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界杯,球星们为何如此爱写亲笔信?

“他们再也不会查我的身份证了,因为他们全都知道我们的名字。”

作者:赵高明 编辑:陈思怡 、郭阳

前一阵子,比利时国家队球员卢卡库的亲笔信“他们再也不会查我的身份证了”火爆全网,光公众号“明说”上的这篇文章阅读量在24小时内就接近200万,评论则是接近1000条,而人民日报官方公众号,也先后转载了卢卡库和冰岛队长的亲笔信,收获流量更是惊人。

接着本田圭佑、迪马利亚、保利尼奥等等球员都用亲笔信的方式讲述了他们与足球的故事,也得到了很多球迷甚至此前对足球不甚了解的人们的共情。

有球迷纳闷了,怎么本届世界杯,球员们都这么爱写信呢?

球员亲笔信,是怎样炼成的?

事实上,这些信件的首发网站,是一家以发布运动员亲笔信为主的内容网站,名叫球星看台(The Player's Tribune,TPT),早在4年前就在美国成立了。

动人故事之外的问题在于,这些球员怎么文采这么好?各个都能熟练使用英文,看上去都像是大文豪的样子?

这就要回到“球员亲笔信”出自的网站——球星看台了。至于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听听这家网站的执行编辑怎么说?

“跟大多数编辑一样,我们的编辑先提问,然后跟进更多细节,最后把整篇内容以球员的口吻写出来。球员可以修改编辑或者增加他们想写的内容,发布的内容一定是完全符合他们要求的。”球星看台的Sean Conboy对媒体说。

当信件备好之后,球星看台会选择合适的发布时机——往往是在这名球员以及其所在球队表现出色之后,因此,伴随着赛事的热度,这些亲笔信流传网络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在这背后的球星看台(The Player's Tribune,TPT),究竟是一家怎样的网站呢?

此前我们曾报道过,球星看台成立于2014年10月1日,创始人是MLB退役球员德里克-杰特(Derek Jeter)。从某种程度上看,球星看台的确是一个“属于球员”的平台。除了创始人的球员背景之外,科比是网站的投资人,还有副发行人的头衔,杜兰特则是网站的“主编”。

创始人德里克-杰特(Derek Jeter)

球星看台真正开始得到外界的关注,也是因为科比选择它发表亲笔信宣布退役,以及后来杜兰特成为自由球员后在最先球星看台上发布消息加盟勇士。

在那之后,美国本土球星不断涌入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一批供稿者有橄榄球四分卫拉塞尔-威尔逊、NBA球星布雷克-格里芬、凯文-乐福等,各个联盟各个层次球员的加入形成了巨大的集聚效应,球星看台的媒体力量越来越强大。

牵手皮克,球星看台刷爆足球与世界杯

2015年6月15日,球星看台完成了950万美元的融资,同年10月27日,完成总额为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其中950万美元来自风投NewEnterprise Associates,科比与伙伴的Bryant Stibel Investments也参与了投资。

2017年1月19日,球星看台又公布C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进账,这让他们的融资总额达到了5800万美元。这一次,投资方换成了硅谷的风投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Alphabet的创投基金GV及数十位运动员跟投,科比基金继续跟投。

获得C轮融资后,球星看台宣布他们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创始人杰特表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球员社区。此前,我们给球员们提供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平台,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将会有播客、视频、电台等更多的表达方式。”

这个改变,就包括在足球领域的尝试。

早些时候,跟西班牙足球国家队球员杰拉德-皮克成为合作伙伴后,球星看台已经制作了几期跟球员面对面的访谈节目,这家公司也逐渐进入欧洲球迷的视野。

我们注意到,目前,他们在招募可以在伦敦和巴塞罗那工作的制作人员,随着近期世界杯热文的发酵,球星看台更是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曝光。

皮克进行了一系列的足球访谈节目

据了解,目前球星看台的内容制作团队在20人左右,每天生产2-3条文章,视频,照片或者音频内容,其每个月的页面浏览量在340万左右。截至去年7月,已经有900名运动员在这一平台发表了第一人称的自述文章。

除了官网之外,球星看台在其他媒体平台的表现也不错,目前Facebook主页有80万以上的关注度,推特粉丝量在60.2万,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粉丝量在20.7万,YouTube上的视频内容观看量则在几万到上百万不等。

目前球星看台的主要营收方式是品牌内容推广和赞助,他们已经跟几十家家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不乏三星这样的国际品牌。

最初,球星看台的模式其实不被看好,主要理由是“光靠科比杜兰特这些明星球员的大事件来引流并不长久”。如今即将建站4年,球星看台慢慢证实了“直接连接球员和球迷”这件事的价值。

球星看台的文章,为何能够刷屏?

本届世界杯,这些亲笔信突然火起来,也让球星看台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很多时候媒体们精心准备的稿件传播力都难望项背,在这背后原因何在?

细细琢磨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些亲笔信的球员,大多都有自己独特而难忘的经历,比如卢卡库在最初被人们的漠视,外公临终前几天的嘱托;本田圭佑从小在奶奶教育下学会的隐忍;迪马利亚儿时的家庭困境,14年世界杯决赛无法上场的纠结;保利尼奥从最低级的联赛到中超再到巴萨的逆袭……

来自异域的他们,在国内的足球环境下,鲜有国内球员经历过那么多极端的困难最终还能取得足球上的成功。

世界杯就是一个放大器,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几乎让每个人,哪怕从来不会看球赛的人也都会多多少少关注一下。

而在这些球员亲笔信里,足球是一条主线,但事实上并没有讨论太多关于足球的专业性内容,重点则是把足球紧密地跟自己的人生,选择,梦想,家人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普适性内容,再加上成长为球星的他们必然有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自然而然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共振。

每一封亲笔信都是一名球员浓缩的人生故事,如果不是他们亲自讲述,很多足球迷可能都不得而知,而对更为庞大的非球迷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以往认知的稀缺,在这个时候加强了他们从足球与球员人生之间的极致交互中得到的震撼感。

动人的球星故事,球星与普通人的连接也被摆上台面,拥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

球星看台模式,可以复制吗?

那么,球星看台的模式可以被复制吗?

我们注意到,2016年,前国脚孙继海有过类似的尝试,他开创的秒嗨曾经汇聚过300多位中超球员,并且选择了跟写文章相比门槛更低的短视频形式。不过,从现在来看收效甚微,短视频领域的山头更是已经被抖音,腾讯微视等抢占。

不谈秒嗨自身的运营和推广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实从产业上来看,类似球星看台的模式在国内也很难落地。

相对而言,我们的体育故事还是太少了,体育文化还是根源问题

成立于2014年的球星看台,最初是基于MLB、NFL、NBA、NHL这美国四大体育联盟的巨大关注度,才慢慢地积累起流量,随后又抓住了世界杯的风口,才能让他们的内容进一步爆红网络。

事实上,目前国内联赛无论是CBA还是中超,乃至IP更小的排球和乒乓球联赛都远不够繁盛,赛事缺乏持续不断的亮点,关注度不高,鲜有像科比退役,杜兰特转会这样的爆点事件。

另外,在国内整体大环境下,大多数运动员的经历同质化比较严重,很难持续不断地产出好故事。其实2016年里约奥运会傅园慧的爆红,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个性鲜明还能讲好自己故事的运动员实在太少了。

说回球星看台,在世界杯的成功意味着他们在新一阶段的胜利,除了巩固好本土市场之外,欧洲和足球是他们新阶段的主要拓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世界杯期间的球员亲笔信,除了英文版本之外,还有西语和中文版本。

早在前两年,已经退役的姚明就曾在球星看台上发表过英文亲笔信,讲述他在新秀赛季的经历。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球星看台发展态势良好,中国的体育明星和市场很可能会是他们下一个挖掘的对象。而把球员和球迷拉得更近这件事也的确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而球星看台在世界杯期间多篇文章的爆火,也证明了我们的读者同样希望读到好的体育故事,感受到球星第一视角发生的那些事儿,这也说明,如果我们努力发展体育文化,努力在我们的职业体育中讲好体育故事,这样的故事和文化,在国内依然有足够的用户土壤,这或许是球星看台给体育人最大的启示。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