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送给人民币国际化16字方针

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保持低调、有所取舍、持之以恒、避免摇摆”。

图为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来源:视觉中国

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谈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指出,要“保持低调、有所取舍、持之以恒、避免摇摆”。

他在出席“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时说,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工作,调子唱得太高,反而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想,所以要保持低调。其次,有所取舍,什么都想要往往是做不到的。第三,持之以恒。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市场的最后选择,如果政策总变动的话,市场可能不会有太多信心。最后,避免摇摆。主观上我们都不想摇摆,但客观环境出现变化后,要有应对之策。

周小川提到,关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国内外都有很多不同意见,其中主要在于利弊比较。就他个人来看,利弊分析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理论学派,过去的经验不一样、遇到的例子不一样,想谁说服谁是很难的,这在其他改革方面也一样。但趋势是明显的,做利弊分析时要注重长远,人民币国际化从长远看是有意义的。

以下为周小川发言实录:

01

国际形势是重要动因,人民币国际化有所波动并不奇怪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许多进展,这跟政策的推进有关,也与整个金融界特别是商业银行、国开行、国有银行以及证券市场的推进有密切关系。但人民币国际化还是比预料中来得早。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没有多少人预感到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走得这么早、这么快,这还与一些其他因素相关。打一个比方,足球比赛中一个球队赢了球,可能是球队在这一段时间训练得比较好,技术有所提高,掌握了新的技艺;但也可能是对手状态不好、有伤病,或者出于心理因素、运气因素,导致球队赢球。有时球队对于比赛的计划是只在小组赛赢一两场就可以,但实际上种种因素下这支球队很有可能小组出线。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认可人民币加入SDR,可能也是这么一个过程。

具体来讲,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产生了一些动摇。但是这种动摇可能只是阶段性的,一段时间过后,美元可能又会表现得比较好。危机期间,美元表现比较差,一直不太稳定,出现了许多囤积现金的现象,使得美元全球流动性短缺。另外,美国金融风暴由次贷危机引起,当时暴露的问题也比较多,大家在信心上对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有一定的动摇。所以说,美元情况不太好,国际市场开始寻找其他货币。

这样的情况下,还发生了几件事。在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的时候,美元贸易融资和贸易结算都出现了问题,有些进出口货物停在港口上没钱支付,特别是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其实货物没有什么问题,而是美元流动性出现问题。在上述几个情况下,人民币表现比较好,所以这些因素也值得一谈。未来,随着美国经济的恢复、大部分西方经济从本次危机中逐渐走出,情况又有新的变化,其状态不见得继续不好。

还有一个趋势,美国在最近若干年开始比较倚重金融制裁。过去,国际上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有政治解决途径、外交解决途径、军事解决途径。上个世纪,各国可能没怎么使用过金融制裁途径,但是现在金融制裁变得比较普遍。金融制裁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及支付结算货币的作用:一方面,大家会抱怨制裁决策是否公平;另一方面,被制裁国家的支付、自由市场交易乃至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问题,会寻找其他货币解决问题, 尽管有可能这些国家并不觉得其他货币在各项评比上强于美元。

从储备货币角度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多元化,即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元还是最大的篮子,所以很多国家的储备货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元,但是这些国家不愿意只储蓄美元,他们会储蓄一部分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英镑,也会开始考虑储备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它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的动因。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有所波动并不奇怪。就像体育比赛,结果不一定永远一致,各球队有时输球有时赢球。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直线前进,而是有时候走得快一点,有时候走得慢一点。但从长远来看,从中国经济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前景的。

02

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有意见要慢慢提

货币国际化其实没有太明确的规则。实际上,IMF审议哪些货币可以进入SDR的时候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汇率机制,汇率机制不能太离谱,IMF要求执行浮动汇率。但IMF并未要求100%自由浮动,起码是浮动汇率即可。其次,IMF要求货币可自由使用。可自由使用是不是意味着可自由兑换?这两个概念不完全相同,但是比较接近。IMF要求的可自由使用也并不是100%可自由使用。在自由使用过程中,总还有一些地方会有各种各样的管理或监测。最近全球有一些评比,选出金融和商业最自由的国家和地区。一般最后的评比结果都是,最靠前的都是小国、岛屿国家甚至是避税港,我国的香港也比较靠前,但大国不可能太靠前。美国搞反洗钱、跨境交易的时候也要监测,出了问题还要处罚。另外,美国将会进行更多金融制裁,金融制裁后其对金融交易的管制会更加严格。

对于中国来讲,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更强调实体经济领域的自由使用。所谓实体经济自由使用,在贸易、投资、旅游这些方面比较明显。大部分金融市场的交易也是可自由使用的,但是有一部分还在发展之中,对于这一部分我们还有一定的顾虑,其不一定有太高的自由度。

另外,中国也像世界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一样:首先,我国也有反洗钱、反恐融资的需求,以后还会更严格。其次,我们也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将会更加欢迎中长期资本流动,而不太欢迎或者有区别地对待短期、超短期的投机性金融交易,特别是短期金融衍生品交易。对于这次金融危机中的CDO、CDO^2、CDO^3这类衍生品,我们要保持谨慎态度。所以人民币基本上是可以自由使用的,我们还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自由使用的程度,但也不是100%。

再者,我们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有些意见。在过去中国比较弱的时候,我们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没有太多发言权,也没有过多参与。当前我们参与了一些国际规则,但我们也不觉得这些规则特别公平,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又强调我们坚决支持多边主义,不管国际上制定的规则是不是最理想的。讨论归讨论,运作归运作,实践中我们还是跟着国际上的规则和共识走的。这就很像体育比赛,比如说打羽毛球。我中学时候就打羽毛球,那时候没场地,我就自己想办法画场子搭球网。羽毛球网高1.524米,这个数字很奇怪,带小数点还不好记,每次量的时候也不好量。后来我就弄清楚了,羽毛球是英国人发明的,1.524米正好是5英尺,是英式单位换算过来的。我们打球,画1.524米的长度太过复杂,改成1.5米、1.6米行不行?这些规则都是可以挑战的,但修改规则之后我们还参不参加国际比赛?参加国际比赛,不按人家的规则来,怎么参加?

规则只要一改肯定有差别,但不见得差别那么大。比如说羽毛球网,1.524米和1.5米肯定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人家定了规则,你就按规则去练习,去研究战术和技能,这也是可以的,因为最终体育比赛比的还是人的健康、素质、反应、体力这些。所以对于一些国际规则,即使有很多讨论和不满,我们也可以去适应。对于现在的国际规则,对于IMF和国际清算银行特别是对巴塞尔协议,我们有一些不满。巴塞尔III要求资本充足率提高、要求资本缓冲等,我们对这些都可以有意见。但现在国际上这样规定,中国的银行也在国际上有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想要参与市场就必须遵守规则,改变规则的意见可以慢慢提,大家都可以讨论。最近国际规则也改了不少,比如排球、乒乓球的规则等,但是都经过了很多年。我们说人民币可兑换和可自由使用,都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特别是像汇率机制,这都是非常大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记住,中国的队伍要在国际上参与竞争,而竞争最主要的就是竞争条件要平等。

03

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利弊要注重长远

国际国内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主要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比较。究竟人民币国际化有哪些利弊?最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个人的看法是,利弊分析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再怎么分析,经济学家们都无法达成一致,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理论学派,每个理论学派使用的假设也不一样。即使不是理论分析,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也不一样,遇到的例子也不一样,所以最后都很难被说服,在许多其他改革开放问题上也是这样。但是趋势还是很明显的:过一段时间,随着实践的变化,利弊分析的角度会不断演变,潜移默化之中利弊分析会发生移动。

我们强调,利弊分析要注重长远,因为长远跟短期往往不一样,注重短期可能忽略长远的观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从长远来讲有重要的意义。以伊春市的发展为例,砍伐树木可能挣钱快,国家也有需要。但是真正的青山绿水才是从长远来看的金山银山。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也是这样,

最终来讲,不管金融界人士怎么看、学界怎么看,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领导人怎么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发展还是取决于上层意见。

04

提高金融开放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大支撑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或者人民币的自由使用、汇率机制不见得跟金融开放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国际上也没有相关条款,要求货币走向国际化的国家一定要在开放中做出哪些体制上的安排。但是既然货币要国际化,国家的金融市场必须具有开放度。某一部分国内市场只有人民币可以进入而美元不能进入,这是肯定不行的。所以金融市场要有比较高的开放程度,才能使人民币具有可自由使用性。

市场开放了以后,就涉及到市场准入问题。市场准入跟市场开放是有差别的,因为也有一部分金融市场准入是金融服务业相互开放,是把市场和盈利机会也让给别人的过程。但总的来说,这应该还没有直接的联系。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在金融开放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各大商业银行都做了很多工作,这里分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和若干国家发展货币互换,美元状态不太好,国家也互换了一部分,但是并未与韩国、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互换,所以这些国家就找到了我国。现在我国已经做了很多互换安排,包括与英格兰银行、欧央行的合作。人民币在结算方面也有发展。有了贸易结算和投资方面的使用,就可以发展清算行。很多商业银行在清算行业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有一部分外资银行参加了清算行的业务。再往后是发展人民币和外币的直接交易,我们跟许多中小币种都已经有直接交易了。此外,我们欢迎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储蓄或商业性储备,会对其投资做出便利的安排。像“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国际项目方面的融资、贷款等,都可以使用人民币。

在此基础之上,2014年我们开了“沪港通”,之后有了“深港通”和“债券通”。现在旅游中的人民币使用越来越便利,但是旅游业的人民币使用起步比较早,2000年以后就逐渐开始了,之后也一直在慢慢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做得已经很多了。

05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四点注意事项

第一,要保持低调。因为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关键在于市场参与者要愿意使用人民币。所以,我认为不应把曲调唱得太高。另外,人民币国际化是比较长期的任务,如果曲调太高,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想。过高的曲调和在人民币自由使用在各个领域中所占的比重也有点脱节,不应说太多。

第二,要有所取舍。想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肯定要推进人民币自由使用、汇率机制改革,而由于各方的利弊分析不完全一致,就必然要选择一部分、放弃一部分。什么都想要,往往是做不到的。但是这有两种情况:其一,理论分析没分析清楚,所以想同时实现有冲突的目标。这一点有点像蒙代尔三角,它在经济政策上的结论并不见得那么严格,但是它表达了一个很好的精神,即一个国家不能好的事情都想要。有时候两件事之中只能要一件,硬币扔下去,只能要这面或者那面;三件事之中,只能要两件,三件事都想要是不可能的,经济学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其二,存在一些逻辑不是那么清楚的外行。对于这些人,要求不能过于严格,要提示其必须做出取舍,不能什么都想要。

第三,要持之以恒。很多事需要坚持多年才能逐渐出现结果,不能隔两天就变,把一些制度性安排当做调控性工具是不行的。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市场最后的选择,如果政策不稳定,有太多变化,市场对人民币恐怕就不会有太多信心。另外,从多元化储备组合和储备货币的角度来看,政策不稳定也会让市场觉得难以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固定汇率就是好事。亚洲金融风波的时候,泰国使用固定汇率,缺少调控机制,导致货币贬值很快。

第四,要避免制度安排出现摇摆。主观上来讲,大家都说我们对于政策不想摇摆,但客观情况会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也有时候强劲有时候下滑。之前有讨论认为,国际贸易出现这么多问题,有可能有一些破坏性的变化也有一些颠簸性的变化。出现这些变化以后,我们要采取对策,但是我们的对策要注意各个方面。对一些变化,如果做出摇摆性安排,恐怕会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比如对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就会出现不利影响,但这在实际上难以完全避免。经济社会都是面临着“可控的变量少而要应对的问题多”的局面,过去也有一个定理说,不可能用N个变量去调整N+1个目标。所以控制变量变少的时候,人们往往想要寻求各种各样的不同用法,这些用法都有可能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一些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总之,从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在金融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要有力维护,要深入研究,特别还要做出长远安排,使这件事能够办好,能够和我们中国经济的繁荣昌盛一起成长。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中国经济金融在全球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