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话剧《小马驹》导演艾里亚斯·派里希:校园霸凌的根源是误解和缺乏沟通

“观众会渐渐发现,两位家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利用那个孩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遭受了二次暴力,施暴者恰恰是父母。”

来源:视觉中国

2014年1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名11岁的男孩Michael Morones自杀未遂,他选择自杀,仅仅是因为他喜欢一部叫做《小马宝莉》(My Little Pony)的动画片。《小马宝莉》是由美国玩具商孩之宝于2010年10月10日在美国The Hub电视频道播出的动画片,讲述了六只不同颜色的小马之间的友谊和成长故事。一直以来,《小马宝莉》因其可爱的造型和缤纷的色彩而被认为是一部女孩向的动画片,Michael也因此被他的同学们认为是“不正常的”。

《小马宝莉》动画片

Michael的继父Shannon Suttle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他同学说Michael是个同性恋,居然喜欢女孩子看的电视节目,这让他很伤心。他妈妈和我告诉他,别人怎么想的没有关系,关键是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但父母未曾预料到的是,学校里的霸凌行为愈演愈烈,最终成为了压垮这个原本活泼开朗的男孩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Michael被抢救回来了,但他的大脑因长期缺氧而受到损伤,很可能一辈子都要在轮椅上度过。

在仅仅两个月后,北卡罗来纳州的另一个男孩也因为喜欢《小马宝莉》而遭受了同学的嘲笑与欺负。9岁的Grayson Bruce因为太喜欢这部动画片,求他妈妈给他买了一只“小马宝莉”书包,当他把书包背到学校去之后,却狠狠地遭到了同学的欺负。Grayson的妈妈为此向学校提出抗议,校长告诉她,Grayson不能再背这只书包上学了,因为这“会干扰到其他学生”。

这两起校园霸凌事件引起了全美的关注,甚至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纹身运动。不少纹身店都推出了“纹小马,不要钱”的免费服务,人们用小马纹身来抗议校园霸凌。人们意识到,这两位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是因为“与众不同”而遭到了性别规范的束缚乃至惩罚,然而在受伤哭泣的孩子周围,那些原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又在做什么呢?

西班牙作家巴寇·贝泽拉(Paco Bezerra)根据上述事件创作了剧本《小马驹》,曾在全球范围内巡回演出。椎·剧场首次将《小马驹》翻译成中文引进了中国。在这部剧中,作者将关注点放在了校园霸凌事件的背后——受害者父母针对此事的矛盾与沟通。父母试着帮助孩子,然而孩子在学校里面临的局面却越来越糟。两位性格与处事方式截然不同的父母之间终于爆发了关于教育理念的激烈冲突,他们看似都是“为了孩子好”,事实上却深陷于一场世界观之争中,而孩子本人的想法、情绪和感受却无人顾及、无人在意。

这部戏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该戏导演艾利亚斯·派里希(Elias Perrig)日前在上海戏剧学院接受了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采访。瑞士籍导演派里希曾于2017年受邀与椎·剧场合作执导英国剧作家邓肯·麦克米兰的《呼吸》一剧,一举获得“2017壹戏剧大赏华语地区最佳小剧场戏剧奖”。这是派里希第二次与中国剧场合作,他表示自己还在了解、发现校园霸凌在中国语境内意味着什么,并希望在舞台上呈现一部能够引起中国观众共鸣的作品。

派里希认为,《小马驹》另辟蹊径地将关注点放在校园霸凌受害者的父母身上,恰恰从侧面反映出了霸凌的实质:“剧中呈现的更多的,是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都试图令对方用和自己一样的方式思考问题时,会发生什么。这可以说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缺乏从他人的感受出发理解事物的能力。这个男孩的故事之所以是个悲剧,是因为没有人试图去理解他真正的感受。”

《小马驹》海报

界面文化:能和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剧吗?

艾里亚斯·派里希:这部剧是由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有趣的是,在这部戏中,男孩本人并没有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两位家长在谈论这个男孩和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这部剧更加关注我们是如何应对校园霸凌的。有意思的是,我们因此可以看到,这部剧更多是关于沟通的问题。在剧中,两位主角和彼此交谈,试图聊他们的儿子的事,试图与儿子沟通,但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些。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维观念里,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造成了两人间巨大的冲突。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甚至没有意识到舞台上的对方的感受是怎样的。

当然,这部剧的主题是校园霸凌,但它更多是处于背景位置,剧中呈现的更多的,是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都试图令对方用和自己一样的方式思考问题时,会发生什么。这可以说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缺乏从他人的感受出发理解事物。这个男孩的故事之所以是个悲剧,是因为没有人试图去理解他真正的感受。”

这其实是现代社会中的误解和缺乏沟通的问题。在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在大吼大叫地宣告自己的主张,只接受那些支持自己的观点的反馈。没有人真的试图从另外一边去理解事情。

界面文化:在故事中,是谁选择了那个“小马宝莉”书包?

艾利亚斯·派里希:是男孩自己。他和他爸爸去逛商店,他看到了那只书包,提出要买,他爸爸就买给他了。在剧中这更多是从父亲的视角呈现的,父亲说,孩子的天性如此,他想要那只书包,为什么不给他呢?学校说他应该把书包留在家里,这样就不会被同学欺负了。这是学校的错,这当然是校园霸凌——当一个人表现得稍微有点异于常人,他们通常是被欺负的对象——但这到底是谁的错呢?你能说这是他自己的错吗?就因为他的表现和别人不一样,他应该融入主流?或者这是社会的错,社会应该更多地接纳包容不同的人?

界面文化:在剧中父母是认可男孩的行为的,但学校并不认可。这是否意味着家长在阻止霸凌这件事上是无力的?

艾利亚斯·派里希:我认为这是公开沟通的问题。如果他们能先和孩子谈谈他为什么被欺负、那个背包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下一步就可以和那些参与霸凌的孩子谈谈,为什么那只书包对他们来说是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所有人都能够与彼此交流,问题就是可以解决的。但在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坦诚并不会发生。每个人都为了避免发生冲突而保持沉默。对孩子来说,这是真正令人恐惧的事情。

界面文化:令这部剧符合中国语境的挑战在哪里?

艾利亚斯·派里希:我还在试图理解校园霸凌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对我来说这是个有趣的过程。我知道欧洲社会是怎样讨论校园霸凌的。5年前西方媒体对校园霸凌有大量的曝光,也有很多反对校园霸凌的活动。我感兴趣的是,校园霸凌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以及人们是如何看待它的。我对在这里排演一部讲述欧洲故事的剧没有兴趣,这必须是一部发生在此时此地的剧。

关于校园霸凌的讨论由来已久,我自己小时候就在学校里被欺负过。但那时候媒体上没有什么曝光,没有人在意这件事。如今情况不同了,人们更加关注这个问题。不过当然,校园霸凌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之道,所以我认为这更多事关如何唤起人们的意识。

界面文化: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性别规范。男孩被欺负的原因是他违反了“男孩不应该喜欢粉红色或其他女孩子气的东西”的性别规范,你在剧中是如何讨论这个问题的?

艾利亚斯·派里希:这的确是这部剧的第二个重要主题,也是这对父母之间的问题:一个人是应该完全地适应社会、遵循社会认为正常的准则,还是应该坚持自我?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当然,社会是期待每个人都遵循常理的,这是有一点奇怪,因为那个孩子想要的不过是一只书包而已,而这带来了“他可能是个同性恋”的联想。没有人确定他到底是不是,不过就算他是,那又怎样呢?但就是有这样的社会禁忌,告诉你“你必须改变”、“你必须把这是书包留在家里”,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压力。

《小马驹》的两位主演在排练现场(左为唐苑,右为何建泽)

界面文化:在剧中只有两位演员,他们扮演的是被霸凌的孩子的父母。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家长身上时,能给我们理解校园霸凌和它的后果带来哪些新的启示?

艾里亚斯·派里希: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我认为校园霸凌的根源其实也同样是沟通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的梦想有些“不正常”,比如说剧中的男孩想要一个有着小马宝莉图案的书包。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可奇怪的,为什么不让他背到学校去呢?但学校的孩子们觉得,这和我认为的“正常”不一样,他需要离开,我们要打他,要恶劣地对待他。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和家长的问题是一样的,没有人试图去理解为什么那个男孩喜欢小马宝莉。

因此我认为,霸凌的本质就是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在剧中这是个很艰难的问题,即使是父母也没有真的与孩子展开平等的对话,他们只是对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自己的理论,孩子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待着,他们甚至没有想到去孩子的房间和他说话,或鼓励孩子来与他们交谈。对于所有人来说,那个男孩就是一个陌生人。

界面文化:我们要如何理解两位演员之间的冲突呢?

艾利亚斯·派里希:冲突在于,他们两人看待现实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她更加现实,倾向于用更实用主义的方式思考问题。她认为当问题出现时,总会有一种实用主义的、简便的解决方法。他更有幻想色彩,认为当我们相信某些东西时,我们就能改变现实。在故事的开头,这一点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一对非常有爱的夫妇,因为他们似乎非常互补。

但当他们的儿子遇到霸凌问题的时候,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应对方法。当学校宣称,男孩应该把书包留在家里,问题就解决了的时候,母亲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这样做就能保护孩子,这是最简单、最快速的解决方法。父亲则认为这是错的,因为他认为孩子对这只书包有某种幻想,这种幻想是非常重要的,其他人都应该去理解我的孩子。冲突点在这里——这就像是两种毫不兼容的的立场碰撞在一起,无法取得共识,也无法一起找到解决方案。

界面文化:所以最后谁的立场赢了呢?

艾利亚斯·派里希:谁都没有赢。故事有点复杂,观众会渐渐发现,两位家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利用那个孩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像是对孩子施加了二次暴力,而施暴者恰恰是父母。在剧的结尾——我们还没有完全想好要如何呈现——男孩消失了。这是一个象征意味的结尾,男孩仿佛是化身为一只独角兽,飞到了月亮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尾。

界面文化: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孩子不受到校园霸凌的伤害呢,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

艾利亚斯·派里希:故事的寓意就是:沟通,沟通,沟通!我们能学到的是,逃避复杂问题毫无意义,唯有直面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它。你需要和彼此交流,理解对方的立场。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