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开建
喜剧跟其它类型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同一个作品,一拨人被逗得哈哈大笑,乐得前仰后合,一拨人却如坐针毡,满脸尴尬。喜剧最常用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就是能不能逗人发笑,笑了才算是喜剧嘛,不笑又算哪门子喜剧?可是,有时候会是这样:一拨人觉得非常可乐,一拨人却觉得完全不可乐,这样的情况,你该如何评判它?
一、好笑是不是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
喜剧喜剧,笑了才算成功,因此好笑就是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是吗?
不是,好笑是检验喜剧的第一标准,却不是唯一标准。
因为,逗人发笑的手段有很多,屎尿屁、伦理梗、扮丑卖弄傻相,都可以逗人发笑,一个构思巧妙的喜剧故事也可以让人发笑,低俗低智的人物行为可以让人发笑,高明巧妙的喜剧设计也可以让人发笑,同样是笑,两者之间却是云泥之别。
笑,有三六九等。没错,笑就是有三六九等,不是仅仅笑了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制造笑料的手段决定了我们喜剧的水准,靠低俗获得的笑声和靠智慧设计获得的笑声当然是不同的,他们是有等级之别的。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有三六九等,因为观众的学识、认知、审美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对于喜剧欣赏水平的不同,如果你对此不同意甚至说些所有观众都是高明的这类鬼话,要么你是在装傻要么你是真傻。不然,烂片为什么经常有很高的票房呢?你以为这是创作者的成功吗?你以为这是电影营销的成功吗?别逗了,这是观众的成功。
把笑当成是喜剧成功的唯一标准还是第一标准,这是喜剧作者们要思考的问题,当成唯一标准,那么你甩开膀子逗人发笑就行了,挤眉弄眼、装疯卖傻、屎尿屁、荤段子,一勺烩就行,保证好使;如果你把笑当成是第一而不是唯一标准,你就要同时考虑笑之外的东西,你要考虑笑的质量,那你就要把心思花在故事设计上,花在喜剧结构的设计上,靠故事搞笑,而不是处处想着抖机灵。
二、喜剧为什么难写
喜剧难写,难在哪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永远写不了喜剧,对于很多喜剧作者来说,可能永远写不出高明的喜剧,这在他还没有接触喜剧写作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里有难以逾越的两个鸿沟:
1.感觉
这要看你对于喜剧的感觉,也就是对于喜剧的感觉必须对,对了,你才能从事喜剧写作包括喜剧表演。感觉这东西很难讲清楚,但就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这些讲不清的东西。香港冷面笑匠许冠文,大学毕业后一开始是在电视台里的《欢乐今宵》节目组做访问、翻译的工作,他经常看到杜平、肥肥、梁醒波等人表演喜剧,时常被他们的喜剧逗乐,当时梁醒波对他说,你看你这样的,带个眼镜斯斯文文的,你这辈子都做不了喜剧的,你不适合搞笑。后来许冠文在看喜剧节目的时候,经常提一些意见,当时的导演蔡和平说,你觉得不好笑,你意见多,干脆你写好咯!于是许冠文真写了几段笑话,没想到他写的笑话拍出来后大受欢迎。
感觉这东西,也许就需要那么一点点,但是没有这一点点,再怎么努力也不灵。
2.技巧
即使有再高的天分,也需要靠技巧来完成艺术的创作,技巧的打磨是作者们终生的功课,尽管它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必备的。喜剧技巧的打磨和提升,无非是三个方面:1看2写3琢磨。看,一定要看最优秀的喜剧作品,多看反复看优秀的喜剧作品,只有你看到了优秀的喜剧作品,你才知道真正的好东西是什么样的,不然,你连优秀的喜剧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或者把很low的喜剧当成优秀的喜剧,你如何还能写出好东西?写,这个自然不必多说,多写当然很重要,但花一年时间反复雕琢一个作品所学到的东西,比一年写十个作品学到的东西要多的多。所以,写要考虑量更要考虑质。琢磨,之所以把琢磨单独拎出来,是因为它太重要,虽然看和写的过程中都必须有琢磨,但是创作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在创作之外,就是你去生活中发现创作的材料,这些都是琢磨的功力。不然,仅仅有技巧,却不知道写什么,也算不上是个优秀的作者。
三、不同类型的喜剧作品写作方法不同
杀鸡用鸡刀,杀牛用牛刀,碎墙用大锤,挖坑使铁锹,干什么活使什么家什,干不同的活使用不同的方法,这是多么朴素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作者不懂。
相声有相声的方法,小品有小品的方法,电影有电影的方法,一旦你乱用,就变成了事故现场。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包括一些有些名气的喜剧作者也乐此不疲。把小品当成相声写,三四个人往舞台上一站,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一顿干聊,还聊得特没劲。把电影场景当小品写,为了达到搞笑的目的,让人物脱离原本的性格,做出出格的动作,说俏皮话,场景里时不时插入一段音乐,来达到所谓搞笑的目的。
相声、小品、情景喜剧、喜剧电影,虽然都是逗人发笑的,可是因为类型不同,所以必然方法不同,这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系统当然就有不同的规则在里面,在各自的规则里,它们是不兼容的,是不通的。比如,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主要通过语言逗人发笑,而到了小品这里,小品里有了表演和故事,那么如果你只是三四个人站在那里干聊,除了互相贬损、片汤话,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故事,这就浪费了小品这个类型。
小品,因为也是舞台艺术,所以非常怕冷场,怕观众没反应,所以都尽可能分分钟抓住观众,演员要使出浑身解数要么在动作上,要么在台词上,都要把笑料做足,至于人物是否立体,情感是否充沛,因为小品时长限制,所以无法完全兼顾。
可是到了电影这里,电影讲的是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故事里有立体的人物,有具备张力的人物关系,如果为了达到搞笑的目的,让每一个电影场景都是按照小品来写来演,那么作为电影最基本的故事将会被最大程度的破坏,人物性格扔一边,人物关系不推进了,起承转合没有了,故事变得散乱、有头没尾,最终,一部电影变成了小品串烧。
四、喜剧写作从哪里入手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喜剧写作的技巧,那么就是去建立喜剧的逻辑,所谓喜剧的逻辑就是一种看似荒唐的逻辑。靠适度的巧合和夸张,建立一种看似荒唐的逻辑,然后以此建立故事结构,这就是一个喜剧结构。
该怎样建立这种喜剧的逻辑呢?什么是看似荒唐的逻辑呢?
喜剧的逻辑,是一种非线性的逻辑,线性逻辑下产生不了喜剧。先说什么叫线性逻辑,解数学题,由A开始推导到B,由B推导到C,这是线性的,是纯逻辑思维。而非线性逻辑,就是必须在原有逻辑线之外制造另外一条逻辑线。比如,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是由A到B再到C,但是我找一个完全不相干的Z放在这个逻辑线之外,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从A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到C,但是我在这里利用一个荒唐的因果关系N,使得逻辑线一下子从B跳到了Z。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制造了喜剧。而这个N,就是一定程度的巧合和夸张。
比如,小明去小刚家要债,按照正常的逻辑线走,他应该是经过一番周折没有要到钱,或者要到了钱,但是我们寻找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在这个逻辑线里的点,也就是第二条逻辑线——小明不仅没要到钱,反而又借给了小刚很多钱,而且对小刚还非常感激。然后,我们靠巧合和夸张,让第一条逻辑线轻松的跨越到第二条逻辑线上。
到了这里,可能很多作者就会说,你说的这个不就是戏剧的思维吗?戏剧设计不都是如此吗?非也!如果,我们从第一条逻辑线慢慢过渡到第二条逻辑线,这就是正常的戏剧思维,这里面有坚实的逻辑,有坚实的因果关系。但是在这里,我们是从第一条线很快的过渡到第二条线,利用正常的逻辑根本无法完成,于是我们利用巧合和夸张让其过渡到第二条线。
举个形象的例子,火车变换轨道,如果火车降速慢慢切换轨道,那么这就是正常的戏剧逻辑,如果我们让火车不降速,直接变换轨道,怎么办?我们在轨道上直接扔上两条绳子,让火车一下子变过去,这就是喜剧的逻辑。有人说,利用绳子让火车变换轨道不可能!对,正因为不可能才是喜剧,这个变换轨道的绳子就是巧合和夸张。所谓的喜剧逻辑,就是这种非线性逻辑,就是弱逻辑,但弱逻辑不代表没有逻辑。
所有的喜剧一定都有喜剧结构吗?不一定,但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可能是喜剧结构,可能不是喜剧结构。嗯?不是喜剧结构还是喜剧吗?
是,不是所有喜剧都有喜剧结构,但它却也是喜剧,因为这里还有一个词叫喜剧手法。
我把喜剧分为两种,一种是具备喜剧结构的,比如《疯狂的石头》《一条叫旺达的鱼》。一种是具备常规故事结构,使用喜剧手法的故事,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野蛮女友》。无论是爱情的、悬疑的、还是科幻的,如果你加了喜剧手法它也是喜剧。怎么使用喜剧手法,也就是在常规故事结构里,在部分桥段,部分场景,部分台词里,使用喜剧技巧,当然具体到桥段的设计,台词的设计,也是需要结构的,也需要建立喜剧的逻辑。只是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部分,一定是部分使用,如果全部使用,它必然破坏正常的故事结构,小品式电影就是一个反面案例。
五、喜剧的认知和审美
对于喜剧的认知和审美决定了喜剧作者的上限,提高喜剧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对于喜剧的认知和审美不提高,那么你永远做不出有质量的喜剧。你想做出有品质的喜剧,那么你必须得知道品质喜剧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认为装疯卖傻,扮娘娘腔,说俏皮话,耍宝,场景里随时插入好玩的音乐,这样的做法就是最好的喜剧,那么你的喜剧作品的也必然就被你的认知限制在那里。
有些人连八百字的作文都写不通顺就开始当电影导演拍喜剧,把喜剧电影创作当杂耍一样简单,这分明是在亵渎电影、亵渎喜剧。电影是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如何能够主导一部电影,如何有能力创作一部电影?对他们来说,比起祸害电影,多读书,多看好片子,似乎更有意义。有些相声、小品演员,自认为在相声、小品里的那一套好用,放在电影里也好用,于是在电影里总是憋着一股劲老是想着逗你笑,可是这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你的表演让人物脱离了人物,为了搞笑你让人物跳出了人物去咯吱观众,这种自认为高明的手法实际上非常拙劣。
表演最大的失败,是让人感觉出你是在表演;搞笑最大的失败,是让人感觉出你是在搞笑。
好笑,对于一部喜剧作品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因为笑是有质量的,如果为了达到最大的喜剧效果,而扔掉人物、结构、情感,甚至基本的审美,那么这样的笑就是廉价的,这样的创作是拙劣的,尽管很多观众看不到这其中的问题,但是作为创作者一定得知道优秀的喜剧应该是什么样的。
观众可以按照他的个人口味来评判一部喜剧作品的好坏,但是喜剧作者若把观众最低的欣赏水平当作喜剧创作的最高标准,那就妄谈创作什么优秀的喜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