若有人跟你描述21世纪中叶,而且听着像是科幻,那它大概是假的。若有人描述21世纪中叶,但听上去不像是科幻,那它必假无疑。

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细节,改变才是唯一确定的因素。

伴随如此深远的改变,人生的基本架构很可能焕然一新,不连续性成为它最重要的特征。

不知从何时起,人的一生就被划分为两个互补的部分:在人生的前半段,你积累信息、发展技能、构建世界观,并建立起稳定的自我认同。15岁时,即使你在家中种田(而不是去学校上学),你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也是学习:如何栽培水稻,如何跟来自大城市来的贪心米商讨价还价,如何解决与其他村民的土地和用水争端。

在人生的下半段,你依赖积累起来的技能去游刃世界,谋求生计,并贡献于社会。当然,即便到了50岁,你依然能就水稻、商人和矛盾纠纷学到新的东西,但这些只是建立在精心打磨好的技能之上的一种锦上添花而已。

到21世纪中叶,随着变革的加速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这种传统模式将告过时。人生历程将会分崩离析,不同阶段间的连续性越来越少。“我是谁?”这个问题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更复杂。

这有可能涉及到巨大的压力。因为,改变总是压力重重,而且过了一定岁数,多数人就不愿改变了。

15岁时,你全部的生活都在改变。身体在长大,智力在发育,人际关系在深入。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你忙着发明自己。多数青少年都心怀惴惴,但同时又激动万分。新的图景在你眼前铺展,世界等着你去征服。

而到了50岁,你已经不想改变,多数人放弃了征服世界——闯过,经历过,也厌倦了——你宁愿稳定点。为自己的技能、职业、自我认同和世界观投入了那么多,你可不想从头来过。为一件事投入的努力越多,你就越难放手,去为新鲜事物腾出空间。你或许依然珍视新的体验和细微的调整,但大多数人到了五十岁,就不愿翻新自我认同和个性的底层结构了。

这有神经层面的原因。不同于以往的认知,成年人的大脑其实灵活多变,但跟青少年比起来,还是缺一点可塑性。神经元和突触的重连格外吃力。

但在21世纪,稳定是你负担不起的奢侈。若要固守稳定的身份认同、职业或世界观,你就面临落伍的风险。鉴于预期寿命很可能延长,你可能要做上几十年的老顽固,对世界一无所知。为了跟上时代——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面上——你要能持续学习并重新发明自己。50岁“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更要如此了。

随着陌生成为新常态,你的过往经历,以及全人类的过往经历,都将失去指导意义。个人和全人类所要应对的全新局面越来越多,比如超智能机器、生物工程学人体、精准操控情绪的算法,快速的人造气候激变,以及每十年改一次行的需要。

面临前无古人的局面,什么事是该做的?

当你被海量信息所淹没,而且绝无可能全部吸收与分析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当深层次的不确定性不再是故障,而成为特征之一,你该如何生活?

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生存并繁荣,你需要很大的心理灵活度,以及强大的情绪平衡能力。你得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最擅长的东西,去拥抱未知。很不幸,教孩子拥抱未知并保持心态平衡,这比起教物理学定律或一战起因来,要困难得多。

坚毅的性格不是读一本书或听一场讲座就能学会的。通常来说,教师本身就缺乏21世纪所需的心理灵活度,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旧式教育系统的产物。

工业革命所遗赠给我们的,是生产线式的教育理念。

在小镇的中心,有一座大型水泥建筑,它被划分为很多相同的房间,每一间都配备成行的桌椅。铃声一响,你跟其他30个同年龄的孩子一起,在其中一间坐定。每个小时都有一个成年人走到里面,开始滔滔不绝。他们都是政府花钱请来的。一个人告诉你地球的形状,另一个告诉你人类的过去,还有一个告诉你人体的构成。

嘲笑这个模型很容易,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一点:不论过去的成就多么辉煌,它终究已经破产。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创造出可行的替代方法——加州郊外的高档社区或许会有,但能推行到墨西哥乡下、并能实现规模化的,肯定没有。

03 整个人类“系统”被入侵

所以,假如有一位15岁的少年站在我面前,而他正被墨西哥、印度或阿拉巴马州某所过时的学校耽误青春,那么我对他(她)的忠告是:不要太依赖大人们。

他们当中,多数人的本意都是好的,只可惜不了解这个世界。在过去,听大人的话相对保险,因为他们了解这个世界,而世界变化得也很慢。

21世纪就不一样了。随着变化的加速,你永远不能确定:大人告诉你的,是经久不衰的智慧,还是过时的偏见。

那么,什么东西可以依赖呢?技术吗?那就更冒险了。技术可以给予你很大的帮助,但若技术掌控了你的生活,你也许就被它利用,沦为了它的人质。

数千年前,人们发明了农业,但这项技术只养肥一个极小的精英阶层,却奴役了绝大多数人。他们从日出忙到日落,在烈日下除草、担水、收割玉米。这样的事也会发生在你头上。

技术本身并不坏。如果你清楚人生的目标,技术可以帮你去实现。否则,技术就会轻而易举地给你植入目标,掌控你的生活。尤其随着技术越来越了解人类,你可能会发现,你服务于它多过它服务于你。

你想必见过大街上,那些被智能手机牢牢吸住眼球的“僵尸”们。你觉得是他们控制着技术呢,还是技术控制着他们?

那你该依赖自己吗?

在《芝麻街》或老式迪斯尼电影里,这似乎是不错的台词,但在现实中,这就没那么管用了。就像《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里的莱利·安德森(Riley Anderson)一样,多数人对自己知之甚少,每次试图“听从内心”,都会轻易沦为外部势力的猎物。

我们脑海里的声音从来不太可信,因为它总会折射出外部信息轰炸留下的影子,更别提生物化学层面的设计缺陷了。

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的进步,人类最深层次的情感和欲望变得越来越容易操控,跟随内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危险。当可口可乐、亚马逊、百度或政府可以挑拨你的内心、操控你的思维时,你还能区分哪些是自我、哪些是营销吗?

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你先得努力了解自己的“操作系统”。知道自己是什么定位,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忠告:了解自己。

几千年来,哲学家和先知们都敦促人类,要了解自己。但在21世纪,这一忠告从未如此紧迫,因为,这已经不是老子或苏格拉底所生的年代,你所面临的,是严峻的竞争形势。可口可乐、亚马逊、百度和政府争先恐后地试图入侵你——不是你的智能手机,不是你的电脑,也不是你的银行账号——而是入侵你,以及你那套有机操作系统。

你或许听说过:我们生活在计算机入侵的时代,但这远非全部。其实,我们所生活的,是整个人类“系统”被入侵的时代。

就在此时此刻,算法们正监视着你。监视着你去了哪里,买了什么,见了谁。很快,它们就能监控你的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呼吸、每一下心跳。

他们仰赖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不断加深对你的了解。一旦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些算法就可以控制并操纵你,而你将束手无策。你将生活在《黑客帝国》,或是《楚门的世界》之中。到最后,这将是一个简单的经验问题:如果算法确实比你更了解你身心发生的一切,决定权就会落入算法手中。

当然,也有可能,你完全愿意让位于算法,任由它们决定你和整个世界。

要是这样的话,你大可以放松心情,享受人生。你什么都不用做。算法会打理好一切。

但只要想对个人存在和未来生活保留些许的控制权,你就得跑在算法前头,跑在亚马逊和政府的前头。赶在他们之前了解自己。而要想跑得快,你就不能负重。

所有的妄想都得抛掉——它们会拖你的后腿。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