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第三空间”悖论的星巴克,还能打赢移动互联这场战争吗?

从“种族歧视”到“无需消费”,从“第三空间”到“得来速”,星巴克的品牌文化和商业模式正在面临解构。

文 | 路明

来源 | 人民创投(ID:renminct)

上个月,两名非洲裔男子在美国费城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借用厕所,因"未消费"被拒并遭拘捕,星巴克也由此被贴上“种族歧视”标签,并遭到许多美国民众抵制。为消除争议,星巴克取消了消费才能用厕所的"限令"。

近日,星巴克进一步宣布了店内的新规,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先来详细分析一下新规:

你能做什么?

在星巴克闲逛,什么都不买;

无需消费即可使用星巴克的洗手间;

总体来说,星巴克要求顾客:尽量占满空间、体谅他人、沟通与尊重和其它负责任的行为。

你不能做什么?

不能吸毒。但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只有当“员工或顾客面临紧急情况”时,星巴克才鼓励员工拨打911。

不违反法律,包括偷窃或猥亵、暴露。

不能喝酒。

不能看色情片。

不能吸烟。

不能午睡。

不能大声喧哗或大声播放音乐。

不能影响公共卫生,比如剪指甲。

不能有性骚扰举动。

不能有行乞或募捐、征集行为(您好,我们是创业公司,请扫码支持一下谢谢)。

这些变化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呢?

星巴克管理层强调,新政策旨在“解决种族问题”,是一种处理“隐性偏见”的方法,让星巴克“更欢迎所有人”。

星巴克一直宣称打造“第三生活空间”,即人们除了办公室和家之外的“第三地点”,所以新的声明中宣布:“无论是否购买咖啡,我们都欢迎顾客使用星巴克的空间,包括我们的卫生间、咖啡馆和院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星巴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欢迎的避风港,因为人们都想找个地方歇歇脚,还有免费的WIFI可蹭,店员不会把你踢出去。而现在,有了新政策,店员不能把你踢出去——即使他就是一个蹭空调蹭wifi的流浪汉。

“第三空间”悖论

星巴克此举诚然是为了缓解偏见和歧视的舆论压力,但有媒体却指出:它打破了餐饮业的基本准则,并由此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作为一家餐饮企业,星巴克的赚钱方式是顾客购买食物和饮料,而不是人们在笔记本电脑上闲逛或在厕所洗头。所以它的这一决定似乎与其商业逻辑背道而驰。

但事实上,这却印证了与星巴克的创始理论——“第三空间”。

到底什么是“第三空间”?它是佛罗里达的社会学家奥登伯格提出的,他说人们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可以在那儿聚会,把对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搁在一边,放松下来聊聊天。它使得人们在忙碌之余的闲暇片刻抽出几分钟来到那里小憩片刻,品尝一下浪漫,领略异国情调或者音乐。而且它一直在传达这样的理念,这是人们都负担得起的奢侈消费。

从星巴克创立以来,“第三空间”的概念已经被植入其DNA多年。长期担任CEO和现任执行主席的霍华德·舒尔茨甚至将其升级为 “社区”理念。在舒尔茨看来,“社区”正是人们去星巴克的真正原因(并且为饮料支付更多),而如果星巴克失去了成为“第三空间”的能力,它就失去了一个主要卖点。

然而,星巴克想要成为社区中心的希望可能要落空了。

在美国,有大约80%的新星巴克门店已经开设“得来速”通道,所谓“得来速”(drive-thru),就是人们可以驾车经过,不下车就完成咖啡购买并离开,就像我们在美国电影中看到,麦当劳或者汉堡王那样的快速外卖通道。

而这,明显是一种不利于建立社区或在某个地点闲逛的方式。

BusinessInsider报道说,随着“免下车”和“移动订单”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星巴克顾客会直接把咖啡带走,而尽可能少地与人接触。报道指出,当不同的顾客需要不同的东西时,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尤其是一个更高档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品牌——变得更加困难。

而事实上,星巴克已经将“得来速”(drive-thru)做得很强大,在美国快餐店中排名第9,咖啡店排名第一。

所以,就像一些西部片里能看到的场景:门店内冷冷清清,老头儿老太太们和流浪汉坐在角落,买一杯水看一整天电视;而店外的“得来速”(drive-thru)的通道里,汽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品味变成了快销……

对此,星巴克内部似乎也有些头疼。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对媒体说:“随着我们的客户群的增长,有时我们的客户希望获得第三名的体验,有时他们想要的是便利——我们不是为了另一个牺牲一个,但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也许正是出于“第三空间”的坚持或者“得来速”的效率,星巴克打死不主动开放在线外卖业务。尤其在一线城市外卖业务渗透率即将达到80%的今天,星巴克就是不开外卖(少数地点除外)。消费者要喝咖啡,只能跑去店里,或者采用第三方跑腿代购服务。

星巴克的互联网战争

首先从传统市场上说,无论是十几年前遍布北京街头的“上岛咖啡”,还是如今的Costa、太平洋,都不能对星巴克形成冲击。在中国,若要谈“咖啡文化”,人们第一想到的可能还是星巴克。

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星巴克门店里的顾客变得越来越多,环境也愈发嘈杂。原来的“小资”专属地,变成了快餐店、在一些坐落大型商场内的星巴克店里,熊孩子们到处疯跑,不少大爷大妈在里面享受免费空调和沙发,甚至睡觉……

而且,中国城市里“得来速”(drive-thru)式餐厅很少,而喜欢买一杯咖啡在店里休闲一下午的人却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实现了星巴克“第三空间”的初衷?抑或是降低了一个维度?

就在前几天,横空出世的某咖啡连锁品牌“碰瓷”星巴克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家咖啡品牌不仅大手笔投放广告,更是抛出的“无限场景”品牌战略,似乎将与星巴克“第三空间”的理念正面撞击。

根据其战略,该咖啡品牌将不但有旗舰店、悠闲店,也有服务商务人群的快取店,以及满足客户外送需求的外卖店。且不论咖啡口味如何,这至少意味着星巴克在中国的品牌和商业模式优势正在消失。

根据星巴克2018年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的门店销售同比增长从上一季度的6%下降到了4%。而从全年的门店销售增长来看,从2013年到2015年的9%、7%和9%,也开始放缓到2016年和2017年的3%。

更何况,新兴品牌还有一个星巴克商业模式的死角——互联网。除了可以提供外送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端还有各种推广阶段,比如注册就能送一杯咖啡、推荐好友注册再送一杯、买二送一、买五送五等等。

这是非常互联网方式的营销手段,星巴克只有被吊打的份。

十几年前,星巴克一度是小资和高逼格的代名词,诸如“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一起坐在星巴克喝咖啡”之类的表述,很直观地表现了星巴克品牌形象在大众认知中的高度和调性。

但如今,社会文化已经大不相同。有分析人士指出,星巴克的尴尬就在于,在所谓“鄙视链”中,原本站在上端的它越来越频繁地成为互联网语境下被调侃的对象,不断在各种段子中被贴上“装样子”的标签。在互联网语境下,星巴克的品牌形象正在朝不利的方向跌落。

所以,互联网正在成为星巴克不得不打的一场战争,为此它甚至搭上了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的“快车”。

2016年12月,腾讯和星巴克宣布达成合作,在甚至落后街边小摊数年之后,星巴克中国门店可以用微信支付;2017年9月,接受支付宝付款,星巴克终于完成零售移动支付的布局。

2017年起,阿里巴巴开始发力布局“新零售”,据称这是一种能让用户体会到一种全方位的、持续的购物、消费、支付体验。而星巴克推出与其共同打造的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算是其中之一。

然而,虽然抱上了阿里巴巴的大腿,但却并不代表星巴克再一次坐上快车道。它的所谓“新零售布局”,主要仍是以门店为核心,移动支付与街头的便利店和小摊并无不同。

而在线上,虽然星巴克也推出与微信合作的“用星说”,但仅限于红包礼品卡,最终还需要到门店兑换消费,与其它互联网品牌相比,还是靠粉丝的情怀在支撑。

从“种族歧视”到“无需消费”,从“第三空间”到“得来速”,星巴克的品牌文化和商业模式正在面临解构,而面临移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的竞争对手,扛得住扛不住,要看星巴克自己了。

人民创投现公开征集创投、区块链相关优质稿件,一经采纳,将视文章数据给予作者相应稿酬和资源倾斜。也欢迎提供优质创投项目和相关新闻线索信息。联系我们请添加微信rmct2018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