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香港再上市

地产服务生的资本图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股退市两年后,易居开启了香港上市之路。

7月20日周五,易居企业控股(02048.HK)(下称易居企业)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当日收于每股14.18港元,跌幅1.39%。

实际上,这是易居企业两年前从“退美回A”潮中私有化后,再度投身于这场“港股上市潮”。

但这个时间节点却并不那么友好。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已冲至全球首位。截至2018年7月4日港股共新增103家上市公司,除去3家通过介绍方式上市的公司,共75家企业遭遇破发,破发率高达75%。

时间倒回到11年前。2007年,前身为上海房屋销售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易居(中国)控股”的“易居中国”登陆纽交所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房地产经纪概念股。

2015年前后,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基本面和财务状况等估值产生差异、部分中概股在美涉嫌会计欺诈导致信任危机、国内股市的暴涨的种种原因作用下,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估值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5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里就有20余家启动私有化退市回A,彼时的“易居中国”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6月9日,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宣布正式启动私有化战略,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内部重组。

2016年8月12日,易居中国正式从纽交所退市。按照其最终私有化的每股6.85美元收购价计算,当时易居中国的市值约为9.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而另一家在A股上市的房地产综合服务商世联行,彼时市值已突破150亿元。

退美回A的易居中国却恰好遇上国内的证券市场的新一轮严管。2016年6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重组上市迎来最严监管,随后的一年内各类监管令密集下发,易居中国就此与回A的时机擦身而过。

如今,易居企业终于又叩响了港交所大门,但这次背后绑定了多家上市房企。

易居企业于7月10日全球发售股份共3.22836亿股,其中10%于香港发售,90%面向国际配售。公告称,香港共收到认购236.625万股,相当于在全球总可共认购股份总数的7.3%;国际发售下共认购2.991735亿股,相当于在全球总可共认购股份总数的92.7%。

最终,发售价被定为每股14.38港元。按每股发售价计算,本次集资净额约44.339亿港元。公告显示,所得款项中约28%用于数据系统所覆盖行业部门及分部、约26.2%用于一手房代理服务、约23.3%用于房地产经纪网络服务,这也与易居集团的主营业务一致。

拉来26家知名房企入股、背靠阿里巴巴等四家基石投资者,国际机构投资者的超额认购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易居企业控股的信心。

一周前公布IPO定价的弘阳地产(01996.HK)在香港接获的认购股份仅占其香港公开发售可供认购总数的18%,最终定价2.28港元,集资净额约17.12亿港元。

4月26日,易居企业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详细披露了其近三年的营收结构、股东及客户信息等内容。

招股书的测评及排名服务板块显示,易居企业在完成相关报告或排名后提供增值服务,由此从测评及排名服务获得收入。

上述所指的排名服务即易居企业旗下的品牌“克而瑞”,定期发布5类排行榜,涉及房企销售、运营收入等内容。2015年至2018年3月31日,易居企业为前五大客户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1.7%、36.6%、44.1%、47%;且收入的22.3%、26.9%、35.1%、33.8%均来自其最大的单一客户恒大。

这也暴露了易居企业过于依赖单一大客户的事实。招股书中显示“我们的绝大部分收入集中产生自数家房地产开发商”。这对于一家上市企业而言存在隐患,任意大客户的退出或合作范围的缩减,都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

易居自称“地产服务生”,在家企业可能是地产经纪服务领域最会玩资本运作的,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它今后的经营走向如何,还有待观察。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