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腾往事

关于汉腾汽车,业界再起舆论风波。

最近,关于汉腾汽车,业界再起舆论风波。

总体来看:质疑声众,赞之少。最犀利的质疑声是:汉腾“跑马圈地”和由此带来的“产能规模大跃进”。其次是,正式正面质疑汉腾所标榜的融合式研发体系。

而与此对应的论据是,第一,汉腾实际的销量远远跟不上产能的扩张,扩张意在何处;第二,汉腾汽车的故障率较高,品控值得商榷。

下文是我去年写的一篇长文,由于舆论再临汉腾,故今日温故以下,时移世易,可能会有不到之处,也请多多批评。

文 | 张驰有道

2015年之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汉腾,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只是位于江西上饶的一个大工地,工地也大到当地人根本猜不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只知道这间企业将给他们带来不可预估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工地里面干的热火朝天,成百上千的小工忙的汗流浃背,连同地方政府,即使在时间进入深秋凉爽的天气下,依然热情高涨。

跟汉腾这个厂区有500多公里的地方,是众泰汽车的金坛厂区。众泰汽车在浙江起家,跟汉腾的业务一样都是造汽车的,但是人家的车已经卖了10年,就连基地也有五个了,气派的办公楼上还镶着一个红彤彤的大写“Z”的LOGO,生意在有些年份还做的风生水起。

那个时候,作为还未取得乘用车制造资质的“跃跃欲试者”,汉腾人一定羡慕过坐在大会议室里吹着空调、研究品牌与市场战略的众泰。然后,积极谋划着与众泰汽车在品牌策略方面,采取怎样不同的差异化之路。

毕竟,这些年来,由于并没有脱离“山寨”的低级趣味,加上市场与产品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尽管去年销量不错,但在今年众泰却遭遇着市场的困厄。

那年,贾永宁应该还在长城汽车,她或许并没有想到后来会从服务了十几年的老东家,跳槽到汉腾汽车出任品牌与公关部部长。十几年的经验和大型品牌公关活动项目的策划执行,让她开始成为汽车品牌与公关界新金花之一。

果然2016年,在汉腾汽车品牌发布后的第五个月,在汉腾拿到杭州G20峰会指定用车之一的资质后,贾永宁及其团队成功地完成了汉腾X7的重磅亮相任务,为开展X7上市和拓展业务拿了一个护身符。

就说当时,他们在汽车品牌营销界做出点眉目后,仍要面对媒体和自媒体“市场还需要一个新品牌吗”的质疑,也生怕他们把汉腾与众泰绑在一块。直到X7在市场上获得月均5000台的销量“证书”时,刻薄的人依然在原地摇头晃脑地扮演着私塾先生的角色,他们的唾液在风中飘。

01

八十年代末,最先动起来的是合资车企。之后的很多年里,北上广浙苏鄂东三省等几乎都开始围绕技术消化吸收和建立零部件生产体系做工作。民企也开始蠢蠢欲动,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很多民企为了拿到造车资质不断奔走。

加强汽车配套零部件体系的建设,催生了大量浙江名企。1992年,主营业务集汽车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和汽车钣金件生产的铁牛集团成立。

几乎同时,在摩托车领域玩得666的“舒服哥”也萌生了进军整车制造业的打算。还有亚太机电、瑞立集团、骆氏集团以及再早些年的万向鲁冠球,近几年全面进军汽车业的银亿股份等,他们做的都不错,在全国各地投资,甚至走出国门,并买买买,构成了汽车业的浙江军团。

当时并没有什么汽车浙军的概念,都是一帮“没有实力做大事,只能从小事做起”的淘金者而已。后来,在吉利“鲸吞”沃尔沃之后,媒体才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围绕汽车制造业不断扩大的浙江版图,才把吉利、万向、铁牛等统称为汽车浙军。

汽车制造“国家队”和“地方队”,甚至很多零部件供应商,一开始也是很看不上这些泥腿子的,觉得一无名气,再又是刚刚成立,三则造汽车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这么多年都没有开发出一套发动机核心技术,管理上也简单粗暴,不管是“造白菜价汽车”,还是“造国人喜爱的汽车”,从来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后来,他们发现这些“泥腿子”造汽车比他们花头多。没生产资质,并购一个有资质的;没生产线,一条不够买两条;没技术,并购欧洲百年车企,实在不行整合资源。跟合资车斗,用性价比砸;跟自主斗,打价格战;跟豪车斗,高仿你没商量;抢市场,你没他们吃得了苦,放得下身段......结果,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四五六线的地盘被他们冲的七零八落。还有的老牌国企、合资车企的高层都跟着他们干了。

一时间浙商风光无两,不得不说,浙江土豪太多,这里面的一些公司上市时,除了机构投资者,就连自然人股东,出手就是几千万、上亿。

目前,中国车市虽然每年以2000万的量级增长,产能有过剩的客观存在,但千人不足200台的数据明明白白地显示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最多了,一二线城市饱和了,我们去广大的三四五六线。

这个发现决定了众泰的产品和品牌战略方向,也改变了中国车市的竞争格局。

铁牛集团的应建仁应该觉得:我必须要造整车,这是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2003年的时候,还在国企任高管的吴建中被调回缺人缺钱缺技术的众泰汽车,他的创业过程就是一个深深忧虑的过程。机会也不是没来,后来军人出身、当过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表的吴建中硬是通过三次“借壳”,光荣地完成了他在众泰汽车的使命。

万事开头难,但好像中国的事情,所有的困难都是在饭局上打开局面的。吴建中听说,台湾地区的一条丰田特锐车型生产线因为财务原因打算出售。优秀的人总是嗅觉很敏锐,那时候吴建中就觉得:机会来了,众泰造车是时候了。

狠抓质量抓成本,跟紧政府跟紧“壳”,软磨硬泡供应商。2009年,众泰凭借众泰2008、众泰5008、江南奥拓和朗悦四大主力车型,销量高达10万辆,销售额达到60亿元。

当时针转到2011--2014年,老生产线下的车型开始老旧了,吸引力下降,众泰开始扛不住了。几年的窘况下来,高层无论换谁也似乎无法突围。一番寒彻骨下,找到了“山寨”精髓,众泰打了个翻身仗,爆红了好一阵。

后话也比较令人血脉喷张。众泰发展到年产销22万直接秒杀上汽乘用车、广汽传祺和海马等一众自主品牌车企,一度有拳打比亚迪脚踢长城的气势。

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似乎也算不得“借壳上市”的众泰逆袭故事,大家也都有所耳闻,金马股份最终以116亿元“鲸吞”了众泰汽车。在这之前,汉腾销售公司的首任总经理李学明还在众泰担任过高层职务,不过,现在他已经被调至汉腾集团负责党务工作。

02

生产资质一直是民营车企的希望,但是真正能熬到这一天并且拿上合法身份的没几家。排队等的人很多,行业领导也不会为你破坏规则。所以大部分都是通过并购有资质的僵尸企业熬过这一关的。

可是一旦获得了资质,很多的地方政府的热情又变得极端高涨。政策加持、配土地、配资金...背后是在当地投资一个整车基地,得创造多少GDP啊,所以被“发布会”“PPT”造车坑了的不在少数。你看,浙江莫干山的那个项目不是要搁浅了。

所以好像我们应该理解汉腾的苦心了。它至少干起来了。但汉腾绝对是汽车界的一个异类。虽然与众泰同属一个控股方,同样是民企,同样是在一无所有的境况下,但二者仍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汉腾更加细分,他拿到的行业目录是6字头,从当下最火爆的SUV车型杀入市场,它的LOGO外方内圆,有一匹骏马,打出欧派旗号。

就这一点,就比某品牌起点高很多。“一二线城市树品牌,三四线市场提销量,五六线市场抢资源”的战略定位,又极为讨巧了中国式购车的需求。至今为止也是卖了不少量的,以月均5000的表现站住了脚。

汉腾的命要好一点。看着目前进退两难的众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选择的既定战略是“一二线城市树品牌,三四线市场提销量,五六线市场抢资源”,这样一比,众泰那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精神果然还不是够深刻。

参加过汉腾几次发布会的人知道,汉腾的品牌故事讲的的确高人一招。无论是G20峰会指定用车,还是“车·风景”品牌主张下的溯源长城系列活动,贾永宁及其团队都讲很出色,“车·风景”事实上已经把消费者当作了一个生活者,而车也就成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移动载体了。

贾永宁与“长城”的渊源可谓久远,在加盟汉腾之前的十几年,她一直在长城汽车工作,从品牌公关专员,到高级经理兼海外网络宣传主管,多年的职场生涯使“长城”深入到她的骨髓里。

所以到了汉腾之后,贾永宁的“长城”情结被彻底激发了。来不及喘气,一口气准备了五处溯源长城的品牌车型巡游活动。先是在帝都的居庸关,后来到了齐风鲁颂下的齐长城,再南下浙江台州的江南八达岭长城,随后将西进到嘉峪关等古长城。

“看得见风景的好生活”这一汽车生活理念马不停蹄,犹如胳膊已晒得脱皮的贾永宁,回报是她的品牌理论和主张有了结合实践的机会,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汉腾这个品牌。

有意思的是,汉腾这个溯源长城系列活动的推出,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你看,中国特色的东西,很多idea都是在偶然或饭桌上灵光一现的。但只有敏锐且有执行力并态度坚决果敢的少数公司和团队才能做到。

2017年,所有汉腾人都准备大干一场。据说,有一位经销商老板把一个尖锐的销售员叫到跟前,神秘地问:想不想发财?我靠!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房价那么高,哪一个年轻人不想发财。“那你去负责汉腾项目。”而这个销售员后来与前来试驾的消费者聊天时,也斗志昂扬,先说了对产品绝对的有信心,同级别的拉出来一遛性价比优势就出来了,“而且提成还蛮高的。”

汉腾给人的印象就是这种风格,急行军、强调执行力。不然其4S渠道的建设速度也不会超乎媒体的想象,以至于引来质疑。2017年4月,新任没多久的总经理廖雄辉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截止到今天,我们已运行的网点已经有221家,都是标准的4S店,销售服务都是一体化的。”

甚至,他还雄心勃勃的预测,汉腾汽车今年年初就提出了本年度渠道布局目标,一级网络是260家,二级网络是750家,将近一千个网点布下去。

于是,有不少唾沫又在风中飞。

03

但汉腾放一点也不恨类似舆论。也许他们在心底里认为,这反倒给了他们讲述品牌故事的机会。也并不拒绝邀请质疑的人前来亲自感受他们的品牌巡游活动。

不得不说,同样是做汽车品牌公关的人,豪华品牌或合资品牌那种对持反对或质疑的媒体或自媒体,进行活动封杀式的风格还是不够老练或者说格局偏小。

别的不说,贾永宁端起酒杯,仰脖一口闷下的举止,就已经让人临告别时对她说一声“果有女侠风”就已经够了。

有的媒体可没给过汉腾好脸色,甚至可以说是句句针对汉腾当下的造车逻辑。说“我没觉得与众泰有什么区别”,说“不在技术上投入不可持续,永远没出头之日”,说“销量不代表利润”。不少自媒体后来都用类似“忠告”做了文章小标题。

哎,老牌车企还时不时遭受非议,何况一个新品牌。一个靠“学习”其他公司及其产品而爆红的汽车公司的兄弟公司,尤其还这么快出新车,还这么快速度布局网络,也没有合资背景的造车新势力很难换来一句“汉腾是家好公司,汉腾汽车是个不错的车”。

贾永宁此时,回想起十几年来的长城汽车过往,说不定心里还在比较,到底是老车企好,还是现在的造车新势力好?

不过,看看都有汽车研究院的吉利和广汽乘用车的发展势头,她心里应该有一笔清晰的账。

可是,明明汉腾也有研究院啊,而且汉腾还是融合式研发体系啊。

本文为 财经汽车周刊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