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自导自演的《亲密敌人》已经是4年前的事情了,之后徐静蕾就闲云野鹤般地在美国游学,修炼英文,然后满世界地旅游,吃喝玩乐,远离娱乐新闻和各种宣传,无作品,无广告,无封面的老徐倒也是痛痛快快地撒欢个够。直到2014年6月前往布拉格开拍自己的第六部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翻开徐静蕾的履历,不难发现其在互联网上的一系列足迹和掌声:
2006年徐静蕾在新浪上的博客仅仅开通112天,点击量就突破了1000万大关。徐静蕾因此而被称为2006年“中国博客第一人”, 5月4日徐静蕾的博客登上了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的排行榜首,也被誉为“全球博客女王”。
2006年6月,徐静蕾担任AMD公司形象代言人,并且亲自执导了AMD最新广告片,“红沙发”的概念还是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2007年4月16日徐静蕾独立投资创办北京鲜花盛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出版互动电子杂志《开啦》。4月27日,方正电子携手徐静蕾发布了其个人书法计算机字库产品,这款被命名为“方正静蕾简体”被方正方面称为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书法计算机字库产品,宣称标志着“计算机字库”将进入个性化时代。
2008年5月12日增开电子期刊《开啦街拍》。
2009年创刊《开啦职场》系列电子杂志。
徐静蕾确实在互联网上积累了太多经验,在新浪博客大火的日子里,她每天与网友唠嗑,深知网民思维和互联网游戏,那几年也是和诺基亚,长虹,AMD等科技公司有过紧密合作,加上随后推出的电子杂志,街拍文化。徐静蕾的这些“尝鲜”之举并不是“玩票”,而是为接下来的时代变革养精蓄锐。所以最新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其实早在14年6月开拍就同步启动了“宣传攻势”,直到2015年情人节上映,徐静蕾的宣传战线确实拉得很长,很紧,也很踏实。
小鲜肉2.0之战
2014年柯振东的倒下,意味着小鲜肉1.0时代的灭亡,而内地急需新鲜“肉”补上,于是徐静蕾选择了吴亦凡,这位前EXO成员已经积累了足够人气,选择单飞后正好被徐静蕾选中担任新片男一号,把所有票房压在这位新一代小鲜肉身上,老徐也是底气十足。
个人微博充当宣传重地
自2014年6月开始,老徐新浪微博上每天便是晒工作,晒进度,晒国外场景。洋洋洒洒的几个月拍摄故事,基本上看看老徐的微博就一览无遗,也是节约了不少宣传费用,媒体们直接在微博上收集素材即可。凭借过去深厚的博客功底,徐静蕾很知道如何推销自己的新作品,信手捏来,毫不费力。
布拉格的旅行引力
新片全景在布拉格取景,必然会拉动海外旅游的热潮。当旅游成为电影的标配的时候,电影的资金以及宣传就有“由头”了,要知道此前类似《泰囧》就极大地推动了泰国的旅游业务,而且现在境外拍片会得到政府补助。
搭着朋友圈的“顺风车”
老徐的朋友圈都不简单,姜文,张一白,张亚东,韩寒,随便都能呼喝出来为其两肋插刀。此次老徐便大大地借了张一白的“顺风”,在张一白《匆匆那年》宣传上映期的时候,徐静蕾字体不仅仅植入了《匆匆那年》MV和正片的过渡切片字幕,而且借着微博的“打情骂俏”,《匆匆那年》顺便也帮老徐的新片做了一些预热,毕竟都是走青春路线的片子,毕竟老徐和张一白是好哥们。同时,韩寒的the one文艺阵地也必然友情助威,不断地用文艺糖水灌溉着小清新们也是很润的。
校园营销
徐静蕾当年在《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文慧确实影响了几代大学生,如今新片也是主攻校园市场。这不最近开始新片宣传便是走的“高校”巡展的路线,第一站选择在人民大学,还拉了张嘉佳,张一白作为嘉宾,现场大谈文艺爱情,大秀“金句良言”。估计接下来的高校宣传阵线还会延续主演+嘉宾的文艺组合方式。尤其是影片首映选在2月14日情人节,到时候大学生们已经放假了,以大学生口碑来推传播,抓核心人群和时间也是准确的。
品牌植入提前看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影片的植入品牌包括了英菲尼迪,安慕希酸奶,西铁城,make up forever和去年在纽约时装周开秀的国内设计师Taoray Wang。虽然目前各大品牌还在积极布局宣传攻略,但是我们可以先预测一下这些品牌营销的方向,汽车嘛,一定就是要结合风景和丽人去拍才意思,不过呢如果只是做做风光试驾秀呢,意义不大,风和君一直觉得最近做得好的汽车电影营销是《心花怒放》里的GL8和Mini,突破自己才是王道。而安慕希作为伊利对抗蒙牛纯甄和光明莫斯利安的酸奶条线产品,借着原本的希腊血统走跨国旅游路线也是搭的,就看如何自然的融入剧情了。其他几个时尚单品也是青春纯爱片的标配,西铁城是徐静蕾的客户,合作好多年了,make up forever和 Taoray Wang也能多拉点时尚杂志的曝光。
当然这只是离上映前还有一个月的宣传动态,看得出徐静蕾对于这次“情人节”大战还是相当自信的,大学外语为俄语的徐静蕾,此前几年在美国游学,竟然把英文也修炼好了,如今跨国拍戏和国际团队合作也是相当轻松。虽然目前看起来的宣传阵势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但是都是抓住的核心要点,环环相扣,狠抓重点,集中发力,只要影片质量不输给老徐前面几部商业片,基本上票房过亿是没有问题的。在“小鲜肉”还非常吃香的情况下,去年流行韩流的小鲜肉,今年还是华语小鲜肉来站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