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场“城市营销战”开始 ,看“西成渝”的竞与合

在十年前,“西成渝”竞大于合,如今三城协同大于竞争,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之下,被频繁提及的“西成渝”似乎在向外界传递某种信号。

文/王莉

今年五月,位于中国西部的西安、重庆、成都引领了一场史无前例“城市营销”。三座城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短视频APP-抖音作为渠道,引发了全国围观西部三城。

三座城市还在更多的领域展开了无形的PK, “西成渝”的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范围内显山露水。在十年前,“西成渝”竞大于合,如今三城协同大于竞争,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之下,被频繁提及的“西成渝”似乎在向外界传递某种信号。

从“抖音”开始的城市营销   

西安1357架无人机创造吉尼斯记录

成都必打卡的地标:太古里、IFS、锦里、宽窄巷子

重庆的洪崖洞和火锅文化

现在的西安、成都、重庆被称之为“网红”城市,这从侧面印证了三座城市的这一波营销做得是颇有成效的。

西安首次尝到城市营销带来的甜头。来看作为三城之中最早开始合作抖音的西安的一组数据:

五一期间,西安共接待游客1014.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多了400多万人,旅游业总收入45.05亿元,是去年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西安第一次在游客数量上超越了成都,但是在旅游收入上,西安是45.05亿,成都达到了134亿,而相比之下,重庆游客人数达到了1735,75万人超出西安和成都,但旅游总收入不及成都。

有人将西安的旅游数据增长归功于西安“元素”在抖音的频繁亮相。当然这略片面,但西安旅游热度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目共睹的。后来成都、重庆的加入推高了城市之间的“竞赛”热度。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7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榜单10强”显示,重庆成都排名全国第六和第七名,西安排名第十。

的确,在城市品牌的打造上,成都、重庆相比西安可以说做得更早也更全面,西安可以说刚刚起步,但势头更为迅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评价认为,通过类似抖音来推广和营销城市,既是对此类新营销手段的认可,同时也是希望挖掘潜在的受众面,尤其是年轻群体。所以这样的城市营销是值得肯定的,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此类城市较好的发展态势,是城市自信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此类城市在人才导入方面的渴求。

诚如上述观点,一场从抖音开始的城市营销之战从侧面体现的是三座城市对城市品牌重视程度,但要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向心力,还得从人口开始。

而实际上,三座城市已经这么做了,在抖音上刷屏城市“元素”的同时,他们已经纷纷加入了另一场“战争”。

人才抢夺战 西安拿出了杀手锏   

2017年至今,已有53个城市出台了人才新政,有16个城市为省会城市,约占三成。

西安、成都、重庆是西部的典型城市,三城暗中“角力”,其中西安和成都以更宽松的落户机制人才引入成效明显。

这一次,西安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诚意招才引智,效果明显。

在颁发最宽松落户政策后,据“西安公安”数据,年初截止5月14日,西安共迁入401938人,其中,博士以上781人,硕士研究生11218人,本科126054人。

在一份由创家LIVE+及旗下房观察共同出品《2018“西成渝”城市发展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中也提到,西安在2017年全年抢入25.7万人,而今年的前五个月是2017年全年抢入一倍多。

全联房地产商会市场分会秘书长、中国特色小镇联盟秘书长肖勇认为,“西安的后劲主要取决于人口流入,且现在已经在人口大战取得先机。接下来便是加强产业发展留住人口。”

再来看成都,成都相比西安学历落户要求必须本科学历以上,稍严格一些。2017年12月,成都人才落户突破10万人。截至2018年2月,成都人才落户新政实施半年以来,已经有13万余名本科以上人才成了新成都人。2017年中,成都新增人口数量为36.4万人。

相比之下,重庆因本身较高的人口基数,在人才吸引方面也出台了相应落户放宽政策,但相比成都西安略显低调,重庆更注重吸引高端的精英人才,2017年新增人口26.73万人,无明显的波动。

《2018“西成渝”城市发展白皮书》城市人口·人才引入对比

严跃进在谈到关于“人才大战”的本质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吸纳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导向,尤其是税收增加的导向,所以人才的引入,是改善结构的一个必要内容。从国家层面看,也是通过此类人才政策,有助于真正让各个城市释放较为积极的用人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

但需要提出的是,人口落户数量固然是一个现行评判城市吸引力和综合实力的量化指标,但最终是否吸引到这一批人才落户成都并就业贡献城市,这是人才引入之后更大的课题。

城市综合实力PK   “西成渝”的合而不同

步调几乎一致的城市营销、和人才政策的颁布,三座城市之间的烽火味值得玩味。

虽三座城市给到大众的城市标签不尽相同,各有特质,但因相近的城市物理距离和在西部都占据重要城市地位的“西成渝”,在诸多领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聚合进程明显,三城形成的三角经济圈甚至被外界称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

 西成渝三城在以往各自为政,保持独立。近几年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和互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体,西成渝经济圈曾被认为是“抗衡”东部的一盘大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厘清三城的共生共荣的关系:

城市规划定位

西安、成都、重庆三个城市同为国家级中心城市。

相比成渝两地,西安此前的政策支持力度稍显弱势。在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前的2018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是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在西北区域的地位可见一斑。

现今三个城市在国家战略上均已放到了同一高度。在三个城市的定位中描述中,可以看出三座城市的不同特性和承载的功能:如成都定位的“科技中心”“文创中心”正契合成都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重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定位“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重庆的港口带来的经济效益对区域的发展不言而喻。

而在西安的城市战略定位中,“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都市”的定位,古都西安在目前推进“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之中,是承担现代“丝路”经济的重要环扣。

重庆的港口经济、西安的对外交流地位、成都的科技文创,不同的定位恰好弥补了单一城市的短板,形成有机整体后产生巨大的协作互补效应。

关于三个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在《2018“西成渝”城市发展白皮书》的报告中的分析提到,为了避免“摊大饼,三城均提出“多中心”城市发展理念,其中成都和西安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有全新的战略规划。西安实行“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成都执行“北改、南拓、西控、东进、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

在城市扩展方向上,西安向北部西咸新区延展、成都引导发展重心向东向南转移、重庆发展整体向北,但可以发现,三座城市扩展发展方向跟城市新区所在的方向是一致的。

三座城市均有落地国家级新区:重庆有两江新区、陕西西安有西咸新区、四川有天府新区。

按照三个区的功能定位来看,四川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定位更高,它们承担的不仅仅是各自内部的经济建设,更多的是要带动整体区域的规划建设,如重庆是放眼长江上游、成都则站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度,因此相比之下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的规格和功能要胜于西咸新区。

城市辐射力

《2018“西成渝”城市发展白皮书》中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强联系城市数量为27个,全国排名第11位,超过了成都、重庆。其中西成高铁的开通,将西安成都600公里的物理距离被缩短至3小时,具有历史意义;而西安至重庆的西渝高铁也将于2018年开建,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未来西安到重庆仅需2小时。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西安和成都占了3条,重庆占了4条。这其中符合"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城市有五个:郑州、西安、合肥、武汉、重庆,在高铁发展上,西安优于重庆,重庆优于成都。

《2018“西成渝”城市发展白皮书》-西成渝航空资源对比

但对比三城航空资源也可看到,成都都航空资源四项指标均略优于西安、重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落成将进一步扩大优势。

如今,重庆、成都、西安、郑州、武汉的中欧班列,几乎每天从亚欧大陆桥通过。中欧班列改变中国传统的物流及外贸格局,也使得中国西部从腹地,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地。

其中,重庆和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次数,位居前两位。西安新开的“长安号”今年前四个月的表现,开行290列,货运量约30.4万吨,重载率99.8%,均位居全国第一。

交通枢纽性给沿线城市带来的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相应的资金流,巨大收益有目共睹,对城市的意义也不言而喻。

正因西部有更复杂的地理环境,西成渝三座城市的交通枢纽性相比东部城市并不弱势,但城市交通枢纽性在全国重要城市中来说仍有差距。城市经济的增长与三城未来的交通枢纽型关系紧密,也是西成渝经济圈产生聚合效应和经济合作互通的关键因素。

城市经济发展

三座城市经济梯度差距明显。

在近五年的GDP总量对比图中可以看到,重庆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成都略低于重庆,西安GDP不到重庆的一半。

《2018“西成渝”城市发展白皮书》-西成渝GDP数据对比

重庆经济实力雄厚,2014年-2016年的GDP增速保持全国第一,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西安、成都仍将保持追赶之势,从GDP增速指标来看,2016年-2017年,西安成都平均回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虽西安GDP总量不高,但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地位仍处于绝对优势,从GDP增速来讲,2013年-2015年间,西安的GDP增速就超过成都,2016年和成都基本持平。

再看消费。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重庆是8068亿,成都是6403亿,西安是4330亿,梯度仍然很明显。

产业是现在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三座城市中,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研发能力最强,目前已经吸引国内外50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的西安航空产业基地,规划到2025年,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面对西安雄心勃勃的航空产业计划,重庆和成都也拟定了各自的航空产业发展计划。

成都是典型的消费城市,其电子、商业、轻纺相对发达;重庆,主要发展大机械、大化工,科技转化能力强,是以装备为主的制造业基地,恰恰可以将前两者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重庆方面的政策资源、资本要素资源,四川的水资源、旅游、人力等资源,又能与西安实现互补。另外,三地装备产业、国防工业、旅游业具有共同优势,能够联手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

虽存在竞争关系,三城的优势产业正在产生更多的合作交互。

西成渝经济圈:“捆起来发展,力量才更大”

频频被提及的“西成渝”经济圈究竟有多大能量?

通过上述的发展现状数据和未来发展对比可以看到,三城各项数据表现参差,重庆成都综合实力强劲,西安奋起直追,相比十年前,以西成渝形成“三角”如今更有话语权——十年前“竞大于合”,如今“协同大于竞争”,以这三地为支点构建起来的西成渝经济圈,甚至被称为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圈)”之外的第四增长经济群。

西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后劲更被看好,这一经济圈内,资源富集,优势产业项目丰富,近年来崛起的成都和重庆,一路飙进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而西安在2017年以来,尤其是今年国家中心城市的成立和自贸区的成立,各项配套建设纳入重点规划甚至是国家层面的规划,也正在提速赶超。

唯有“捆起来发展,力量才更大”,西成渝正在实现经济产业、交通、资源的互通和各自本身发展的优势互补,竞合相间,以合为主,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惟有协同发展,取长补短才能将“西三角”提成为国际高度。

西部智库专家、西南交大教授、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骆玲在评价西成渝经济圈未来前景时说,“三个城市都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支撑点,需要三座城市主动在战略上协同,包括产业发展协同、搭建快速交通网络,才能实现经济的连通。”

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于建伟认为,三地交通改善后,资金、人才、信息交流更多,城市间流动性加大,是交流、互补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预计未来“西成渝”将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点、领头羊。但他也提出,地方保护、区域各自为政,会阻碍交流,三城融合是趋势和自然过程。

关于“西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政商学界一直以来都探讨不断。6月13日,由创家LIVE+及旗下房观察、界面楼市重庆站、喜马拉雅FM西安分站|声动力主办;每日经济新闻、华商报、成都商报、仲量联行协办 ;鼓楼地产观、买房吗承办的“首届西成渝创享城市峰会(2018西安)”主题峰会将正式在西安举行。据活动主办方称,西安、成都、重庆三城于区域经济研究、城市规划各领域的资深学者,以及赋能三地的地产领军企业代表,包括中海、保利、合能、蓝光等,将齐聚一堂,国内知名的权威经济学家们也将与区域学者、精英们就成渝西的经济趋势、房地产趋势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届时,关于西安、成都、重庆在更多领域的“竞”与“合”,相信将引发一场精彩的观点碰撞。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