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奥迪Q8设计:新鲜感并不多,还要被大嘴格栅玩坏?

从Q7开始,奥迪这一代产品的外观视觉体量感都比较“小”。

作者:袁梦泉

这一代奥迪Q7在多个市场和地区的销量上都谈不上理想,甚至可以用失败来形容,所以奥迪对Q8车型寄予厚望也不是没有道理,而把Q8拿到购买力强大的中国市场来进行首发,意图也再明显不过:希望中国的土豪们来拯救他们最后的高端。

尽管Q8表现出的车型形象没有宝马X6与奔驰GLE轿跑SUV那么旗帜鲜明,但作为奥迪SUV系列的旗舰级产品,也要使出浑身科技解数才能获得关注和流量,而且更重要的是,Q8在整个奥迪产品阵容当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打动富豪买家那么单纯,高端区隔车型对家族设计的影响,对技术运用走向,都至关重要。

一些有关Q8的基础产品力:

●三围尺寸4986/1995/1705mm,轴距为2987mm,从长度来看,Q8比Q7甚至还要短66mm,但在宽度上比Q7多了27mm,高度也略低,符合运动化车型低趴、车头宽大的特性;

● 新车全系标配48V轻混技术,其节油性可以参考已经上市的A8车型,而Q8先期将推出的是3.0TDI柴油机(210kW、600N·m,破百时间6.3秒,极速232km/h)以及3.0TFSI汽油机(250kW),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 全系标配四驱系统;

● 因为追求运动的设定,奥迪未来推出SQ8或者RS Q8版本几乎板上定钉,动力则会共享兰博基尼Urus那台4.0T V8发动机。

整体看来,奥迪对Q8的描述是“结合了四门豪华轿跑的优雅与大型SUV的实用性”,翻译过来,事实上就是A7+Q7的混合体。

Q8锁定的目标人群显然不会太中年油腻,应该是极其看重个性化表现与性能平衡的群体,性能方面我们无需怀疑Q8的实力,所以如果就设计层面做得还不错的地方而论,Q8对车辆的运动性表现也算达到了一大半的预期效果,是这部分年轻消费者的菜。

比如Q8的侧身设计是整车最大的亮点之一,这也是它最好看的角度,车身比例的控制和线条逻辑都非常好,整个侧身并非那种锋芒毕露的风格,型面平滑,几条腰线都很短,但势头紧凑,最终和22寸大轮毂以一种互补的形式成功创造出了运动型视觉效果,性格内敛内心火热的中国买家会很吃这一套。

而类似宾利添越的粗壮C柱和倾斜的车顶线条又增加了车辆的力量感和动态感,并且这个倾斜与尾部的衔接过渡得很自然,至少没有X6或者GLE Coupe那种“为了溜背而溜背”的头重脚轻现象出现,也为后排乘客让出了更多的头部空间。

Q8尾部的造型其实也很出彩,值得关注的三处设计:尾窗上的扰流板、后保险杠、排气管。会发现这三个部分都做得非常厚重,但是合并在一起处理起来难度不小,毕竟侧面已经做到了优雅而不失力量,怎么可以到了尾部就变成男上加男的大老粗?奥迪用科技感很强的贯穿式尾灯做了调剂,熏黑的处理巧妙传递出了层次性。尽管现在连10万元的国产SUV都在使用这种贯穿式尾灯,但不得不承认,同样的灯组设计理念放在奥迪设计师手里,最后表演出的精致效果以及点亮后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Q8还有什么设计缺陷,那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前脸设计恐怕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喜欢的类型。最有争议的地方是新的8边形单框架格栅,如果把此前的Q8概念车和量产版放在同一角度作对比的话,会发现概念车使用的蜂窝状格栅虽然运动感强烈,前脸的冲击力与攻击性也很到位,但到了真正量产版本上,那种干净利落的感觉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画蛇添足般的元素堆叠。

考虑到这个格栅样式会成为下一阶段奥迪家族的主打前脸,设计师试图让Q8的正脸显得很激进和凶悍,并加入银色框架来增加雕塑视觉效果,有迎合年轻化和侵略性的想法在里面。不过问题在于,这样的设计实在太过复杂,有些违背从简的主流审美趋势,因为Q8格栅面积实在太大,将多种材质在这个部分堆砌在一起之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抢走了头灯组的风头,消费者很难完全将注意力从这个巨大、怪异的格栅移开,最后反而成为一种视觉障碍。这种夸张的设计细节如果放在像F-150、Ram1500这类全尺寸皮卡上是ok的,因为它们的块头够大并天生凶悍,但这幅超级大嘴放在一款豪华SUV车型上多少还是显得水土不服。

Q8概念版本

Q8量产版

至于内饰设计,Q8可说的地方没有外观那么多,可以用“严重依赖”来形容Q8对A8车型内饰设计理念与布局形式的照搬,MMI系统、液晶仪表盘等配置都是老熟人,同时Q8车内的大多数功能是通过两块中央通道上的屏幕来进行控制,中控上方稍大的一块屏幕主要负责信息娱乐管理和导航,而8.6英寸的第二块面板则主要用来操作空调,同时提供文本输入的功能。

细心者可以发现,从Q7开始,奥迪这一代产品的外观视觉体量感都比较“小”,即使是A8L,在许多人看来也过于注重科技感而丢掉了D级车该有气场,和买家追求的车型旗舰感多少有些出入,Q8作为个性化色彩更浓的产品,在平台、科技和动力都没有太大变数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发挥和展示的部分就是设计上的惊艳,设计师几乎做对了所有环节,但这个复杂的前脸格栅一出现,这些设计迅速黯然失色,多少有些遗憾。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