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上市险企原保费突破1.2万亿 平安、太保整体表现抢眼

影响大型上市险企整体业务增速的主要因素在寿险业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20日,中国太保(601601.SH)前五月原保费收入报告姗姗来迟,今年1-5月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610.08亿元,同比增长17.9%,在上市险企里增幅居前。

至此,包括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太平(0966.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1339.HK)、新华保险(601336.SH)和众安在线(6060.HK)在内的七大上市险企前5月原保费收入全部披露,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2万亿。

整体上,上市险企前5月交出了还不错的原保费答卷,不过各公司间差异明显。大型上市险企里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原保费收入增速较高,分别达到了19.69%、17.90%。从旗下子公司细分数据来看,旗下产寿险公司均衡发展,纷纷保持较高增速使得两上市险企增速居前。

大型上市险企里增长略显缓慢的是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两家公司都维持在不到3%的增速,增长势头略缓。这跟公司所处转型阶段相关,中国人寿今年有着很重的向长期期交业务转型压力;中国太平今年也处于“砍银保趸交”的转型之中,计划将150多亿银保趸交业务全部砍掉,影响了中国太平的整体增速。

同样因为寿险业务转型而影响集团增速的还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今年前5月实现原保费收入2404.68亿元,同比下滑0.25%。究其原因,旗下寿险公司和健康险公司均在进行深度转型,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6.89%、50.82%,使得公司在财险高增长的情况下仍然微降。

显而易见,影响大型上市险企整体业务增速的主要因素在寿险业务。在行业回归保障的背景下,一些早年间做好了长期业务的公司进入收获期,依靠续期业务也能拉动公司原保费收入持续高增长,譬如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被誉为大个险标杆企业。而另外一些寿险公司则刚开始转型,正是阵痛期,原保费收入微增甚至下滑,比如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和太平人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形容这两类企业目前所处阶段的差异性。太保寿险2011年起便实施“聚焦营销、聚焦期交”转型战略,个险渠道快速发展至2017年,个险渠道原保费贡献度已高达88%;随之成长起来的是个险销售队伍,过去三年公司个险销售队伍实现翻倍达到87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6%。因此太保寿险现阶段既可以享受早年积累的长期期缴保单所带来的续期保费增长,也拥有强个险队伍去继续挖掘新单保费。

而处于转型期的寿险公司,近两年才开始转型,比太保寿险晚了四五时间,迫于行业压力往往几年甚至一年之内砍掉趸交业务,由此带来的保费规模缩水可想而知。去年基本完成转型的新华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前两年转型之时保费收入持续微下降,今年开始恢复正增长。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和人保寿险正在经历这转型阵痛。

对于大型上市集团来说,旗下财险公司的表现对集团整体贡献也很重要。从上市财险公司近两年持续的优异表现来看,财险业务贡献越来越重要。平安财险、太平财险、太保财险、人保财险和众安在线在内的五家上市主体旗下财险公司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原保费增速都在15%以上。

太保财险加强了品质管控,车险聚焦核心渠道和优质客户,剔除劣质团车业务,综合成本率迅速下降;同时公司加大了非车业务发展力度,重在发展农险等新兴业务,剔除劣质业务。

平安财险业务增长策略有些相似,也在积极发展非车险业务,带动整体业务快速增长。

众安在线前五月实现原保费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92.91%。相较于一季度近24%的同比增速,众安在线进入二季度后增速明显提高,预期半年报业务收入可喜。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