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是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关于黑臭水体整治的督查组。请问你长期居住在附近吗?你是否有关注XX河的变化?”
在重庆督查黑臭水体整治情况的半个月里,河南省巩义市环境监察大队副中队长贺江涛几乎每天要向上百人进行询问。如果对方回应称已在黑臭河流附近居住两年以上,便会被邀请回答一份问卷,内容包括所黑臭河流在整治前后的情况、居民对整治情况的满意度等。
“一条黑臭河流治没治好,最关键的指标就是老百姓的舒适度。”贺江涛说。
2018年5月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启动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目标,此次专项行动结束后,凡是黑臭现象反弹、群众有意见的,经核实重新列入黑臭水体清单,要继续督促整治,直至水体黑臭彻底解决,长治久清。
全国2100条黑臭水体需要整治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特指城市建成区内那些泛着黑色,散发着恶臭的水体。近年来,由于城市快速发展,以及一些老城区改造困难,一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导致污水未被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再加上垃圾入河,河里的底泥污染严重,导致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正式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的序幕。其中,“水十条”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2016年2月,住建部和环保部正式发布黑臭水体清单,22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要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清理1841条黑臭水体。而随着排查的深入,一年后,清单上的水体总数增加到了2100条。
如今“水十条”已发布3年,各地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如何?
按照安排,5月-6月,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督查组将分三批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部分地级城市开展现场督查;现场督查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形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统计表和问题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式管理;9月-10月,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巡查,提出约谈建议;10月-12月,对问题严重的城市人民政府进行约谈,对约谈后整改不力的城市,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督察。
为做好此次督查,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组建联合督查队伍,通过自查填报系统详细掌握地方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开发水质监测、公众调查和现场检查三个APP平台,实现全国督查数据实时共享问题点准确定位,组织开展现场督查模拟、远程视频和微信培训等形式多样培训会,组建专业宣传队伍,做好督查期间地方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报道,同时曝光弄虚作假行为。
作为督查组成员之一,贺江涛于5月28日抵达重庆,他主要负责在黑臭水体附近开展入户调查。而进驻重庆的联合督查组,则由28位成员组成,他们之中既有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也有来自环保系统、住建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一线执法人员。
湖南省住建厅城市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卢刚是重庆组副组长。卢刚说,重庆有31条黑臭水体列入本次专项督查范围,为了利于开展工作,他把督查队员分成三大类若干小组,包括巡河组、监测组、入户调查组等。针对每条河流,几队人马分别开展巡河、监测、入户调查等工作,“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部分上报“已完工” 实际整治未完成
2018年6月4日,作为督查组成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姜立晖正式带队对重庆马河溪整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他的任务是现场观察水体情况以及相关工程的建设完成情况。
马河溪黑臭水体全长4.7公里,平均水深约0.35米,其源头位于居民生活区,历史上,马河溪上游还存在过一家炸药生产厂,直到2011年才搬迁。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因素影响,马河溪流域污染严重,整治前属于重度黑臭水体。
实际上,在此次专项督查开展以前,姜立晖便已经两次按照住建部的工作要求,对马河溪的治理情况进行过暗访。2016年8月,他第一次暗访马河溪时发现,位于北碚区蔡家中央公园的马河溪源头,水质发黑发臭,“水臭得都没人敢在广场上跳广场舞。”2017年12月,再次暗访时发现,马河溪沿岸竖起了写有河长信息的蓝色牌子,大部分的截污纳管工程已经建设完成,水体水质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现在水清可用,一年前简直不敢想象”,陪同巡河的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建委主任王森林弯下腰在河里洗了一把脸。姜立晖也承认,马河溪的水质较2017年确实又有了进一步提升。
重庆市北碚区副区长陈德川表示,为了提升马河溪水质,2017年,两江新区蔡同管委会和重庆市水务集团新建了4.5公里马河溪截污干管,5公里配套二三级管网,同时还完成了河道清淤清漂、生态修复等内源治理工程。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乔明佳5月29日向督查组汇报,2017年重庆市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主城区31段黑臭水体整治完成主体工程119个,完成投资14.1亿元,包括:控源截污工程63个,投资9.9亿元;垃圾清运工程7个,投资0.2亿元;底泥治理工程25个,投资1.7亿元;生态修复工程24个,投资2.3亿元。”
界面新闻跟随的督查组在重庆市境内暂未发现突出的黑臭水体问题。不过在全国层面看,各地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并不乐观。在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设立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上,近日已连续曝光多批存在问题或被群众举报的黑臭水体。
比如生态环境部6月8日通报,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黄沙河(同沙段)存在控源截污工程不彻底,数次现场督查发现垃圾堆放问题未得到明显改善。驻东莞现场督查人员还发现,位于东莞市长安镇的人民涌沿线垃圾围河,共发现11处垃圾。除常见生活垃圾以外,还存在弃置大件家具。人民涌两岸存在大量工业、餐饮企业,企业宿舍化粪池污水以及餐饮企业污水直排河涌。
在湖北省武汉市,督查组发现,位于长江东岸的巡司河洪山区段,沿河堤岸有7处污水排放口,污水未作处理直排河道,水质感官较差,呈灰黑色,伴有刺激性气味并有上浮油花;河道水面共有大面积漂浮物4处,其中2处漂浮物长度约为100米左右;经检测,部分断面水体水质为重度黑臭。
央视新闻还报道,督查发现,部分城市的上报材料显示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在2017年底完成,但实际整治情况与所报材料不符。整治方案显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排涝河控源截污工程去年年底已经完成,但实际上,排涝河整治工程目前仍处于施工过程中,左岸永久性截污箱涵未完工,右岸已完工截污箱涵溢流口存在晴天污水溢流现象。全河河道底泥上翻严重,河道部分地点存在垃圾堆积现象。
此前在5月20日,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京发布《从速战速决到长治久清:黑臭水体治理第一阶段之百河观察》报告。报告调查的16个城市101条黑臭水体(包括91条重点督办水体)中,有33个水体总体状态较好,与官方公布的治理完成结果比较吻合;有18个水体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黑臭问题,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差异较大;余下的50个水体多数已有改善,但在颜色、气味、垃圾、污水入河四个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倒逼城市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黑臭水体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大体包括外源问题和内源问题两类。外源问题即城市生活和工业的点源、面源的排放,雨污管网设施不健全,垃圾入河等;内源问题即底泥中大量污染物的沉积和释放,以及水量不足、水体交换缓慢等造成的水环境容量下降。
那么,黑臭水体该如何治理?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此前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黑臭水体问题实质是污水垃圾问题,“根子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合格。”“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以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倒逼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
廖海清告诉界面新闻,黑臭水体的治理涵盖四个方面。第一,控源截污是治理的核心;第二,控制河面及河岸的生活垃圾;第三,对河道进行科学清淤;第四,开展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谈及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廖海清分别提到了“长治久清”和“长制久清”。他说,“黑臭水体长治久清难度很大,但是下决心做近期是有可能性实现的。相比之下,长制久清则更为困难,因为它意味着,在水体基本消除黑臭的基础上,能够形成长效机制去有效防控水体污染。”
据廖海清介绍,从全国的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存在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让河道本身承担治污功能,“通过增设植物景观来吸引游客是可以的,但这样不能让河水变干净,治理河水必须有效控制污水直排入河,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把处理达标的水排到河道。”第二,不合理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有些地方硬化非行洪河道,形成“三面光”,水体丧失自净能力;还有些地方通过布设生态浮床等方式净化水体,而不注重河道自然生态的恢复,这些都是不合理的。第三,有的地方索性“眼不见心为净”,给黑臭水体加盖,甚至有地方把黑臭河流埋了。
另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和长江上游,重庆的31个黑臭水体流经不同区域后,最后都要汇入长江。廖海清指出,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治理河流,受益的是下游省份,因此下游省份应该对重庆给与一定生态补偿。不过,跨省份的生态补偿需要国家层面进行协调,“国家后期需要应对这个事情。”
界面新闻注意到,此前部分地方已经就生态补偿机制展开积极试点。据法制日报2017年3月报道,涉及流域的生态补偿已在多地展开。这种补偿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跨行政辖区的。目前,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韩江、东江等流域建立了跨省界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相关市建立了跨省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另一类是行政辖区内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江西、湖北等9省(市)实现了行政区内全流域生态补偿。
比如横跨浙江与安徽的新安江流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早在2011年,在财政部、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的推进下,中央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安徽、浙江各拿1亿元,两省以水质“约法”,共同设立环境补偿基金。按照约定,中央财政的3个亿全部拨付给安徽,如果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需要拨给安徽1个亿,如果水质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安徽拨给浙江1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