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下半年或有两次降准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下半年央行还将实施1次至2次降准,公开市场投资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将继续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今年上半年金融环境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严监管、紧信用、宽货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回顾上半年,王青表示,首先,央行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过程中,持续推进金融严监管,资管新规、金控新规及银行流动性新规等各类监管措施相继落地。由此,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逆周期调节为主要目标的宏观审慎支柱开始发挥功效,M2和社融增速持续回落,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和融资渠道收窄带来“紧信用”效应。4月份之后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即是信用环境收紧带来的直接影响,打破“刚兑”开始出现在实体经济去杠杆过程中。

其次,上半年在“严监管、紧信用”背景下,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中性主基调的同时,开始向偏松方向微调,具体体现为货币市场利率边际下行,流动性管理目标从“合理稳定”转为“合理充裕”。主要政策工具是连续实施三次普惠、定向和置换式降准,旨在“严监管”过程中防范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在“紧信用”环境下弥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短板,同时也为表外资产顺利回表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货币政策向中性偏松方向调整并不代表全面宽松,持续处于历史低位的M2和社融数据并未显示大规模放水迹象。

由此,王青认为,上半年金融调控体现为宏观审慎政策执行力度加大与货币政策向偏松方向微调的新组合。

展望下半年,王青表示,下半年存在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的风险,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也将有所加大。预计下半年监管层将继续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

王青认为,“严监管”的政策方向仍会延续,这直接服务于防风险的核心政策目标。另外,下半年货币政策有可能进一步向偏松方向调整,“紧信用”状态不会明显缓解。

在王青看来,由于下半年GDP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外部环境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做出适当反应能够起到稳定预期和必要缓冲作用。由此,预计下半年央行还将实施1次至2次降准,公开市场投资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将继续处于合理充裕状态。尽管下半年伴随美联储持续加息,央行有可能小幅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货币市场利率仍将处于偏低水平。

王青认为,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周期已进入下行阶段,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持续处于低位,而稳定宏观杠杆率、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目标也对大规模信用扩张形成制约。因此,下半年“紧信用”状态不会明显缓解,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还将继续发生。不过,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背景下,预计监管层将继续出台相关措施,缓解市场紧张情绪,避免违约蔓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要把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并辅之以“从严房地产调控+强化资金流向监管+差异化利率”的组合政策,以实现稳增长、防风险的均衡目标。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也为我国货币政策增强独立性创造了条件。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