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十周年汪涵公开道歉 传统卫视综艺如何夹缝求生

毕竟靠情怀留住观众不是长久之计啊。

作者:刘萱

“这十年来我做得还不够好,你们一个一个的离开,我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汪涵在《天天向上》最新一期“十周年特别节目”上,对主持过节目的历任“天天兄弟”说。

《天天向上》的主持群体“天天兄弟”成员在10年里历经了多次更迭,目前的汪涵、钱枫、大张伟、王一博的四人主持阵容中只剩下汪涵和钱枫是“原装”的。当节目组请回矢野浩二、田源、小五以及视频连线的欧弟。作为老大哥的汪涵说出这句话时,镜头一转,台下的观众一个个哭成了泪人儿。

两鬓都有些斑白的汪涵在节目里回首当年,换来的是当期节目以全国网0.67的收视率、5.66的收视份额,勇夺全国网同时段收视第一。随后“汪涵向欧弟说对不起”、“汪涵道歉”、“天天向上十周年”等话题也接连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虽然这招“情怀牌”确实管用,但一档节目已经到了要讲情怀的时候,也就是时候思考《天天向上》这类的传统卫视综艺节目是不是真的out了?

传统卫视综艺沦为真人秀附属品?

2008年《天天向上》创办之时,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已经开办11年了。同为脱口秀综艺节目,相比《快乐大本营》的娱乐路线,《天天向上》走的是文化向,节目定位是大型礼仪公德文化脱口秀。开播之后一直保持着高收视成绩,很快和《快乐大本营》并驾齐驱,至今都是湖南卫视的两大金字招牌。

作为一档定位就很“根正苗红”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在黄金档时间给人“讲道理”还能被观众喜欢,不是没有道理的。

十年里《天天向上》的节目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早期的画风还真是一本正经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游戏环节常常让人以为换台到了《开心辞典》的答题现场。比较有特色的是,每期节目中类似“小剧场”的中插短片,介绍中国传统礼仪,结合了很多湖南方言梗倒也让人印象深刻。

相比《快乐大本营》邀请嘉宾以明星为主,《天天向上》则主要以素人嘉宾为主。也据此做过很多反响不错的专题策划。例如“名校风云系列”,每期邀请两所大学的学生各自介绍学校的特色进行PK;“中国美女地理”,介绍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职业篇”介绍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生活……

《天天向上》的制作团队来自湖南卫视更早的一档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这档节目的播出经历就更坎坷,经历了数次停播复播。虽然知名度不如《天天向上》,但因为和湖南本土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在湖南本地具有相当高的人气。

事实证明这个团队做节目的特点是非常“接地气”,《天天向上》虽然是一档带“文化”属性的节目却并不枯燥。凭借节目环节设置,和几个主持人日渐磨合出的默契,即便嘉宾全是清一色的素人也能笑点不断。

但好景不长,2013年《天天向上》原制片人张一蓓出走湖南卫视并带走了大半幕后团队。为了保住这档节目,汪涵除了主持节目还挑起了节目制片人的重担。再出发的《天天向上》不能说失败,但肉眼可见的是,这档节目的定位开始变得不那么清晰了。

《天天向上》自主策划的专题明显变少,更多的承担起了配合湖南卫视新剧、真人秀节目的宣番功能。

特别明显的是,2013年湖南卫视着力抢占真人秀综艺市场开始,《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几乎以一年一季的速度播出。这种明星开会的真人秀节目,参演嘉宾一般在5到10位左右,全部要上节目宣番也要一两个月。《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在这些真人秀的宣传期内,分摊起了安排明星上节目的宣传任务。

彻底沦为湖南卫视推真人秀节目的工具。甚至在2014年《我是歌手》第二季回归的时候,《天天向上》还为《我是歌手》让出过三个月的黄金档时段。

虽然也有过一些引起讨论度的节目,类似请黄灿灿、南笙、张辛苑等网红的专题。但《天天向上》越来越像“二线咖”版的《快乐大本营》。原本节目定位中的“文化”、“礼仪”这些关键元素渐渐消失不见,可能只能从汪涵不时乱入的口头科普中感受到。

要流量也要深度 传统卫视综艺如何夹缝求生

卫视不再重视以《天天向上》为代表的传统卫视综艺了吗?

这一点或许可从播出时间的调整上品出些滋味。《天天向上》于2008年8月7日起每周五20:30在湖南卫视首播。而从2016年4月29日起,《天天向上》退出周五黄金档,调整至每周五22:00播出。到了今年,更是直接调整到周日十点档,4月22日起《天天向上》改为每周日22:00播出。

虽然制片人沈欣坚持表示,工作了一周,观众更希望在周五看一些轻松热闹的节目。到周日放松完毕了,最适合看《天天向上》这样能带给观众思考的节目。但需要了解的是,周五周六档向来是卫视头部节目必争之地,尤其黄金时段八点档更是C位中的C位。

参考近期湖南卫视的节目安排,周五八点档安排的是湖南卫视今年予以重望打造的《幻乐之城》;十点档安排的是明星真人秀《中餐厅2》;而周六的八点档也被湖南卫视的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占据。

卫视对于一档节目播出时间的安排或许直接与收视率挂钩,但在视频平台节目选择多样,移动设备人手N台,观众收看习惯的改变的情况下,收视率对于判断一档节目的生命力又有多少参考意义呢?

更有效的判断的方式就是身边有没有朋友讨论、上没上热搜。或许这样的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但是做节目不是孤芳自赏,没有讨论度和关注度就等于失败。

真人秀综艺在理解观众感受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淡化了主持人的存在,让观众尽可能的多看明星的表现,能够稳定的吸引粉丝群体观看。相比之下《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这样的“万金油”节目,每期嘉宾的流量几乎就决定了这一期播出情况。

同时节目的话题度也非常重要。例如今年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虽说节目内容本身我们难以从表演专业上评判。但这档节目对明星不留情面、点评辛辣,每一期都能把一两位嘉宾变为网络上的话题人物,确实在节目的传播上取得了成功。不过对于一档老牌节目来说这个方法未必适用,你能想象汪涵、何炅这样的“老好人”形象主持人在节目上为难嘉宾吗?

或许汪涵也感受到了在卫视做一档老牌综艺节目的局限。2016年开始试水网综,推出了脱口秀综艺《火星情报局》。借用网友的评价,整个节目“像一个人数更多的《天天向上》”。

也有不少人提到《奇葩说》或许是在网综时代的2.0版本《天天向上》。充分发挥了主持人自身的优势,有阅历,有观点;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嘉宾,有个性,会表达;每期节目主题贯穿全集,尺度大但有深度。

《天天向上》这样的传统卫视综艺没救了吗?《天天向上》首先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做一档周日版的《快乐大本营》?还是一档含蓄版《奇葩说》?毕竟靠情怀留住观众不是长久之计啊。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