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的单打独斗时代已结束?

跨国车企都在积极布局,车企与车企决定深入合作开发新技术,才能追赶其他竞争者。

文丨AutoR智驾 明阳

进入6月以来,连续几日,各家车企之间的合作频出。

昨天(6月20 ),大众汽车集团联合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探寻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从而进一步提升双方公司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

双方公司正在多个领域内探寻可能合作的项目,包括联合开发一系列商用车产品,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战略合作联盟将不会涉及交叉持股在内的股权结构变化。

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市场总裁吉姆 法利(Jim Farley)表示, “福特汽车承诺通过借助各种合适的业务模式,包括与伙伴进行合作,提高业务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业务更加健康地运营,这个潜在的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联盟合作,将有效地证明我们如何通过打造一系列成功的全球产品,拓展我们的业务能力,从而实现业务更加健康地运营。我们期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与大众汽车团队一起共同探讨双方将如何通过合作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商用车用户的需求,以及更多其它潜在的合作项目。”

大众汽车集团战略负责人Thomas Sedran称,“全球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正在飞速变化。双方公司在商用车领域内的多个细分市场上拥有强大且互补的优势。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且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通过战略联盟来提升业务的灵活性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2025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与福特汽车的潜在的合作,将为双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带来重要的机遇。”

据悉,双方公司将随磋商的进行,适时公布战略联盟的细节信息。

在大众汽车宣布联合福特汽车后,今天(6月21日),有消息称,通用与多家公司在美签署《交通运输电气化协议》,其中包括本田、西门子等企业,比亚迪。该协议旨在呼吁包括车企在内的相关行业,共同向汽车及交通运输电气化转变的目标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为唯一签署该协议的中国企业。

这份被称为“交通运输电气化协议”的文件旨在呼吁各相关行业为实现汽车及交通运输电气化的目标共同努力。

在联合签署协议的公司中,除了通用、本田、比亚迪、Proterra等车企外,还有推进电网扩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西门子、PG&E、Commonwealth Edison和National Grid等企业。此外,美国部分公益性质的组织也签署了该协议。

据了解,该协议还邀请其它组织或公司加入,项目还包括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开发智能服务系统等,并鼓励使用开放标准的开发模式,加速该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在通用看来,随着汽车电气化进程的推进,各家车企纷纷发布新能源战略,但仅靠各家车企的单打独斗无法完全实现汽车电气化。

而在一周前,通用汽车就已经宣布与本田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携手开发新一代开发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电池和模块在内的新一代电池组件将在通用汽车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沃伦的技术中心和本田位于日本枥木县的研发中心同步研发。

两家公司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计划开发“新型高级化学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和模块,以加速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

通用汽车与本田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作为合作关系的一部分,本田将购买基于通用汽车新一代汽车电池系统的电池模块。这是通用汽车与本田成立氢燃料电池合资公司之后再一次牵手,双方希望能够削减电池成本,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

根据声明,“新一代电池将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小的封装体积以及更快的充电能力。”

新一代电池将作为通用汽车2021年将要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架构的一部分,共同投放市场。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强调道,“基于该全新架构打造的电动汽车届时将实现盈利。”

通用汽车全球产品开发、采购和供应链执行副总裁马克·罗伊斯称,“与本田达成的这项新协议进一步证明了通用汽车有能力打造可以盈利的动力电池产品。通用汽车数十年来的电气化经验、对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性投资以及合作伙伴本田致力于提升产品性能的承诺,将为客户带来更好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零排放愿景的实现。”

而在6月初,有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和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公司已经同意在印度市场就有关技术研发、车辆生产以及市场拓展的全新合作项目展开讨论。

双方同意共享在印度市场的基础设施来加强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根据签署的新合作协议内容,两家公司未来将共同确认合作细节,其中包括:针对铃木研发的一套紧凑型、超高效率动力系统,日本电装和丰田将向前者提供技术支持。

铃木董事长铃木修称,“为推进双方的合作谈判,丰田安排了一系列密集且有意义的讨论。未来铃木研发紧凑型、超高效率的动力总成将获得丰田的支持,该项研发工作对铃木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也将把自身最大的关注度聚焦于该项工作上。我希望丰田和铃木的全新合作项目将为两家企业创造效益,效益并不局限在印度,而应该是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几天时间内,连续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合作频出,在以往的历史中十分罕见。

如果综合来看,大众与福特的合作,通用与本田、比亚迪的合作,丰田与铃木的合作,都将成为其实现未来战略的核心部分。

2017年9月,玛丽博拉(Mary Barra)在上海宣讲了通用汽车构建未来个人出行的蓝图,到2025年在华车型全部实现电动化。

玛丽博拉指出,在通用汽车全球战略中,电气化处于重要位置,到2025年,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品牌旗下全部车型将采用不同程度的电气化技术,为市场带来从轻混到纯电动的全套解决方案。

2017年11月,在比亚迪高管会议上,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宣布了比亚迪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思路。未来比亚迪将会往百年老店发展,2025年左右,要整体实现万亿元营收的规模。除将在内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组织结构改革外,比亚迪将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

据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介绍,以今年宋MAX的推出为开篇,比亚迪将在2018年迎来王朝车型的全面迭代。

同在11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广州车展期间公布了其2025电动车战略。

这份电动车发展战略,大众汽车计划到2025年,向中国消费者提供15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2至3年内,推出约15款本土化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在2020年到2025年期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本土化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将超过20款,在未来7至8年间,将总共推出近40款本土化生产的全新新能源汽车。

同时,为了满足对于电池容量的巨大需求,大众集团启动了包括中国市场在内、旨在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招标程序,到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合资企业伙伴在电动出行领域直接投资超过100亿欧元。

而在几天后(12月5日),福特发布“中国2025计划”,展示了福特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决心。

福特将在2025年前推出超50款全新产品,其中包括8款全新SUV车型,至少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电动车型,并计划自2019年开始,将在华投产5款全新车型,其中包括林肯品牌的一款豪华SUV。

2019年底前,在中国销售的全部福特及林肯车型100%实现智能互联功能,并且加速自动驾驶的开发,同时与百度阿波罗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除此之外,福特还将投资45亿美元用于纯电动车型的开发,计划在2025年前长安福特生产的每款车型都将提供相应的电动车型,并在2020年前实现动力总成的本土化生产。

通过这一阶段的快速增长,福特希望到2025年营收可以实现50%的增长。

而本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力较晚,2016年下半年才设立电动车业务部,2017年本田设立了宏伟的电动车目标,到2030年全球销量有三分之二来自电气化车辆,涵盖油电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车。

新能源战略发布后,实现战略将显着尤为重要,而合作将是最好的方式。

在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出台了多项强力的支持措施。在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实行双积分管理、购车摇号以及一些地方开展的新能源汽车免停车费、过路费等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一方面是政策强力推动,另一方面补贴也在逐渐调整。

但在6月12日,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后,根据财政部等4个部门此前公布的方案,纯电动车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不等,低于150公里续航的车型将不再享有补贴。

有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一大批技术水平落后的纯电动车企业获得国家补贴的额度将大幅减少。

可以说,新政实施将有效避免行业低水平的盲目扩张,而最终没有技术含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会被加速淘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新的补贴政策可能暂时会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形成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品升级和技术高端化,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交通运输由依靠石油化工燃料转变为电力等更加可持续利用能源的观点不断受到质疑。

通用决定联合本田、比亚迪等公司签署协议来共同解决在汽车及交通运输电气化方面的种种问题。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市场容量仍然很小,在当下无法与纯电动汽车竞争。”

国际市场分析机构IHS Markit预测,未来1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到2030年,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850万辆。

考虑到燃料电池汽车高昂的售价以及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稀缺,2030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保有量可能刚刚超过10万辆。

当前,全球各大地区都在大力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纯电动已经是全球汽车产业公认的主流技术路线。

当前,跨国车企都在积极布局,车企与车企决定深入合作开发新技术,才能追赶其他竞争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