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中国好歌曲》之后,还坚持唱歌的人不多,许钧算一个

那个唱歌唱得泪流满面的许钧,唱哭了羽泉,也唱哭了蔡健雅。

作者 | 光荣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记忆里属于自己的火箭男孩——许钧

『 我是谁 』

如果你曾看过《中国好歌曲》第二季,那你一定会记得许钧。

那个唱歌唱得泪流满面的许钧,唱哭了羽泉,也唱哭了蔡健雅。

眼前这个26岁的年轻人,有着极强的音乐把控力,尽管流泪,但依旧唱完整首歌。

这种把控,不是一味流泪,自我情绪感染,而是投身情绪,却不被情绪控制,不破坏音乐的整体性,他完整的唱完了《自己》。

他在短短的一首《自己》中,道出人生的三重选择。 

第一,要在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保持希望。

第二,切记不要与自身的平凡为敌,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

第三,学会与自己所处的现在促膝长谈,写生命中所剩不多的情感,明白这世界不会再为你改变。

许多人觉得这样质朴的词作,像极了李宗盛的缓缓而谈。事实上,这种相像,不是模仿,而是源自相似悲苦的生活阅历。

1988,许钧出生于安徽蚌埠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童年的幸福并没有在他身上停留太久,九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由父亲独自抚养。

17岁时候,许钧的架子鼓已经很熟练了,那年,在梦里见过西湖,就只身来到杭州,努力用音乐和面包解决自己的不安。

遗憾是,组建的乐队,没几年就散了。漂泊的生活都是相似的,居无定所。而在杭州的十年漂泊,没有给他太多怨气,倒赐予了他坚韧与宽容。 

尤其是《自己》中的“不要与自身的平凡为敌”,对平凡的悦纳,本质上是对生活的热爱。

三年后,李宗盛《新写的旧歌》中,亦在肯定平凡,“若是你同意,天下父亲多数都平凡得可以”。

羽泉说他很开心,因为许钧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就拥有了他三十六岁时候的心境。

 『 去哪里 』​

许钧的创作领悟力,没有随着《中国好歌曲》的结束而趋向平庸。

“我特别想做一个太阳一样的人,想给别人温暖”,这样的温暖倾注在他的作品中。参加完《中国好歌曲》的第二年,他推出专辑《万松岭》。

《万松岭》是从自身真实情感出发的一张专辑,其中包括鼓舞和温暖无数人心的自传式作品《自己》;献给许钧的父亲的《许和平》;受流浪汉启发创作的《来自世界的晚安》,及献给许钧他自己也同样送给未曾忘记初衷的伙伴们的《万松岭的嬉皮士》。

这样走心的作品,入围了第28届中国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年度专辑奖。

到了2018年,许钧的作品更具人文关怀。

今年清明节,他发行单曲《我们的故事从没钱开始》,这是写给所有被生活推着走的大人,他们的生活从没钱开始,于是忙着忙着,就忘了生活本身的诗意。

他问,如果不为钱的话,那么忙,你要忙去哪?

他又答,如果重来一次,忙着钱以外的事,希望不再明白太迟,我们的故事从没钱开始。

接下来在五月份,许钧发布了歌曲《致己》,对比中国好歌曲中演唱的《自己》,这首新歌包含了更多东西。

它是许钧在重新审视内心后,选择正视自己的倔强与不妥协,与真实的自我坦然相拥的心境。

“有谁没怀疑过自己,也时常觉得没力气”,这也是歌者送给听歌者的一次机会,关于生活,请保持自我。

许钧身上有罗曼罗兰描述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难得的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爱,绿荫一般蔓延在每个人的盛夏中,在别人的生命里留下荫蔽

 『 火箭男孩 』​

张爱玲说过:“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面对的深处孤独,莫过于此。但这种孤独并非不可排遣。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许钧在这天发行了新歌《火箭男孩》,听来自由而可爱。

/ “我骑在天鹅的背上,和海豚一起穿过巨浪,我很快乐,找到了快乐,请记住我爱你啊” /

这首新歌,许钧自己作词、作曲、编曲,荒井十一担当制作人。

整首歌的氛围感极强,开始时的低吟,穿过云层和海浪,像是乘着时光机远行,回溯童年时光,短暂的从现实世界抽离。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戴着飞行帽的鸟在舞蹈,白皮肤的鼹鼠穿新衣,一切回到了儿时的童话世界。

在《火箭男孩》中,繁复的编曲没有掩盖掉许钧温润如磁石的声音,反而把一个男人心中所有关于回归男孩的美好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编曲方式,许钧要表达的是:只要你肯,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记忆里属于自己的火箭男孩。

许钧的心中住着一个大男孩​

他很喜欢叮当猫,身上有一个叮当猫的纹身

还有他的隐形斗篷

《火箭男孩》是许钧跟自己真实对话之后的作品,他在创作手记中写:

“回望年少时候的幻想,短鼻子的大象、白皮肤的鼹鼠、与巨人歌唱跳舞,与天鹅、海豚一起闯过云层、巨浪。一起找到快乐,找到爱,并在心里,记住爱。

谨以此歌送给,你我心中的——火箭男孩。”

这首歌是借儿童节来讲述,每个大人心中都藏着童年时的模样,坦然的面对这种情绪,并不幼稚,也不羞怯。

成人的世界多是横冲直撞地往未知走去,但头破血流,伤痕累累之时,心中的火箭男孩依然是美好的寄托。

孩子气,有什么不好?

“长大成人”不等于“长成大人”,即使是铮铮男人,也可以回归内心的大男孩,以自己的方式过六一。

从《我们的故事从没钱开始》到《火箭男孩》,许钧用他的创作告诉我们:

有时候,大人的故事是从没钱开始,而小孩的快乐往往从简单出发。但大人和小孩的心性从不矛盾,每一个勇敢面对现实的大人,依旧可以拥有小孩的童心与快乐。

谁说不是呢?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