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造假隐瞒超标排污 鲁抗医药这回又被环保部查了

公司涉嫌违规排放浓度超过自然水体近万倍的高浓度抗生素污水,并同济宁市环保局下属企业配合篡改在线监测数据,隐瞒超标排放事实。

图片来源:东方IC

中国四大抗生素生产商之一的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鲁抗医药,600789.SH)正在遭遇一次看起来不小的麻烦。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称,该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鲁抗医药公司大量向大运河中偷排抗生素污水,污水中抗生素浓度超自然水体1万倍。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家公司还涉嫌同济宁市环保局下属企业济宁同太环保科技服务中心配合(下称同太环保)篡改在线监测数据,隐瞒超标排放的事实。

目前,环保部已责成山东环保厅调查处理这件事情,并派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人员一同赶赴现场调查。去年底,鲁抗医药也曾因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被环保部挂牌督办。

受上述消息影响,12月25日、26日鲁抗医药股价连续下跌。

鲁抗医药今日公告称,此次超标排污责任主体为公司的参股子公司——山东鲁抗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和环保),鲁抗医药持有其40%股份。

中和环保在2007年取得由环保部颁发的《环境污染治理建设运营资质》,具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资质,具备承接外来污水的处理能力,鲁抗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均由该子公司处理。

“鲁抗医药有相应的处理设备,但从央视报道看显然没有按照标准处理。”25日,环保行业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抗生素产品分为发酵类和合成类,鲁抗医药公司的产品属于用微生物和培养基发酵的发酵类产品,是完全可以用生物的办法降解掉,处理后的水达标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看来,央视报道所称处理后的污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比自然水体高出近万倍已经是“非常严重”。

“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一般是接收经过企业预处理后的污水。”他表示,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只能进行简易处理,多数并不具备处理危废的能力,而一旦含有高浓度的抗生素污水从市政系统循环进入自然环境,“基本上就没法处理了。”

虽然来自鲁抗医药的污水尚不能达标处理,但中和环保却不停接收来自周边企业以及省内其他企业产生的高浓度污水,凯赛股份、长兴化工、鑫源股份、贝斯特、胜利股份都是其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上市公司的胜利股份主营业务正由兽药、农药向天然气业务转型。公司旗下主营兽用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的子公司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就在济宁。央视爆出的中和环保客户名单显示,胜利股份曾在今年8月-10月份多次将几十吨的高浓度污水送到中和环保。

“我们现在是生物工程的小股东,只持有45%的股份。”胜利股份总经理刘志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目前我们不主导经营,所以对经营状况不是很了解。”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周边企业愿意花钱将污水交由中和环保处理的主要动机无外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送来污水的企业未必有设备和资质处理这部分污水,另外一方面,中和环保作为上市公司鲁抗医药的的子公司与当地政府关系密切,说白了更容易摆平事情。

至于中和环保与济宁市环保局下属企业同太环保共同操纵在线监测数据的行为,这几乎已是行业潜规则。

“一般来说,在线监测需要进行政府采购,由第三方托管运营,在线监测的数据也通过物联网直接传送到省级或者国家级的监测中心,按照常理不能进行人为更改。”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而实际上情况是,第三方公司往往会在监测仪器上留下后门,“万一企业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动手脚。”

山东省环保厅的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共查处23家企业,其中16家采用软件手段,7家采用硬件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造假,其中包括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