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一个永远也讨论不清楚的话题。如果放到网上,也是一场永远落幕不了的口水战。
但这种比对的意义不大的原因是,这是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诞生出的饮食文化,它们只有比较的意义,而没有比拼的意义。
疯胃君以前做培训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一个很多人都认可的比对,如果一定要对比一下的话,那么:
川菜最可比的是意大利菜,因为都喜欢用香辛材料,都是市占率最高的饮食品种;
俄罗斯菜、德国菜最可比的是东北菜,肉多、油水丰足、烹饪方法粗犷;
法餐,唯一可以PK的就是粤菜,因为双方都喜欢用新鲜而奇特的原料,都注意保留食物的本味,都是本国(洲)饮食的金字塔尖。
所以疯胃君总是很留心中餐和法餐交流的信息,没想到,真的还找出来很多:
5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驻里昂总领馆支持下,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里昂富维耶酒店(Fourvière H tel)和里昂新中法大学共同举办“源味中国”美食节活动。来自中国的四位顶尖大厨创作出一道道精美的中式冷热菜肴。
可惜啊可惜,这篇新闻稿太简单,根本没有介绍到做了什么菜。
但这篇里面是有的:
2016年11月25日,中国粤菜美食文化展演活动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举行。
大师为大家讲述了粤菜文化与技艺并表演了“滑蛋鲜虾仁”、“菠萝咕咾肉”两道经典粤菜传统美食,下午的“蘑菇扒鱼腐”、“蜜味浇汁焗牛柳”课程是由另一位大师教授。
从这些菜色的安排来看,疯胃君个人的看法是,觉得主办方的安排沉稳有余,进取不足。
首先这四道菜中有两道是绝大多数海外西餐馆都会有的,那就是滑蛋虾仁和咕咾肉。
滑蛋虾仁因为做法简单、原料对欧洲人来说也比较容易接受,是绝大多数中餐馆都有的;至于咕咾肉,或者说以炸过的肉/虾肉/鸡块配甜酸汁的做法,更是所有欧美中餐厅的标配。
所以这两道菜固然会让欧洲人很感熟悉亲切,但是是不是也会有一种“中餐不过尔尔”的感觉?
当然,也不排除大师用压倒性的手艺,让法国人认识到“原来这才是正宗”。
蘑菇扒鱼腐这道菜,疯胃君要投赞成票。这道菜中的罗定鱼腐,是大师傅用鲮鱼肉打至起胶,后加生粉、蛋黄汁和水搅拌而成,做成乒乓球形放进热油内炸至金黄色,因为如豆腐般滑,所以叫鱼腐。
罗定绉纱鱼腐
法餐的特点是注重原汁原味,换句话来讲,就是无论吃什么,你都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而鱼腐这道菜,反映了中餐精细繁复的制作工艺,和美食文化的深度,简单说就是,你吃了,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加上用的是扒这种很中式的手法,疯胃君觉得这道以差异化来显示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的菜才是这次安排的最好的一款。
至于焗牛柳,个人的感觉也是和前两款一样,肯定不难吃,但不能起到震撼性的作用。
为什么说保守有余呢?因为这场演示在里昂。
因为法国的美食之都不在巴黎,而在里昂。
有一个西方媒体的记者是这样写的:
法国美食评论家科侬斯基(Curnonsky)在1925年,把「世界美食之都」的美誉献给了里昂。
难怪美食家威施伯格(Joseph Wechsberg)在到访里昂后曾感慨道:「美国人谈车必提底特律,法国人谈吃必提里昂。」
里昂明星厨师保罗·博古斯的同名餐厅,连续40多年获得米其林三星
人口不到50万的里昂,却拥有16家米其林餐厅。而且,这里作为美食之都,很多的食品都是非常激进的,如“里昂血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的粤菜厨师拿出更激进的处理珍稀食材(并非一定要是燕鲍翅)的高端菜式,恐怕才能显示中餐的博大精深。
还有一种PK方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比如2016年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率领的中国美食代表团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表演。
这次,中国人清一色show的都是本土美食,比如水果雕花、拉面、以葱代笔写下“食为天”大字、教法国人包饺子等等。
可以相信这种表演一方面能够引发欧洲人的好奇心,以及对中餐精湛技艺的猎奇心理,但是纯本土化的菜式可能也很难引发对方发自内心的的震撼……当然,这种震撼可能绝对上是非常主观的。
本期图片来源网络,侵删